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

生活即是行动

19_1世界上绝大多数人都生活于恐惧或痛苦中(精神或身体等)并渴望从中解脱出来。而这些恐惧或痛苦产生于欲求,随着欲求对象的不断变化,人会变得越来越贪婪、虚荣和肤浅。但是当你理智上知道自己对欲求不该汲汲于追求,思想上又控制不了对占有的渴望并在行动中表现出来时,你就陷入了无尽的矛盾和冲突中。

于是你又急忙寻求一种慰藉——对真理、永恒、神的追求。但是,这些精神层面的追求只是另一种形式的欲求。通过这种方式,人可能会暂时得到心理安慰,暂时得到的心理安慰的方法不是解药,而是会使人产生强烈依赖性的毒药。

如果要想摆脱痛苦而达到幸福,需要人们全然地察觉,完满地行动,一切问题的解决应从根源着手,而不是缝缝补补。这不是一堆空洞的话,而是需要我们进行仔细思考、完全理解并采取行动的过程。

这是印度著名哲人吉杜·克里希那穆提(Jiddu Krishnamurti,生于1895卒于1986)生前的一本著作《生活即是行动》(Action)里所强调的部份内容。克里希那穆提被视为是20世纪最伟大的心灵导师,被誉为“慈悲和智慧化身的人类导师”,在全世界有着广泛而深远的影响。他一生的教诲皆在帮助人类用自己的光照亮自己,从恐惧和无明中彻底解脱出来。

克里希那穆提指导我们用自己的智慧去指导自己的行动,通过静心的方式发现自己的智慧和能力。守的一份“静”,养的一份“性”。别让“物欲”吞噬了“本心”,在静心修养时,为我们的“灵性”守着那一份净土。

他认为,生活即是行动,我们首先得质疑,审视周遭的世界。低头忙碌的你我幻化成集体无意识的机器零件,忙忙碌碌却不知所终。没有惊异的目光亮起,世间万物也只是一幅死的背景。开始质疑,开始观察自然,开始关注内心,慢慢的,空气的流动,风的拂面,水的粼粼,皮肤的呼吸,脉搏的跳动……这些平日里经常遇见却视而不见、听而不闻的东西再次活了起来。

这些无意识的活动同样是行动,只是我们主观的惰性与麻木使其从感受世界褪去,变得不真切,甚至是消散不见。然而,当我们真正倾听内心,发现其存在的时候,一种以意志力为形式出现的“反抗”则成为了主导我们继续行动的力量源泉。

贪吃是不对的,我们要对抗他,于是便有了适量饮食的行动;纵欲是不当的,我们要对抗他,于是便有了适宜的两性互动;身忙是不佳的,我们要对抗他,于是便有了劳逸结合的行动。行动是无时不在的,行动也是无始无终的。在无尽的行动之中,我们在生活,生活即是不停的行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