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Related Articles
历时18年打造 俄罗斯阿尔翰格尔斯克(Arkhangelsk,Russia) 苏特亚金屋(Sutyagin House) 外型新奇的木制摩天大楼
Post Views: 40,790 引言 2010年3月22日,世界上首个木制摩天大楼在俄罗斯(Russia)问世。由俄国建筑师–尼古拉·苏特亚金(Nikolai Sutyagin)从1992年开始建造,历时18年所打造的木制摩天楼高达144英尺,有13层楼房之高。他曾说过,想把这座木头建筑称为“世界第八奇迹”。现在就随《大橙报》来一睹这座奇特建筑物。 近年来,全世界都在疯迷盖摩天大楼,而且一栋比一栋还要高,外型也越来越新奇,但,你有看过“木”制的摩天大楼吗?位于俄罗斯西北地区阿尔翰格尔斯克(Arkhangelsk,Russia)有座世上最高的木制建筑,名为苏特亚金屋(Sutyagin House),相对起用钢筋水泥所盖成的摩天大楼,木制的摩天大楼不仅能够锁住大量的二氧化碳,成本效益上也比钢筋水泥所做的建筑物来的低廉。 2010年3月22日,世界上第一幢木制摩天大楼在俄罗斯问世。由俄国建筑师–尼古拉·苏特亚金(Nikolai Sutyagin)从1992年开始建造,历时18年打造的木制摩天楼高达144英尺,有13层楼房之高。他曾说,想把这座木头建筑称为“世界第八奇迹”。 这座木制摩天大楼被认为是世界上最高的木制房屋,有伦敦大本钟(Big Ben London)一半大小。它曾是一位黑帮老大的家产,而本身歪歪扭扭的木屋和尖顶让人感觉当初盖楼时根本没使用水平仪。 建筑期间,这座还未完工的房子破烂不堪,周身都是补丁,市政部门几次三番想把它拆除,都被苏特亚金以各种理由拦下。 苏特亚金从1992年开始了自己的造屋计划,他说最初从没想过要打破吉尼斯世界纪录(Guinness World Records),只是想要建一座二层住宅,显示出自己是城中最有钱的人就可以了。但一次旅行让他见识到日本(Japan)和挪威(Norway)的木制房屋,因此决定把造屋计划继续下去。他先加盖三层,但觉得这样的房子看上去“很不雅,像个蘑菇”,于是又继续加盖,就有了这个怪模样,“这是一个意外,但是个快乐的意外。”苏特亚金说。 建筑师们希望借这栋大楼传递可持续发展的理念: 1、使用木质建材比钢铁和混凝土便宜,因为它节省了运输成本; 2、木头产生的二氧化碳排放量更低; 3、有人担心木材易燃。事实上,木材的耐火性也比钢铁和混凝土高。这是因所用木材含水率达到15%,遇到火情,水分蒸发之后木材才会燃烧。 4、木材有助调节室内温度,营造舒适的微气候,还能改善室内声环境。 Previous Post Next Post
意大利米兰(Milan,Italy) 垂直森林(Bosco Verticale) 集环保与美观于一身的摩天楼
Post Views: 44,336 引言 在环保意识抬头的今天,世界各地都开始将摩天大楼都转化为绿能建筑,从2011年释出设计概念的垂直森林(Bosco Verticale),建造于意大利(Italy)人口密度、污染最重的城市米兰(Milan),吸引全球人士关注,成为全球首栋“垂直森林Vertical Forest”!现在,就随《大橙报》来一睹这栋建筑物的奇特设计。 讲求环保与美观的现代建筑诞生!2015年10月初,一栋由“博埃里工作室”(Boeri Studio)打造的建筑“垂直森林”(Bosco Verticale)荣获2014年度第15届年度安波利斯摩天大楼奖(The Emporis Skyscraper Award),被评选为世上最美最有创意的高楼之一,为意大利米兰(Milan,Italy)的天际线添了精彩的一笔。 这一栋脱颖而出的建筑远看貌不惊人,近瞧才发现到大有玄机,因为整栋建筑宛如一座垂直森林,容纳了800棵树和1万4000株盆栽,而这也是获得评审团一致青睐的原因。 作为未来都市再生典范,这项设计藉由垂直森林的设计理念,提供生物栖息空间,以大量的植物制氧、吸收二氧化碳并且拦阻空气中的悬浮粒子,为环境改善贡献一份力量。 除了建筑物下方地铁穿越所带来的振动、噪音及结构安全问题需要解决之外,这件设计同时必须面对高楼层植树的安全及可行性,设计师特别针对植物的生长特性以及外型进行研究,挑选适合的树种,并以风洞实验测试植栽的受风状况,风洞实验第一个阶段先以1:100模型进行,第二阶段则将真实的树木带入实验场,检视风力对树木的实际影响,树木的防风以及植栽槽即依测试数据进行设计。 植树的安全设计因应树种及不同的风力作用而有所调整。基本上,每一棵树都会以弹性绷带将树木球茎固定在植栽槽中的金属框架上; 中大型树为了防止枝叶断落,皆是以安全索固定树干;最大型的树则因受风面积大,因此遂设计一座金属笼架固定球茎,避免瞬间强风作用造成翻覆。 “垂直森林”总造价6500万欧元,预计在楼高105米与76米高的两栋大楼,种植800棵树、5000株灌木与1万多棵植物,兴建完之后将成为当地市区新建筑地标,对于都会地区的环境再生及生物多样性将有很大的助益;等量的植物若种植到平地上,需要约1万平方米的土地面积,相当于约5万平方米的住宅聚落面积。 该建筑的设计者斯特凡诺·博埃里(Stefano Boeri)表示说:“垂直森林代表了树木植栽与人类共享生存空间的新方法。它是世界上第一个加强城市生物多样性的高楼案例,我非常高兴能够为米兰和米兰世博会,以及为意大利文化作出贡献。” Previous Post Next Post
伦敦(London)知名新景点 科芬园市场(Covent Garden) 建筑体似被拦腰斩断
Post Views: 40,884 引言 英国(United Kingdom)建筑师阿里斯·齐尼克(Alex Chinneck)为科芬园市场(Covent Garden)设计一个艺术品。这个建筑艺术品不论从哪个角度看,都像拦腰被打断,在空中飘浮约3.04米,令经过的民众啧啧称奇,许多人还特别走进建筑物内,用手触摸,纷纷赞叹艺术家的巧思。现在就随《大橙报》来一睹这个艺术品的风采。 英国(United Kingdom)首都伦敦(London)知名景点、具有184年历史的科芬园市场(Covent Garden),最近邀请艺术家设计了一个以市场建筑为雏型的艺术品,而建筑体中间的梁柱与墙面断裂,远看有飘浮的效果,吸引大批民众围观拍照。 英国建筑师阿里斯·齐尼克(Alex Chinneck)这个名为“取走我的闪电但不要偷走我的雷击”的作品长约12.19米,放置在人潮众多的科芬园东广场,由100多名包括建筑结构工程师、木匠、建筑工、场景画家在内的人士等,使用14公吨的钢铁建筑而成。 这个建筑艺术品不论从哪个角度看,都像拦腰被打断,在空中飘浮约3.04米,令经过的民众啧啧称奇,许多人还特别走进建筑物内,用手触摸,纷纷赞叹艺术家的巧思。 31岁的齐尼克表示,打雷、闪电代表这个艺术品两个不同的部分,他们永远在一起,但却总是分开,他钟爱建筑物创作,因为它就像是个变型的画布,包围同时也涵盖着我们。 据报道,这件独树一帜的建筑艺术品自2014年10月初展示以来,吸引成千上万的英国与世界各国旅客驻足观赏。 科芬园是英国伦敦西区的一个地区,剧院以及特殊商店是此区的大特色,位于东侧的河岸街是保存无数17至18世纪重要建筑物文明的区域。 这个景点的由来是因西敏寺修道院(Westminster Abbey)的土地在16世纪因宗教改革而被没收,於17世纪成为果菜市场,往后约300年成为供应庶民鲜果的地方,后来因为都市的开发,摇身一变成为市集购物商场,这里的市集是露天的摊贩,也成为这里的特色之一。 Previous Post Next Pos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