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发生的金融危机严重影响世界的经济,例如面对债务危机的欧洲,以及受到次贷危要拖累的美国,经济出现严重放缓的趋势,反之,处在东方的亚洲国家却趁着西方国家发生危机的时候崛起,因此,有人形容在这一轮的金融危机洗礼之下,世界经济将出现大洗牌的局在。
不过由于危机还在演进,多方力量相互角逐,主要国家在进行深度调整,所以,专家们一时还不无法观察到世界经济新秩序会出现什么样的面貌。
主要发达国家的经济实力在危机中遭受重创,中国、俄罗斯、印度、巴西等新兴市场国家在战后首次成为世界经济复苏的引擎。
金融危机之后,世界经济力量“东升西降”。主要发达国家的经济实力在危机中遭受重创,中国、俄罗斯、印度、巴西等新兴市场国家在战后首次成为世界经济复苏的引擎。七国集团(G7)成立时,这些发达国家俱乐部成员的经济总量雄踞世界的80%,在危机后只能守住半壁江山。
相对应的另一幅图景是,新兴市场国家的经济份额迅速壮大,如今在总量上与昔日“权贵”形成分庭抗礼的架势。新兴市场国家参与的二十国集团(G20)取代了G7、G8等发达国家俱乐部,成为全球经济的支柱力量。中国在世界经济复苏中贡献尤为卓越,不但被看作新兴市场国家的领头羊,而且成为经济多极化世界的重要一“极”。
通过彼此协调共同应对困境是人们的美好愿景,但金融危机却无情挤压了各国达成互利共赢的合作空间。危机后,许多国家社会矛盾急剧上升,各种保护主义势力强劲抬头,相互倾轧的恶性竞争开始主导国家间经济关系。
特别值得关注的是,美国、欧洲、日本与亚洲新兴市场国家之间的经济摩擦,正在取代发达国家的内部竞争,成为矛盾的中心。欧盟成员国扩容将近一倍,美国力推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TPP)和跨大西洋贸易投资伙伴协定(TTIP),世界经济格局不再简单呈现为国与国之间的竞争,而是逐渐演变为区域和国家集团的相互较量。
总的来说,金融危机还重新塑造着全球分工格局。长期以来,美国、欧洲、日本是世界商品的主要消费国,以中国为首的亚洲国家承担着工业生产环节,拉美、非洲、中东、澳洲负责提供资源和能源。这种旧分工格局在危机后逐渐被打破,世界经济正在进行重新平衡。发达国家试图提振国内制造业和工业出口,中国力主扩大内需、提高对世界最终商品的消费能力,拉美、非洲等发展中国家则努力推进工业化。
世界经济再平衡不但关系到各国内部经济结构调整,而且即将改变冷战后的国际分工链条,因此将是一个漫长、痛苦和不确定的过程。这一过程可能将超出商品贸易再平衡和各国经济结构调整范围,在服务贸易、货币金融体系、跨国公司治理等广泛领域重塑全球经济新秩序。
Related Articles
电子产品主战场转向亚太区
Post Views: 48,678 自从中国经济起飞之后,很多商家都非常重视中国这个市场,特别是电子产品,例如智能手机,都会将最新产品以及概念第一时间在中国发布。其实,按照以往的规律,这些新的电子产品要在一年到一年半的时间才能在中国露面,而现在不到半年,这些产品就全部进军中国市场,足以证明商家对中国市场的重视。自从中国消费市场正经历新一轮升级热潮,消费电子产品行业中表现得最为突出。近年来,中国国内的家电、智能手机等消费电子产品正全面朝着高端化发展,这也让国外厂商看到了巨大的机遇。根据数据显示,得益于家庭收入快速增长的推动,在未来十年之内,亚洲区域将占据奢侈品消费市场的一半以上。根据经济学人信息部一份数据充分的研究表明,在未来十年以内,亚洲的奢侈品市场前景相当乐观,“强有力的”复苏将会为该行业带来5到6成的收入增长。在亚洲市场中,中国将是当仁不让的主力。预计在2030年,这里将有接近1300万个家庭的年平均收入将超过15万美元。印度也将是一个主要市场,这里年收入超过5万美元的家庭数量也将达到时3000万个之多。该报告预测,印度“对于众多奢侈品牌来说,将成为向外资开放的零售市场当中一个关键的“战场”。在全球商品市场热潮兴起的同时,印度尼西亚国内富有精英阶层的势力崛起也不容小觑。马来西亚、泰国等东南亚国家也正逐渐成为热门的购物地,经济学人研究机构表示,由于前者得益于较低的奢侈品进口关税,这里的奢侈品消费已经渐成气候。所以,电子产品厂商,特别是智能手机厂商,将亚太区,特别是中国视为是未来智慧型手机最大战场,因为目前中国大陆10亿手机用户中只有五分之一使用3G网路。然而,众家业者在抢攻大饼之际仍得克服低价挑战。以小米手机为例,三星公司推出的手机与iPhone 5极为相似,但价格只有iPhone 5的一半。除了中国之外,印度智慧型手机市场同样上演激烈价格战。印度手机业者Micromax在7月推出的Canvas 4手机号称媲美三星Galaxy S3,但价格只要一半。创投公司BitChemy-Ventures分析师辛哈(Sameer Singh)表示:“像三星这样的大品牌很难跟当地业者竞争。”随着行动网路市场日渐成熟,价格势必继续下滑,而智慧型手机与平板电脑制造商只能面对获利萎缩。网路市调公司comScore驻新加坡分析师Joe Nguyen表示:“总有一天这些行动装置也会像PC一样沦为一般工具。” 欲了解更多,请参阅《大橙报》(BIG ORANGE)电子报www.bigorangemedia.com 以71.7亿美元购诺基亚微软(Microsoft)打智能手机如意算盘 2013年9月3日是世界资讯科技(IT)领域的一个重大日子,因为这一天上演了一个里程碑式事件——微软(Microsoft)宣布以71.7亿美元收购诺基亚(Nokia)设备与服务部门。如果这项交易落实,那么,全球智能手机市场将由此继续强化“三足鼎立”格局。继谷歌(Google)收购摩托罗拉移动(Motorola Mobile)之后,业界再度上演“软”吃“硬”的并购传奇。其实,今年6月份,中国企业——华为(HuaWei)亦有兴趣收购诺基亚,由于微软有兴趣收购和诺基亚股东反对等两方面原因,导致了华为诉求落空。在这里,诺基亚在选择被并购对象上对中国企业的不信任,不是中国企业财务问题,也不是中国企业能力问题,而是中国企业的知名度不足以与世界上最优秀的企业分庭抗礼。当诺基亚面对微软和华为两家的收购意愿时,诺基亚自然选择了微软而不选择华为。今天,“中国制造”大步跨出国门,到世界上去并购外资企业,实现着“中国制造”的转型升级。在这个过程中,中国企业处于产业的末端决定了“中国制造”的品牌能力相对较弱,品牌的影响力不足以让外资企业另眼相看。诺基亚已经在公众眼中建立了“最强、最耐用、质量最好”的认知,而华为却是因为生产低成本手机知名。华为的营收大多来自收入相对低的国家。华为收购诺基亚的“蛇吞象”自然不成比例。所以,在这次的收购战中,来自西方国家的微软占尽了先机,而这一次微软收购诺基亚也是打着一个如意算盘,那就是,据了解,当微软与诺基亚的交易完成后,诺基亚每售出一部Windows Phone手机,给微软创造的毛利润预计将高于40美元,而此前的毛利润仅为10美元。此外,微软收购诺基亚手机部门后,将成为最大的Windows Phone厂商。微软称,Windows Phone智能手机在9个市场的份额超过了10%,同时Windows Phone智能手机在34个市场的销量超过黑莓手机。在微软收购诺基亚手机部门后,诺基亚手机将成为微软的“亲儿子”,届时诺基亚手机在功能改进,以及系统升级方面将有优势。此外,微软还可以借助诺基亚在个人消费品领域的品牌效应,弥补微软在平板市场的短处。据了解,微软收购的诺基亚的专利组合,包括大约8500项设计专利,以及大概3万项实用专利和专利申请,如果苹果和谷歌向微软开打专利战,恐怕要三思而行。总的来说,移动互联网是大势所趋,这一点已经得到整个产业的认可,在智能手机、平板和移动生态系统领域,微软会倾尽全力抢占市场空间和用户数量。收购诺基亚手机部门是这个长期计划的重要一步,但绝非最后一步。欲了解更多,请参阅《大橙报》(BIG ORANGE)电子报www.bigorangemedia.com Previous Post Next Post
全球并购规模 连续4年超过3万亿美元
Post Views: 10,811 全球并购规模 连续4年超过3万亿美元 全球并购活动已连续四年超过3万亿美元,延续了一场空前的并购热潮,银行家们认为,这一浪潮将在2018年愈演愈烈。 虽然与2016年相比,全球并购活动略有下降,但是2017年最后一个月却因由几家公司发起的三笔巨额交易而达到顶峰,这些公司是为了应对亚马逊(Amazon)丶面子书(Facebook)以及网飞(Netflix)等公司利用自身规模挺进新行业的破坏性威胁而采取行动。 “我们相信,大宗交易活动的势头将持续至2018年,因为我们看到许多行业都在进行大规模的战略转变和进一步的整合。”高盛(Goldman Sachs)全球投行业务联席主管马克·奈什门(Marc Nachmann)如此表示,2017年这家咨询公司的交易额为业内最高。 汤森路透的数据显示,2017年全球并购交易总额达到3.5万亿美元,比2017年下降1%,也是2014年以来的最低数字。但仍连续四年交易水平超过3万亿美元,创下了历史纪录。 最近的几起交易包括了:美国第二大连锁药店CVS Health同意以约690亿美元的价格收购医疗保险巨头安泰(Aetna)。与此同时,亚马逊对全球零售业的影响也促使澳洲(Australia)亿万富豪罗伊(Lowy)家族以247亿美元的价格将本身全球购物中心业务西田集团(Westfield)出售给了法国(France)的尤尼百-洛当科集团(Unibail-Rodamco)。 迫于面子书以及网飞向体育转播权丶媒体与电影制作行业进军的压力,鲁珀特·默多克(Rupert Murdoch)以660亿美元的价格将其21世纪福克斯公司(Twenty-First Century Fox, Inc.)的大部分资产出售给迪士尼公司(Disney)。 这些并购交易之中,有一些交易的收购价包含了股票,由于股市上涨推升公司市值,因此收购方勇于掏出自家股票进行并购,不单使用现金。 高盛为亚马逊以137亿美元收购连锁食品超市全食(Whole Foods)提供了咨询,这宗交易突显出这家电商集团仅凭一次快速行动就撼动一整个行业的实力。 世达律师事务所(Skadden)并购业务合伙人艾琳·纽金特(Eileen Nugent)说:“各行各业都在被颠覆,人人都在试图应对技术的变革,没人愿意被丢下,这就是为什么许多公司都在购买战略资产以期更好地在全球范围内竞争。” “我们在报价中看到股票的比重增加了,可能是因为交易规模较大,而且有变相的空间,收购方愿意在这些交易中,为收购目标提供额外的好处,”律师事务所Skadden, Arps, Slate, Meagher & Flom LLP的并购事业合伙人史提芬·阿卡诺(Stephen Arcano)如此表示。 而随着更多股权收购公司想把筹集到手的资金活络起来,2017年由私募股权公司所支持的并购案规模总计达到3226亿美元,比上年增加了27%。 2017年度最大的一单交易仍悬而未决,即博通(Broadcom)意欲以1300亿美元的报价恶意收购竞争对手芯片制造商高通(Qualcomm)的交易。虽然卡夫亨氏(Kraft Heinz)向联合利华(Unilever)提出的1430亿美元收购要约已落空,但欧洲(Europe)的并购活动还是攀升了16%,达到8563亿美元。 “在公司已被卖掉的案例当中,接近80%是由买家找上卖家发起的,而非决定出售业务的那些公司,”高盛并购业务全球联合主管迈克·卡尔(Michael Carr)说。 “有些交易受买家主导,他们相信不会面临竞争,此看法鼓励他们私下大力施压收购目标,暗含公之于众的威胁意味,”他补充称。 美国(United States)地区最活跃 并购总值达1.4万亿美元 美国(United States)仍是并购浪潮中最活跃的地区,已达成1.4万亿美元交易,尽管比一年前下降了16%。不过,美国交易数量超过了1万2400宗,创历史新高。 亚太地区的并购活动达到9116亿美元,比2016年增长11%。中国(China)企业在海外并购中仍来势汹汹,达成了1405亿美元的跨境交易,使2017年成为中国海外并购的第二大年份。 根据汤森路透初步数据,敌意收购方式帮助全球并购交易规模2017年达到3.54万亿(兆)美元,大致持平于2016年的3.59万亿美元。2008年以来的并购高峰年乃是2015年,当年的并购交易规模高达4.22万亿美元。 过去三年的交易环境颇为有利,比较容易获得低成本债务的融资,并且CEO们信心高涨。地缘政治动荡,包括围绕朝鲜(North Korea)核问题的潜在冲突及德国(Germany)组建联合政府的谈判进展不畅,都未能抑制并购热情。 “地缘政治不确定性对我们2017年的交易活动基本没有什么影响,”Lazard Ltd投行业务副总裁塞鲁斯·卡帕迪亚(Cyrus Kapadia)表示。 “董事会支持有明确战略性理由的交易决策,甚至在英国(United Kingdom),虽然退欧带来一些不确定性,但企业仍在寻求大规模交易以提高有机增长,”他补充说。 Previous Post Next Post
印度(India)出行市场 规模如今已达到百亿美元
Post Views: 10,040 全球人口第二大的印度(India),其出行市场已经达到百亿美金规模,而国际巨头和本土企业涌进这一赛道后,使得这一市场快速被撑起。 在出行这个大赛道里,摩托车这个细分领域是个有意思的存在,不同于中国(China)和日本(Japan)的单车,印度摩托车的普及程度相当高。 近些年,印度市场涌现出一批摩托车创业公司,比如网约摩托车公司Rapido、共享电动摩托车公司Vogo,提供包括摩托车、滑板车、自行车等在内的共享出行公司Bounce,甚至还有依靠摩托车提供跑腿服务的Dunzo。 据印度汽车工业协会统计,印度早在2016年摩托车销量就已经达到1770万辆成为全球最大摩托车市场,平均日销量达到4.8万辆,其中小型摩托车保持着20%的年销量增长率。到了2017年,印度摩托车的产销量均迈入2000万辆大关,整体销量是汽车的4倍。 成全球最大摩托车市场的原因很大程度要归结于印度城市拥挤的交通。受限于当地的道路基础设施,印度很多城市都面临严重的交通拥堵问题。对比全球各国平均通勤时间,日本通勤时间39分钟左右,而印度的通勤时间却高达91分钟,所以针对最后几公里的出行来说,摩托车是最为灵活的方式,效率更高。 摩托车性价比更高 深得印度中等收入群喜爱 另外从人均可支配收入来看,拥有私家汽车还是身份和财力的象征,大多数人无法负担买车用车的成本,因此摩托车性价比更高,依然是印度中等收入家庭交通工具的首选。 再来看市场痛点,目前印度精英阶层约占总人口的5%,通勤主要依赖“突突车”或者汽车,一般5公里之内的花费在1.4美元左右;而对于占人口约18%的低收入群体来说,出行主要依赖公交车、自行车或者步行,通勤费用在0.2美元左右。相比于公交车、自行车,摩托车的便捷性显然更高。 然而这个45亿美金的短途出行市场却没有为中等收入群体提供很好的解决方案,市场空白明显。 移动支付也完善了摩托车创业过程中所需的基础设施。2018年,印度的互联网用户已经达到5.4亿。印度也是全球智能手机增长最快的市场,2018年的出货量达到1.42亿部,平均每100人里就有88台,这个数据接近中国2013年的水平,依然存在很大的增长空间。 与此同时,印度电子支付市场已经达到1万亿美元,Paytm作为印度最大的移动支付平台,目前已经有3亿注册用户。有硬件、有用户、有支付手段,这些因素都大大推动了印度出行市场的发展。 最后放眼全球出行市场会发现,除了Uber和滴滴两个估值分别达到730亿美元和560亿美元的巨头之外,成立于2010年在印尼起家的Go-Jek估值也已经达到100亿美元,成为一方霸主。 下一个“网约摩的”巨头 或将在印度这神奇土地出现 在Uber和Grab还在争夺东南亚网约汽车市场的时候Go-Jek却瞄准了“三蹦子”,为用户提供“网约摩的”服务,并且在接下来的几年里以摩的出行为基准点不断延伸业务,最终成为一家涵盖摩的、外卖、支付、超市送货、按摩、家政清洁等等服务的超级平台,出行、本地服务、移动支付, Go-Jek很像是印尼版的“滴滴+美团+支付宝”。 所以市场人士相信,除了印尼(Indonesia)之外,在印度这块神奇的土地上或许也有机会成长出下一个摩的巨头Go-Jek。 Previous Post Next Pos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