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印度铁道部对外发布,允许民营资本、地方政府和外资参与铁路联通和扩容项目。外商直接投资参与项目必须同时获得投资促进委员会批准,投资上限100%。
根据公告,民营资本和外资参与项目可选择非国有、合资公司、BOT竞标、特定使用方投资扩容、年金扩容5种模式进行。现对非国有模式和合资公司模式概要如下:
非国有模式适用于铁路干线与港口、工厂、物流园区、矿区等联通工程。在该模式下,铁道部将采取竞标或直接授权的方式选取投资方。投资者可单独参与,也可与基础设施融资与开发机构组建合资公司参与。投资方负责项目建设、运营维护和升级改造,并承担全部费用。其中运营维护须接受地方铁路当局监督,并向其缴纳监管费用,也可与印度铁路签署协议委托其代理。投资方须根据相关法律法规,自行办理项目用地的征用补偿,征用土地不得用于其他用途,征来土地与建成的项目段铁路都将为非国有性质。印度铁路负责收取项目铁路段货运收入,货运费用适用全国统一标准,并向投资方支付基础设施使用费。
合资公司模式适用于有银行担保的新铁路线项目和铁轨转换项目。在该模式下,合资公司由印度铁路以及港口、矿区等项目未来使用方等多方组成,其中印度铁路必须持有至少26%的股权,负责项目运营;合资公司负责土地征用、项目建设和维护。项目运营收入和成本在印度铁路和合资公司之间按比例分配。特许期共30年。
该政策旨在吸引民间资本和外国资本,促进印度铁路基础设施建设。商工部下属工业政策与投资总局(DIPP)数据显示,2000-12财年,印度铁路部门吸引外资仅135亿卢比(约合3亿美元)。为满足印度经济发展需要,印度政府此前预计未来5年内,铁路部门投资需要达到7.35万亿卢比(约合1400亿美元)。
欲了解更多,请参阅《大橙报》(BIG ORANGE)电子报www.bigorangemedia.com
Related Articles
对含糖饮料征税 饮料公司获两年调整含糖量
Post Views: 11,135 对含糖饮料征税 饮料公司获两年调整含糖量 最近宣布对含糖饮料征税的经济体已增至28个国家和7个美国(United States)城市。英国(United Kingdom)、爱尔兰(Ireland)和墨西哥(Mexico)皆已身在其中。 英国政府于2016年3月16日宣布对含糖饮料征税。按照规定,如果每100毫升饮料中含有5克以上糖分,需缴税每升18便士;每100毫升含有8克以上糖分,则需缴税每升24便士。 政府给了饮料公司两年的时间进行调整,如果他们将含糖量减低到该标准以下,就无需被征税。从2018年4月6日开始,英国政府开始正式对市场上的含糖饮料征收“糖税”。 在立法者看来,这项措施的好处是很明显的:首先可以减少人们在对抗肥胖与健康疾病上的支出。更长远看来,也会改善人们的生活习惯。 在政策变化下的驱动下,包括可口可乐(Coca-cola)在内的不少饮料公司都推出了既有产品的低糖和无糖版本,或者降低现有产品配方中的用糖量。 可口可乐澳洲公司 减22款饮料含糖量 最近,可口可乐澳洲(Australia)公司发布声明,表示公司从2015年就开始在22款饮料中减少了糖的使用,并且计划“让所有的可口可乐产品减糖或者完全无糖”。他们计划在2020年前在全部产品中将糖的使用量减少10%。 根据官网信息,可口可乐在澳洲目前拥有20个饮料品牌,其中已经推出的低糖和无糖饮料有: 甜菊素可口可乐:每罐375毫升含糖19克(此前为40g/375ml) Kirks低糖饮料:38g/375ml(含糖量减少4-5%) 低糖、甜菊素雪碧:40g/375ml(含糖量减少14%) 低糖、甜菊素覆盆子芬达:36g/375ml(含糖量减少19%) 低糖Lift柠檬味饮料:31.5g/375ml(含糖量减少23%) Deep spring橙子味矿泉水:28g/375ml(含糖量减少26%) 含糖量更高 “甜蜜负担”更重 糖类产品暂时还没有受到营养学家的口诛笔伐,但是一罐甜菊素配方的可口可乐含有的糖,就占到了世界卫生组织推荐人体每日最大摄入糖分的37%。 其他含糖量更高的产品则含有更多的“甜蜜负担”。数字的震慑效果甚至好于说教,在如此鲜明的对比下,很多消费者缩回了探向饮料货架的手。 为了消减人们对于饮料中所含糖分的恐惧,饮料公司开始陆续推出小分量包装的饮料,并且为常规产品推出无糖版本,使用如甜菊素、安赛蜜、三氯蔗糖和阿斯巴甜等的无糖甜味剂来调和口感。 —–
全球经济表现看亚洲脸色
Post Views: 48,932 以前全球经济表现好不好,往往得看美国这个全球经济龙头老大哥的“脸色”,因为它拥有庞大而且消费能力强的市场,只要美国市场的胃口好,那么全球商家都有生意做,进而带动世界的经贸活动。然而,随着美国于2008年发生次贷危机之后,内部经济受到严重的的冲击,导致国内消费人的购买力降低,市场也随之萎缩,无法再为全球经济提供予取予求的市场,这使得全球经济表现不能完全依赖美国市场。反之,现在全球经济所关心的“脸色”是来自亚洲地区的中国,专家们目前一致认为,中国是亚洲新兴市场国家经济增长的关键动力。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发布的《亚太地区经济展望》报告表示,尽管亚洲经济预期增速放缓,同时面临美联储缩减资产购买计划规模预期和全球流动性趋紧等挑战,但亚洲仍是全球经济的领跑者。的确,现在的美国经济自身难保,如何能够再引领全球经济向前迈进,反之,它的种种决策还导致全球经济因此而动荡不安。例如今年6月,美联储主席伯南克抛出量化宽松货币政策的退出路线图,引发市场担忧国际资本将从新兴经济体回流至美国,印尼和印度相继采取加息等措施应对热钱流出。在国际资本撤离的情况下,所引发的问题是股市下跌、利率和债券市场利率上升,企业的再融资成本被推高,使得个体经济将受到很大影响。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发布《亚太地区经济展望》报告指出,过去几年中,亚洲新兴经济体的信贷增长强劲,资产价格上扬,积累了一定程度的金融失衡,导致一些市场出现局部过热。过去5年中,亚洲一些经济体经济基本面的弱化被充足的流动性所掩盖,但在最近几个月开始凸显,印尼和印度尤为明显。但受访专家普遍认为,亚洲经济体从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中吸取了教训,有能力渡过难关。专家们表示,1997年以来,亚洲国家在健全宏观经济管理、金融监管和公司治理方面取得显著进展。目前,大多数亚洲经济体都有经常账户余额,外债水平较低,拥有大量外汇储备。 亚洲拥有大量外汇储备此外,清迈倡议多边化协议等区域性货币互换协议大大增强了地区抵御金融危机的能力。地区内部贸易,尤其是中国与东盟双边贸易的上升弥补了欧美市场需求不足,支撑了亚洲经济增长。 今年9月,美联储宣布暂缓缩减资产购买计划规模。部分热钱从发达国家回流到亚太地区股市,亚洲资本流出的压力缓解、股价上扬,市场表现有所好转。随着发达经济体的需求逐渐回升和亚洲经济体自身抵御风险的韧性提高,亚洲经济的增长势头有望加强。专家表示,由于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给东南亚国家留下了深刻教训,即欧美市场不太可靠,只有和中国市场捆绑在一起,加强同中国的经济联系,减少对欧美出口市场的依赖,才能增强东亚经济的抵抗力。的确,亚洲不能过度依赖欧美地区,东南亚国家受促加强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等合作机制,扩大地区内部需求,创造自己的增长来源。亚洲国家特别是小国期待同中国加强经贸和投资往来,中国市场的巨大需求将持续带动亚洲其他国家的经济增长。 其实,近年来,中国也已经成为许多亚洲国家外资流入和外国游客的主要来源之一,中国是亚洲新兴市场国家经济增长的关键动力。预计,2013年亚洲新兴市场国家经济增长中的67%都要归功于中国。 总的来说,随着中国经济逐渐恢复增长势头,在可预见的未来,世界经济的重心将转移到亚洲。 欲了解更多,请参阅《大橙报》(BIG ORANGE)电子报www.bigorangemedia.com
外资涌入贡献大 马来西亚(Malaysia) 朝向工业革命4.0迈进
Post Views: 19,677 外资涌入贡献大 马来西亚(Malaysia) 朝向工业革命4.0迈进 马来西亚(Malaysia)首相拿督斯里纳吉说,日本(Japan)为马来西亚(Malaysia)的经济成长作出贡献,进而协助马来西亚朝工业革命4.0的方向前进。 他说,日本自1980年以来是马来西亚主要外资来源,截至2017年9月,该国是继新加坡(Singapore)之后,马来西亚第2大外国投资来源国,投资价值166亿美元(约700亿令吉)。 “日本也是马来西亚制造领域的主要外来直接投资来源,截至2016年杪,日本参与2621项计划,价值278亿美元(约885亿令吉)。” 纳吉于2017年11月30日在2017年马来西亚日经商业论坛上致词时说,2017年上半年,马来西亚投资发展机构批准了16项日本参与的制造业计划,价值5亿5900万令吉,其中75%是在马日本企业的再投资。 他说,这显示日本持续信任马来西亚是开展业务的据点。 纳吉说,马来西亚和日本自1982年起,在向东学习政策下合作,两国最近重申将致力保持最高双边合作。 在向东学习政策之下,马来西亚派学生到日本大学和科技学院学习、吸取经验和工业训练,目前超过1万6600名马来西亚学生受惠。 纳吉说,预料2050年时,有53亿人在亚洲居住,在全球99亿人口中占54%,因此有潜力成为有利可图的市场。 “许多人说,19世纪属于英国(United Kingdom),20世纪由美国(United States)主导,而今天,市场专才和分析员预测,亚洲将成为21世纪全球经济中心。” 日本流入马来西亚资金 2017年按年增长约30% 隨著马来西亚经济逐步好转,提振了日本企业扩充的信心,马来西亚日本贸易与工业协会(简称JACTIM)年中曾认为,2017年日本对马来西亚的外来直接投资(FDI)按年增长约30%,摆脱下滑趋势。日本2016年对马来西亚外来直接投资按年减少61%,至33亿令吉。 日本贸易振兴机构(简称JETRO)董事经理兼JACTIM顾问木尾田朗表示,尽管马来西亚人力成本大幅增加,但是良好的基础设施和人才,仍使该国极具竞爭力。再者,当地消费者愿意花费,也将吸引日本企业前来马来西亚投资。 展望未来,JACTIM总裁外処敏彦正面看待马来西亚未来经济表现,並指出,预期2018年下半年举行的大选一旦尘埃落定,相信更稳定的政治局势,将可引领日本企业开始扩充业务。 “只要国际油价维持在每桶45美元至50美元,我们预计,马来西亚2017年的全年经济成长有望按年增长约5%。” 马来西亚早前曾宣布的2017年首季国內生产总值(GDP)按年增长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