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印度铁道部对外发布,允许民营资本、地方政府和外资参与铁路联通和扩容项目。外商直接投资参与项目必须同时获得投资促进委员会批准,投资上限100%。
根据公告,民营资本和外资参与项目可选择非国有、合资公司、BOT竞标、特定使用方投资扩容、年金扩容5种模式进行。现对非国有模式和合资公司模式概要如下:
非国有模式适用于铁路干线与港口、工厂、物流园区、矿区等联通工程。在该模式下,铁道部将采取竞标或直接授权的方式选取投资方。投资者可单独参与,也可与基础设施融资与开发机构组建合资公司参与。投资方负责项目建设、运营维护和升级改造,并承担全部费用。其中运营维护须接受地方铁路当局监督,并向其缴纳监管费用,也可与印度铁路签署协议委托其代理。投资方须根据相关法律法规,自行办理项目用地的征用补偿,征用土地不得用于其他用途,征来土地与建成的项目段铁路都将为非国有性质。印度铁路负责收取项目铁路段货运收入,货运费用适用全国统一标准,并向投资方支付基础设施使用费。
合资公司模式适用于有银行担保的新铁路线项目和铁轨转换项目。在该模式下,合资公司由印度铁路以及港口、矿区等项目未来使用方等多方组成,其中印度铁路必须持有至少26%的股权,负责项目运营;合资公司负责土地征用、项目建设和维护。项目运营收入和成本在印度铁路和合资公司之间按比例分配。特许期共30年。
该政策旨在吸引民间资本和外国资本,促进印度铁路基础设施建设。商工部下属工业政策与投资总局(DIPP)数据显示,2000-12财年,印度铁路部门吸引外资仅135亿卢比(约合3亿美元)。为满足印度经济发展需要,印度政府此前预计未来5年内,铁路部门投资需要达到7.35万亿卢比(约合1400亿美元)。
欲了解更多,请参阅《大橙报》(BIG ORANGE)电子报www.bigorangemedia.com
Related Articles
纳米纸晶体管 向环保世界迈进大步
Post Views: 52,890 便携、低成本、可弯曲、绿色环保,这些都是当前电子产品的重要发展趋势。由欧美等国家相继研制成的各种纳米纸,令人对未来的电子产品充满了期待。而同济大学与美国马里兰大学最近联合研发的纳米纸晶体管,以纳米纸为衬底,全透明、可弯曲、可降解,向纸制电子产品迈出了重要一步。纳米纸泛指用纳米材料制作或采用纳米技术对纸张的某种性能进行改善后的纸张。它除了具有可书写、可复印等应用性能外,还具有超疏水、自洁净、防潮、耐老化及高印刷表面强度等优异性能,有比较广阔的市场应用前景。普通的晶体管一般使用无机半导体材料,比如晶体硅,它坚硬而易断裂。纳米纸晶体管选用的则是透明、可弯曲的有机半导体,并以同样透明可弯曲的纳米纸和碳纳米管,分别作为衬底材料和电极,最后形成了整体可弯曲、透明化、并且环保可降解的纳米纸晶体管器件。实际的性能测试表明,纳米晶体管总体透明度高达84%,即便将整个器件弯曲起来卷成细圆筒时,它上面的透明晶体管仍能保持优良的工作性能。 纳米纸晶体管最大的特点,是将透明、柔软可弯曲、可降解这几大功能和特性同时整合在一个器件上。如果将电子产品做在塑料衬底材料上,虽然可弯曲也透明,但无法降解,最终会产生出大量的电子垃圾,污染环境。电子垃圾眼下已经成为世界面临的一大问题。使用可降解的纸作为代替塑料的衬底材料,使得器件具备绿色环保的优点。由于普通纸张纤维粗,不透明,表面粗糙,凹凸不平,要在它上面制备半导体层,不仅很难形成完整、连续、均匀的高质量半导体层,并且还容易导致晶体管漏电,相关技术和制备工艺面临不少困难。相比较而言,纳米纸则是比较理想的材料。这种透明光滑的特殊纸张,其制备过程并不是很复杂,具体做法是,将普通造纸所用的木浆纤维经特殊处理,使其纤维尺度达到纳米量级,远小于可见光的波长。如此制作出来的纳米纸,可有效减少对光的吸收和散射,不仅变得透明,而且其表面有如塑料一般光滑,这为接下来在它上面制备性能优良的晶体管电路奠定了重要基础。将部分有机半导体材料具备的“可溶性”这一优点与纸质衬底材料的可打印特性相结合,便使得通过全打印方式来制备电子器件成为可能。如此一来,不仅可以进一步降低电子产品的成本,或许,在不久的将来,人们还能利用可再生资源印刷出透明、可弯曲的电子设备,即类似于电影《哈利·波特》中的“魔法报纸”之类的纸质电子产品,或是科幻电影中出现的可弯曲、可折叠、全透明的显示屏。从理论上说,纳米纸晶体管向环保纸质电子产品迈出了关键的第一步。 欲了解更多,请参阅《大橙报》(BIG ORANGE)电子报www.bigorangemedia.com Previous Post Next Post
国际动态与经济
Post Views: 9,526 日本(Japan)韩国(South Korea)贸易摩擦 恐影响全球半导体供应链 日本(Japan)针对韩国(SouthKorea)实施的加强半导体材料出口管控措施4日开始生效。专家认为,日方此举不仅会对韩国半导体产业造成威胁,也会打击日本国内相关产业,最终给半导体产业全球供应链带来影响。 据了解,这次日方限制向韩国出口的半导体材料主要是用于有机EL面板生产的氟聚酰亚胺丶抗蚀剂和高纯度氟化氢。它们是智能手机丶芯片等产业中的重要原材料。目前,韩国超过90%的氟聚酰亚胺和抗蚀剂以及40%以上的高纯度氟化氢均靠从日本进口。 日本经济学家田代秀敏表示,日本此举也会打击本国半导体产业。日本半导体产业目前正处于发展衰退期,生产半导体材料及零部件的日本企业主要依靠对韩出口来维持运营,这时候限制对韩出口,很可能会导致日本企业出现产能和投资过剩。 若韩国反制日本 日本企业会面临巨大压力 其次,日本对韩出口的半导体相关材料也用在韩国公司为索尼(Sony)电视等日本产品所生产的零部件上,如果韩国进行反制,限制这类零部件对日出口,日本相关产业会面临巨大压力。 韩国业界人士表示,日方的出口管控措施主要会对韩国半导体和显示器生产造成负面影响。不过,虽然日方此举令韩国业界处于紧急应对状态,但由于企业通常会预留几个月的原材料库存,因此对韩国企业的短期影响有限。 韩国经济评论家崔楠洙说,虽然韩国企业的材料库存可以满足短期需求,但长期来看,日方措施将对韩国企业正常生产带来不利影响,甚至可能加重韩国出口疲软的问题。 不利影响并不止于日韩双方。韩国专家表示,韩国企业不仅是日本半导体材料的消费者,同时也是全球存储芯片和显示器面板的核心提供者,如果因为材料进口受限导致生产受阻,将对全球供应链带来深远影响。 送3236颗卫星上太空获批 亚马逊(Amazon) 发射卫星建全球互联网 如今包括SpaceX丶谷歌(Google)等多家公司都计划发射卫星组建空间互联网,这些卫星群少则几十颗多则几千颗。 亚马逊此前就宣布自己的卫星互联网计划,目前这一计划已经获得FCC批准。亚马逊将发射3236颗卫星组建空间互联网体系。 据了解,目前美国联邦通信委员会已经批准了亚马逊代号为Kuiper的卫星互联网计划,亚马逊将先后发射3000多颗微型卫星到太空中。 为了执行这一计划,亚马逊还专门从SpaceX挖来了星链计划的副总裁拉吉夫·巴季亚尔。 虽然这种太空微星互联网的设想非常美好,但是亚马逊目前并没有公布具体的发射计划,此前SpaceX的星链计划发射了首批60颗卫星,不过最近的报道显示,这60颗卫星已经有3颗失联丶2颗将坠毁。 如果多家公司的计划获批,这可能对地球外层空间造成极大的威胁。 上世纪90年代的计划 如今又受热捧流行起来 如何能建立一套可以全球上网丶不受地域限制的网络通信系统?很多人第一时间想到的是卫星,上世纪90年代摩托罗拉就想建立一套77颗卫星组成的网络,结果投资太大最终失败了。 最近几年,建设全球卫星网络又流行起来了,谷歌丶特斯拉等曾有过发射大量微星组成全球网络的计划,其中特斯拉的星链计划最为人称道,最终计划要发射1.2万颗微星,不过这些微星都是微小型的,跟铱星系统中的微星不同。 成千上万颗微星组网的设想很美好,但也陷入了极大的争议,手机基站数百万台尚不能保证全球各地都有足够好的信号,指望卫星似乎更加不可能了。 不过这依然阻止不了其他公司进入这个领域,2019年4月份亚马逊也宣布推出自己的卫星网络计划,准备发射逾3000多颗卫星进入太空,为全球没有互联网或其他有需要的地方提供高速宽带服务。 Previous […]
国际动态与经济
Post Views: 9,236 全球并购狂欢日 24小时成交逾700亿美元 并购热潮正席卷从东京丶巴黎到旧金山的董事会,为全球股市破纪录的上涨火上浇油。 在两起超大型并购交易的推动下,本周一全球企业宣布的并购交易总额达到700亿美元以上。其中一起交易是美国最大在线券商嘉信理财以260亿美元收购业内第二的TD Ameritrade;另一起是法国奢侈品巨头路威酩轩(LVMH)以162亿美元收购美国奢侈品零售商蒂芙尼。 此外,还有至少8起交易的价格超过10亿美元,其中包括瑞士制药巨头诺华斥资97亿美元收购美国生物科技公司The Medicines Co,以及日本三菱集团以41亿欧元收购荷兰能源公司Eneco。 尽管这些交易没有一个单一的主题——从行业整合到将收入多样化,以摆脱萎靡不振的国内市场——但有一个共同点是,随着各国央行转向刺激模式,收购方正在利用更廉价的融资。 与此同时,全球衰退担忧的消退以及贸易冲突的缓和迹象也使企业高管们更有信心放手一搏。 香港安德思资产管理公司的董事总经理布罗克·西尔弗斯(Brock Silvers)表示:“最近的并购爆炸反映了不可否认的经济乐观情绪,美国享受着低通胀和低失业率,美联储转向鸽派……全球投资资本充足而且廉价。” 全球560家上市企业 利润增至10倍以上 在拉动世界经济的业绩优良的企业中,亚洲企业的存在感正在提高。与2008年雷曼危机前相比,净利润增至10倍以上的上市企业在世界范围内达到560家,其中,亚洲企业占到8成。 按国家来看,腾讯控股等中国企业为225家,数量最多。除了抓住产业结构和社会的变化丶通过数字化实现增长的IT(信息化技术)之外,老龄化成为东风的药品企业等的增长显得突出。 如果按国家观察与2008年相比净利润增至10倍以上的企业数,继排在首位的中国之后,日本为126家,不含中国和日本的亚洲为91家。特点是体现产业结构的变化和收入提高,涉足高附加值的自主服务的互联网企业和满足旺盛内需的消费品等企业在亚洲各国提高了存在感。 根据QUICK FactSet的2019年4至9月财报数据,由日本经济新闻社进行了统计。对象是有可比数据的世界上市企业中(不含金融),2008年4至9月(包括3至8月丶2至7月)最终损益为盈利的约8千家。 中国经济快速增长 带来企业业绩提升 中国经济快速增长带来了企业业绩的提升。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数据显示,2017年中国占世界名义国内生产总值(GDP)的份额为15%,相比2000年的4%迅速上升。 随着中国国内智能手机的普及,腾讯通讯应用“微信”月均用户数达到逾11亿人。 腾讯借助支付服务等业务的多元化,2019年4~9月的净利润达到445亿元,增至11年前的32倍。股票总市值约为3.2万亿港元,超过丰田。 以云服务的利用扩大为东风,涉足云服务构建不可或缺软件的美国VMware的2019年2月至7月净利润增至40倍,达到54亿美元。 由于老龄化背景,制药企业的业绩保持强劲。在抗癌药的领域,利用抗体的“生物药品”相关技术创新取得进展。在抗癌药和麻醉药领域有优势的中国江苏恒瑞医药扩大了业绩。此外,涉足血液癌治疗药的美国新基(Celgene)也扩大了收益。 消费品相关企业也迅速增长。中国空调企业珠海格力电器扩大了业绩,涉足食品业务等的综合性企业丶菲律宾JG顶峰控股有限公司(JG Summit Holdings)和涉足摩托车制造的印度Eicher Motors等中日以外的亚洲企业也实现大幅增长。各国不仅作为生产地,作为消费地的地位也在进一步加强。 在日本企业中,运营折扣店“唐吉诃德(Do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