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ghline 品牌故事

以“专心把每件事情做到最好”为理念 WhatsApp品牌 成功深植手机用户的脑海

12_1

相比于亚洲的手机应用程序微信、Line、KakaoTalk专注于聊天表情、游戏、社交圈分享等功能,WhatsApp一概没有。其创始人之一兼首席执行员杨·库姆(Jan-Koum)只坚信“专心把每件事情做到最好”,就这样成功带领WhatsApp霸占拉丁美洲和欧洲地区的手机应用程序市场重要席位。在引得面子书酝酿收购潮后,更让自己成为亿万富豪。现在就随《大橙报》一起来揭开WhatsApp塑造品牌的成功故事。

WhatApp Messenger是利用网络传送简讯的一种智能手机流动应用程序,能够利用智慧型手机中的联络人资料,寻找也有使用这个软件的联络人。目前可使用此种应用程序的手机包括IPhone手机、Android手机、Windows Phone手机、Symbian手机和黑莓手机。

此程序能够在多个智慧型手机平台上使用,除了传送文字外,亦可以传送图片、录音、影片、用户的身处位置及联络人资料;它是借助推送通知服务,可以即刻接收亲友和同事发送的信息,可免费从发送手机短信转为使用WhatsApp程序。

该公司WhatsApp Inc.目前在全球多国与移动运营商进行合作,还曾和手机厂商诺基亚结盟,诺基亚在Asha210手机中设置了一个进行WhatsApp聊天的物理按钮。

值得一提的是,在移动互联背景下,移动聊天工具逐渐成为一种主流的社交工具,全球各国出现了大批知名产品,除了北美地区影响较大的WhatsApp之外,亚太地区还有微信(WeChat)、Line、Kakao Talk等,各自盘踞市场一隅。

根据移动聊天工具WhatsApp资料显示,每日处理的聊天信息数量高达270亿则。这270亿则信息中,100亿则为用户发出的信息数量,170亿则为收到的信息数量,包括当中记录了群聊的用户。例如当一个人发出1则信息出去时,接收的可以是10个人或以上,因此WhatsApp在这里需处理10则以上的信息。

该公司创办人兼首席执行员杨·库姆(Jan-Koum)曾透露,每月活跃用户规模为两亿人(非注册用户数量),而这数字已经超越了推特(Twitter)。

不过,根据去年有市场研究公司发布一项调查结果指出,WhatsApp在美国(United States)使用率达35%,不及面子书Messenger的46%。其他高使用率国家有巴西(Brazil)和南非(South Africa)等。

相比于亚洲聊天应用程序微信、Line、KakaoTalk专注于聊天表情、游戏、社交圈分享等功能,WhatsApp一概没有。那么它又是凭什么还能抵御亚洲这些丰富的聊天产品呢?

原来它的成功因素包括亚洲以外的用户覆盖率高、改变原来的定价策略和持续开发新功能,把自己擅长的业务做到最佳。

WhatsApp采用的是美国创业公司更擅长的收费产品模式,相比于亚洲(Asia)地区的产品文化,增值服务的盈利能力更强。

受iPhone用户喜爱
称霸拉丁美洲及欧洲

应用数据分析公司Onavo做了一个调查,WhatsApp在拉丁美洲(Latin America)和欧洲(Europe)地区众多国家的iPhone用户覆盖率都超过90%。而像微信、Line和KakaoTalk就很难渗入到这些市场中。

产品文化和市场接近性的原则,让WhatsApp有这方面的优势。在一些WhatsApp此前占优势的市场,比如香港地区,虽然微信和Line都在大力推广,但WhatsApp仍旧在用户中不可缺少,因为它的风格让该产品适合正式和严肃的沟通。

WhatsApp从一款一次性收费0.99美元的产品转变成每年收费0.99美元的产品,而且首次下载后可免费使用一年。

这意味着对于想尝试使用WhatsApp的用户,这个产品可以免费使用了。这对吸引用户体验产品有很重要的鼓励作用。降低用户使用的门槛,可以看成是WhatsApp在应对越来越多聊天产品竞争的改变。

此外,WhatsApp很早就意识到这个市场的竞争环境,并做出了一系列改变,其中在产品添加了发送语音的功能后,立即引来大批用户。

只是,对于一个只有50人、其中25名属于技术员工的公司,要去走其它公司擅长的道路,对他们而言未必是明智的选择。毕竟一个公司做什么、不做什么,除了和他们服务的用户需求有关,也和公司的资源和能力有关,把自己擅长的业务做到最佳,同样也是别人无法企及的优势。

WhatsApp名字
取自“What’s Up”谐音

库姆曾是雅虎(Yahoo)早期资深员工,拥有约20年的互联网经验,取WhatsApp这个名字的灵感是来自英语中打招呼“What’s Up”的谐音。

他创办此应用程序主要是给予用户一个不被窃听的沟通桥梁,并从不存取用户个人资料,如姓名、性别、年龄或者聊天记录。其实,这与他来自乌克兰有秘密警察的共和国家成长有关,他在孩童时期,已领悟到通讯没有被监听的珍贵。

小时候的库姆家境贫穷,父亲从事建筑业,母亲是家庭主妇。在16岁时,就跟随母亲移居美国加州山景市(Mountain View),其父亲则一直留在乌克兰。

他毕业于圣荷西州立大学后,1997年进入雅虎工作时认识了日后的创业夥伴布莱恩。阿克顿(Brian Acton),当时他们是协助检查公司的广告系统。

直到2007年,库姆和阿克顿同时离开雅虎后,曾到面子书应征工作,却没被录取。后来,在库姆购买了一支iPhone,却没想到这个看似平凡无奇的事情,却成了他的命运转捩点。

他在使用了上线7个月的App Store后,认为这种手机应用程序可开创出全新的市场。于是他就找来一位俄罗斯朋友艾力克斯。费雪曼(Alex Fishman),合作开发手机应用程序。

在开发初期,很少人愿意尝试使用WhatsApp,甚至费雪曼安装之后,也发现他的通讯录里的朋友,只有少数人有安装此应用程序。

过了几个月后,库姆曾想过要放弃WhatsApp,重新去找新工作,但他的夥伴阿克顿却极力说服他继续坚持下去。后来,当苹果增加了推播通知功能,正好帮了他们一把。库姆就趁机更新WhatsApp,每当使用者更新状态时,通讯录里的朋友也会收到通知,间接地吸引了愈来逾多的用户。

随后,WhatsApp推出2.0升级版,增加了即时聊天功能,用户迅速暴增至25万名。

到了2009年12月,库姆再度更新iPhone版WhatsApp,这次用户可以传送照片。尽管下载更新版需收费1美元,但用户数仍迅速暴增。至2011年初,WhatsApp成功挤进全美App Store前20大应用程式排行榜。

他曾对员工表示,WhatsApp不需通过媒体宣传,因为行销和媒体报道只会引起不必要的干扰,让他无法专注于产品的开发。不过,他相信只要专心把事情做好,就会获得好的结果。

成功后的WhatsApp吸引了大批投资者的注意,但库姆和阿克顿却拒这些人于千里之外。当时只有红衫资本(Sequoia Capital)的吉姆‧哥兹(Jim Goetz)始终契而不舍,花费了8个月的时间,终于让两位创办人点头,接受红衫资本投资800万美元(2640万令吉)。

2013年2月,WhatsApp的用户量已达至2亿人,员工也增加到50人,库姆和阿克顿认为有必要筹募更多资金,红衫资本决定再投资5000万美元(1.65亿令吉)。

没想到的是,今年2月社交网络巨头面子书(Facebook)宣布,以高达190亿美元的价格收购WhatsApp,霎时引起坊间一阵骚动,并成为互联网热门话题。

根据双方签订的协议,此交易共花费40亿美元现金和大约价值120亿美元的面子书股票;更甚的是面子书也提供给WhatsApp创始人和员工另外的30亿美元的限制性股票,可在交易完成四年后执行。

库姆也因此加入了面子书的董事会,协议还规定,如果交易最终无法达成,面子书需向 WhatsApp支付“分手费”,其金额为10亿美元现金加价值10亿美元的股票。

这一轮的收购,也造就了库姆和阿克顿两位创始人跻身成为美国著名杂志《福布斯》(Forbes)亿万富豪。据该杂志网站报道,在Facebook 190亿美元收购WhatsApp交易达成后,分别库姆身价将达68亿美元,而另一位联合创始人阿克顿(Brian Acton)身价也将达30亿美元。此估计是依据库姆大约拥有WhasApp 45%的股份,而艾克顿则持股约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