Highline 高科技 High Tech

提供全球最高水平定位信息服务 日本(Japan)版GPS“引路”卫星启用

Post Views: 9,436 提供全球最高水平定位信息服务 日本(Japan)版GPS“引路”卫星启用 承担日本(Japan)版本全球定位系统(GPS)任务的“引路”人造卫星于2018年11月1日起正式启用,可提供精度达10厘米以下的全球最高水平定位信息。   使用日本版GPS,有望用于汽车自动驾驶和基础设施检修等,预计到2025年将创造近5万亿日元的新服务。各个行业企业纷纷表示有意涉足这一领域,预计围绕新市场的争夺战将更加激烈。   “我们的生活离不开GPS。引路号将打开历史的新篇章”,日本首相安倍晋三11月1日在东京出席引路号卫星纪念仪式时这样表示。   引路号是停留在地球特定地区上空的“准天顶轨道”卫星,1-4号卫星均停留在日本上空附近。通过引路号卫星,原本GPS信号难以到达的山区和高层建筑林立的位置也可以稳定地获得高精度位置信息。   引路号的优势是,如果使用专用接收机,定位误差可由GPS的10米缩小到数厘米左右。而且只要有接收机即可定位,信号免费。   日本政府投资约1200亿日元 日本内阁府等部门为准天顶卫星投入了约1200亿日元。推进这一项目的背景是,其有望创造新产业,特别是有望用于自动驾驶领域。在自动驾驶方面,若定位误差为数厘米,就可以在双车道和三车道的道路判断在哪条车道上行驶。   利用日本版GPS,在特定地区,预计有望普及“4级自动驾驶”(Level 4,在限定区域实现完全自动驾驶)。还有企业预计,仅自动驾驶的定位服务市场规模就可达到约5000亿日元。   —-  

Highline 高科技 High Tech

骑摩托车不必再担心会翻车

Post Views: 10,529 骑摩托车不必再担心会翻车 自动驾驶汽车已经不是什么新鲜事物,现在一些摩托车厂商们也瞄准了这一前沿科技。早在2017年年初,本田(Honda)就在CES上推出了Riding Assist摩托车智能系统,驾驶员就算在车上做出各种高难度动作也不必害怕翻车。   最近宝马(BMW)就在一辆R1200GS测试了他们的摩托车自动驾驶技术。据媒体报道,苹果丶谷歌母公司Alphabet旗下的Waymo等多家公司在自动驾驶方面已取得很大的进展,他们的自动驾驶汽车已在加州的公共道路上进行测试。 自动驾驶技术落实于摩托车   在大多数人看来,自动驾驶技术更适合自身稳定性更强的汽车,在摩托车上可能很难实现,但宝马就已经成功在摩托车上实现了自动驾驶,目前也已公布了相关的视频。宝马摩托车自动驾驶的视频是在当地时间2018年9月11日公布,视频时长1分38秒,完成自动驾驶的是一辆宝马R1200GS摩托车,是在宝马位于法国南部Miramas的测试场地上所进行的,视频在前个周拍摄。   降低摩托车车手所面临的风险   从视频中可以看出,在没有人干预的情况下,宝马R1200GS摩托车自行启动并且加速,在赛道上转向过弯,最后自主减速停下。   不过宝马的最终目的并不是让自动驾驶摩托车上路,而是减少因为摩托车车手注意力不集中而面临的风险。它其实是一项主动驾驶辅助技术,通过远程控制可以实现加速丶转向丶减速,车停时还会放下侧撑,不过在行驶过程中车辆倾斜的角度不能太大。   宝马旗下负责摩托车事务的宝马Motorrad已表示,他们并没有移除摩托车驾驶员或发展自动驾驶摩托车的计划,他们研发自动驾驶摩托车是希望相关的技术能用于改善摩托车的安全性和舒适性。   摩托车在科技加持下更安全更方便   要想实现摩托车的主动驾驶,宝马应该还有很多的工作要做。而未来的摩托车在科技的加持下,一定会更安全更方便。   自动驾驶摩托其实拥有一定的难处,因为摩托车有天然弊端——平衡性很差。这和初学自行车会摔跤是同一个道理,何况普通摩托车都有100公斤以上,控制平衡更难。   早前Honda Riding Assist自动平衡试验摩托打开了突破口。喜欢玩黑科技的本田,结合了平衡车和机器人领域的研发经验,通过AI系统来主动维持车辆的稳定,不管有没有人乘坐,都能自行保持平衡,即使车辆停在原地轮子不转,车轮也可自行不断微调而屹立不倒。   更重要的是,自平衡技术能够在车手失去平衡时仍然让摩托车维持平衡。遇到急转弯,这套自平衡系统还能有效降低翻车风险。看似不经意,它其实已经改变了我们对平衡控制技术的认知。   此前美国两轮汽车公司 Lit Motors 的自动平衡摩托车已经足够惊艳,其原理是通过内置的陀螺仪来维持平衡。现在来看,相比陀螺仪这样的传统好手,AI 技术有更大的想象力和发挥空间,只可惜,本田这次还没有量产计划。

Highline 高科技 High Tech

机器人研究领域 中国(China)赶超日本(Japan)

Post Views: 9,989 机器人研究领域 中国(China)赶超日本(Japan) 一份分析报告显示,在被日本(Japan)视为“看家本领”的机器人研究领域,日本的国际地位正在下降。中国(China)对于科学技术积极展开投资,已经在学术论文数量方面超过美国,势力格局发生了变化。日本研究能力的下降再次浮出水面。   这份报告是日本经济新闻与全球大型学术出版机构爱思唯尔(Elsevier)的共同研究。   日本经济新闻对截至2016年的机器人相关学术论文进行了分析。根据对大学和企业等各机构的分析,对2012至2016年和10年前的2002至2006年的数据进行了对比。   从2016年的机器人相关论文数量来看,中国为6604篇,超过美国,跃居第1位。日本为2254篇,被德国超越,降至第4位。而在2005年被中国超越之前,日本曾稳居世界第2位,仅次于美国。   按机构比较,日本的衰退也非常明显。2002至2006年论文数量居首位的是东京大学,产业技术综合研究所(第9位)等日本的16家机构进入前100位。在作为研究质量大致标准的论文被引用次数方面,东京大学也高居第5位。   索尼(Sony)排在第64位,日本的10家机构上榜。而从2012至2016年的论文数量来看,东京大学则降至第8位。100位以内只有日本8家机构,仅为10年前的一半。   中国机器人论文数量跃居第一 日本走向重视短期成果的研究   在前500位以内,还能看得出企业的动向。从2002至2006年的学术论文数量来看,美国(United States)波音(Boeing)排在第94位,在各企业中排名最高。在日本企业中,除了居第107位的索尼、第150位的日立制作所之外,本田、NTT、松下、东芝和NEC也联袂入榜。而到了2012至2016年,最高的德国西门子排到第215位,日本只有居第279位的本田。   东京大学教授浅间一表示说,“通过出席国际会议等实际感受到,日本机器人研究的存在感在全球范围内出现下降”。浅间一分析称,“为了尽快实用化,日本容易走向重视短期成果的研究。均衡乃至关重要,应当支援能够带来划时代成果的中长期基础研究”。   在日本,作为大学收入来源的国家“运营费拨款”不断减少,其他国家则增加投资。浅间一表示说,“这产生了很严重的影响”。日本大学教师的研究时间减少也是原因之一,机器人研发这一日本的看家本领可能在不知不觉之间就被夺走。   属于日本看家本领 机械专业全球闻名   谈到机器人,大家都会想到日本。日本是一个资源非常稀少的国家,但是它的科技可一点都不落后。在日本,有像石黑浩一样的科学家,他们在各个大学的机器人研究所里潜心研究机器人。在日本,机器人专业也开设得比较早,日本的机械专业在全球也是非常著名。   目前机器人已经应用在汽车、自动驾驶、手术等领域,未来还有很多可应用的领域。日本的《机器人新战略》表明要将围绕制造业、服务业、农林水产业、医疗护理业、基础设施建设及防灾等主要应用领域,展开机器人术开发、标准化、示范考核、人才培养和法规调整的具体行动。          

Highline New Tech 新科技 高科技 High Tech

亚马逊(Amazon)无人店开放 进店购物到结账用时不到一分钟

Post Views: 10,482 亚马逊(Amazon)无人店开放 进店购物到结账用时不到一分钟 经过一年的内部测试后,电商巨头–亚马逊(Amazon)的无人便利店终于对外营业。 美国(United States)当地时间2018年1月22日,亚马逊位于其美国西雅图(Seattle)总部的无人便利店终于对外开放,主打不用排队结账、离店时可通过智能手机进行自动结算的购物体验。 新开张的Amazon Go占地面积1800平方英尺(约合167平方米),主要经营较难在网店销售的生鲜食品和副食商品。在店内购物前需要先下载Amazon Go的应用程式(App),同时绑定支付方式,进店时打开手机上的应用程序,并在四个旋转门前扫描进入商店。 进入商店后,天花板上的摄像机和货架上的传感器等会追踪顾客拿起的、及每件最终进入他们购物袋的物品。 当顾客在商店中走动时,每件商品都会被添加到他们的数字购物清单中。若他们拿起商品再放回去,商店的系统也会从虚拟购物篮中取出物品。 亚马逊把自己的结账技术称作为“拿了就走”技术(Just Walk Out Technology)。顾名思义,即顾客完成购物后直接离店即可,亚马逊会通过智能手机进行自动结算,顾客通过亚马逊账号支付。 Amazon Go无人店的内部装饰看起来和任何高端便利店没有太大区别。当顾客走近冷藏饮料、巧克力和其他零食的货架时,会发现许多有机或素食的零食商品可供挑选。 安装了传感器的货架看起来与普通货架别无二致,但是却可以感知到商品被移除或被放回的动作。 店内商品有一个特点是,没有单独品种的水果,也没有重量或大小不同的物品。做好的三明治、沙拉等都被装在塑料盒子里,包装上贴着可读取的点状标识,便于结算时的信息读取。同一类产品(如沙拉等)重量和价格都相同,这样便于结算。 安排一名亚马逊员工 负责检查客户身份证 该商店除了提供基本的食品杂货——包括牛奶、调味品、咖啡、茶和卫生纸等,还在后面设立了一个卖小瓶葡萄酒和啤酒的货架,但会有一名亚马逊的工作人员负责检查身份证。 Amazon Go还有一样非常受欢迎的商品–净菜食材,即可以在30分钟内做好一道菜所需的半成品,据说是亚马逊员工的最爱。 这家Amazon Go的店面一次只能容纳包括店员在内的97人。 Amazon Go副总裁贾尼·普利尼(Gianna Puerini)介绍说,有时候一些顾客从进店到结账,总共花费时间不到一分钟。 尽管公众对亚马逊的无人店兴趣浓厚,但公司目前还没有计划开更多Amazon Go门店或出口该技术。 亚马逊现在把员工试用一年多的无人便利店向公众开放,显然还有教育市场的目的。普利尼表示说,现在便利店对公众开放,目的是让更多的人了解它能够怎样为所有人服务。 亚马逊研究这项技术已经有5年时间。 有专家认为,Amazon Go的技术方案难度大、错误率高且成本不菲,因此象征意义大于实际。 而在Amazon Go之前,中国(China)已经投入运营的无人店项目已经大量涌现,比如天虹Well Go、苏宁无人店、京东无人店和缤果盒子等。尽管这些项目不近相同–有些已采用技术要求较高的人脸识别结算扣款,有些还需要人工扫码;有些主打出售日常便利用品,有些则主打毛利较高的IP的商品,但这些商品都是殊途同归,打的都是“无人店”这张牌,且都在试水阶段。而无人店到底是风口还是陷阱,还取决于最终的规模化效果。

高科技 High Tech

或许于2024年 满街可见机器人大军

Post Views: 39,360 引言 从以前开始,我们就一直期待机器人有一天可以替我们分担日常生活大小事,而现在各式机器人的研究也愈来愈成熟,也许在过不用10年,电影《机械公敌》(I, Robot)中,路上随处可见的机器人场景就能实现。现在就随《大橙报》,来了解家庭机器人的点点滴滴。 家庭机器人,是为人类服务的特种机器人,主要从事家庭服务,维护、保养、修理、运输、清洗、监护等工作。当一提起机器人,很多人会认为它们距离我们的生活还很遥远。其实,机器人时代已经拉开序幕。 联合国欧洲经济委员会(UNECE)及国际机器人协会联合发布的报告指出,家庭机器人的增长趋势是与商用机器人的销售相辅相成。家庭机器人主要集中在亚洲(Asia)和北美(North America),而其中日本(Japan)是商用机器人程度最高的国家,堪称“机器人大国”。 然而,家庭机器人的发展仍受到了许多技术的限制。家庭机器人生产厂商iRobot联合创办人,主席兼首席执行员科林·安格尔(Colin Angle)说:“我们处于这样的一个时期,机器人价格逐渐为人们接受,它们中的一部分确实能够完成现实工作…但我们目前最大的阻碍就是资金。” 但是,随着技术的发展和数码产品的价格下降,家庭机器人必将成为未来数码家庭的主导。正如安格尔所说:“我认为,完全有理由想象,10年之后每一个家庭都将拥有一台机器人。” 按照应用范围和用途的不同,家庭机器人有不同类型。它们可以分为:电器机器人、娱乐机器人、厨师机器人、搬运机器人、不动机器人、移动助理机器人和类人机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