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ost Views: 35,395 到了2019年,人们或许就能在高空气球的帮助下查看电子邮件了。 谷哥(Google)气球(Project Loon)使用高空太阳能气球取代陆地基站来为手机提供无线上网信号。它最早来自该公司的Google X实验室,而谷歌现在已经在秘鲁测试这项技术,并且有望正式推出这项业务。 “我认为未来两年将会投入商用。” 谷歌气球主管阿拉斯泰尔·维斯加斯(Alastair Westgarth)接受媒体采访时说:“我们希望它能盈利,并且发展成一门大生意。” 2017年在秘鲁(Peru)测试时,谷歌气球团队与西班牙电信合作提供网络接入信号。借助20至30个高空气球,该项目便可覆盖相当于瑞士国土面积的区域,从而在秘鲁水灾期间提升上网率。 但即便是在2019年推算出商用服务,普通用户也无法感知。因为谷歌气球团队计划与运营商合作提高覆盖率,该公司已经与数十家移动运营商展开沟通。 谷歌气球通过改变高度来充分利用风向,从而保持位置基本固定。这并非科技巨头设计的唯一一种新型上网方式。面子书(Facebook)也在开发名为Aquila的无人机上网服务。 谷歌老板拉里·佩奇 喜欢带着员工一起“疯” 谷歌是于2013年启动“上网气球”项目,负责这一研发的部门是谷歌专门从事前瞻性研发的谷歌X实验室。项目宣布时,许多人认为是异想天开,但是过去几年中,谷歌通过多次的实验,成功实现了通过高空气球上网。 除了借助高空气球上网,谷歌的创新还有无人驾驶汽车实验、智能眼镜、可穿戴设备等。谷歌CEO拉里·佩奇甚至还想过发明出空中自行车,希望鼓励更多人骑自行车。他在最近的TED演讲表示:“这看起来完全是疯了”。 迪拜(Dubai)成功进行了一场无人驾驶载客飞行器试飞。目前,迪拜正积极推进相关技术发展,希望能够成为全球首个推出无人驾驶“飞的”服务的城市。 根据报道,由德国无人机开发公司Volocopter制造的这款载客飞行器,外观就像一架小型双座直升机,其顶部的宽阔环架有18个螺旋桨。这款飞行器不用遥控器指挥飞行,最高时速可达100公里,飞行时间最长可达30分钟。 发生故障时,飞行器可紧急启动多项安全保护措施,包括备用电池、旋翼等。即使在最糟的情况下,机上的数个降落伞也会自动打开,防止机身坠毁。 有关当局预计在5年内进行各项测试,同时让这种尖端运输模式的安全程序和相关法规准备就绪。 迪拜王储哈姆丹于2017年9月25日出席了这款“飞的”的概念性首航活动,不过首度试飞没有载人。 此外,2016年的时候,空中巴士(Airbus)也宣布要设计无人驾驶直升飞机并投入生产,在早晚高峰时段提供“出租飞机”服务。空中巴士于2017年初时也宣布,第一架无人直升飞机原型将于2017年底之前进行试飞阶段,“打个飞的”不再是梦。 更多使用空中交通工具 可减少拥堵与金钱开支 空中巴士是全球生产商业直升飞机数量最多的公司,CEO Tom Enders说道:“一百年前,城市公共交通在向地下发展,现在我们的技术能够将交通发展到天空。” 他表示,使用空中交通不仅能减少因车辆拥堵而带来的城市污染,而且也能减轻城市道路基建的压力。“我们不再需要花费上亿的钱用来修建高架桥和道路。” 这种直升飞机出租业务的名字是CityAirbus,试运营阶段将有一名飞机员驾驶飞机,一旦技术成熟,直升飞机将会按照电脑程序自动飞行。
Post Views: 36,055 亚马逊公司(Amazon.com Inc.)引入了一款门锁和安全摄像头连接系统,可以让快递员丶客人甚至是遛狗员进出用户家门,所有这些都通过一个应用来控制。 这一系统被称为“亚马逊钥匙”(Amazon Key),定价249.99美元,可以让用户远程监控快递投放及其他服务。 随着亚马逊开始将更多的快递物流业务掌控在自己手中,“亚马逊钥匙”将有助于这家在线零售巨头实现其包裹递送雄心,使得针对其用户的入户投递成为可能。 但用户是否愿意向陌生人打开自家大门仍有待观察。交通运输行业专家们称,至少在一开始,大多数人可能都不会接受这一服务。 “亚马逊钥匙”系统最初将仅针对亚马逊自己的物流网络Amazon Logistics提供入户投递。当亚马逊的快递员将包裹送到用户门口时,快递员可以通过手机扫描标签然后申请进入用户家中。 这个系统会自动打开用户家门锁(无需密码),并同时打开安全摄像头,然后快递员打开门并且将包裹放入用户家中。离开后快递员可以再次点击手机来锁上门。 快递接收人会全程接到提醒,包括一段标记时间的记录,甚至可以实时观看快递员的投放过程或者事后观看录像。在整个过程中快递接收人也可以选择不让快递员进入其家中。 苹果(Apple Inc.)公司对彭博社刊发的一篇报道作出否认,该报道称苹果公司最近允许其供应商降低iPhone X面部识别系统的精度以加快其生产速度。 苹果公司向路透社发出声明表示:“彭博社有关苹果公司降低了Face ID精度规格的指称完全是错误的。” 彭博社此前援引熟知内情的消息人士的言论称,苹果公司放宽了Face ID系统传感器的某些技术规格要求,从而加快了部件测试的速度。彭博社的一名发言人称,该社仍支持这篇报道。 Face ID系统是售价999美元的iPhone X最被人津津乐道的功能之一,该系统利用iPhone用户面部的数学模型来支持解锁或支付功能。 在此以前,苹果公司在9月12日发布的新款iPhone已经遭遇了一系列问题,其中iPhone 8和iPhone 8 Plus的需求表现不佳,而据媒体报道和分析师报告称,iPhone X出货量预计将有所减少。 苹果公司则在其声明中表示,该公司预计支持Face ID功能的iPhone X将在11月3日按计划开售。声明称:“Face ID的质量和精度并未改变,随机的某个人利用Face ID功能解锁你的iPhone的概率仍旧仅为100万分之一。” 在9月12日召开的媒体发布会上,苹果公司宣布了上述“100万分之一”的精度,而彭博社报道并未明确说明该公司是在宣布这一精度以前还是之后放宽了要求的。
Post Views: 36,393 苹果(Apple)编程语言Swift的创造者克里斯·拉特纳(Chris Lattner)在推特上宣布,他将加入谷歌(Google)旗下的人工智能和机器学习项目“谷歌大脑”。 “谷歌大脑”是搜索巨头的团队,专注于深度学习和人工智能。它还专注于帮助在一系列产品中使用人工智能,解决研究和产品集成,与包括DeepMind在内的Alphabet团队合作。 “谷歌大脑”最终的动机是通过开源项目,学术合作和出版来推动该领域。 根据资料显示,目前“谷歌大脑”的技术主要运用于安卓操作系统里的语音识别控件中,同时也用于谷歌社交平台Google+里的图片搜索功能,而且也对谷歌的智能视频推荐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谷歌大脑”一开始是由谷歌资深研究人员杰夫迪恩和斯坦福教授吴恩达组成的,吴恩达后来加入了百度的人工智能事业部。 目前,“谷歌大脑”团队的标语为“让机器更智能,以提升人类生活质量。” “谷歌大脑”团队相信知识应该为全人类共享,所以其所有科研成果都会公开发表。 拉特纳于去年从苹果公司跳槽到特斯拉(Tesla),在那他担任自动驾驶软件开发的副总裁,但他只在那呆了短暂六个月。拉特纳2017年6月透露,在发现自己不是“合适的人选”后,他不会留在特斯拉。 Swift并不是拉特纳对编程世界的唯一贡献,在他帮助开发苹果最新的编码语言之前,他创建了Land编译器和LLV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