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健 Health

经常按摩头部 养生轻松一大步

19_1很多人都会说挠挠头,就会使得头脑清晰,耳聪目明且身体也强健,说的是由于头皮上有很多神经末梢和组织,经常按摩和刺激这些穴位可为人的养生提高一大步,通过神经反射,大脑皮质的工作效率得到提高,使全身更好地适应外界环境,从而达到了强身益智的作用。

中医学中称“头为精明之府”,“五脏六腑精气”皆上升于头部。头皮是大脑的保护层,分布着许多穴位,人体十二经脉中,手、足三阳经均起经头面部,故又说“头为诸阳之会”。如手、足阳明经分布前头部及面部,手足少阳经分布侧头部,足太阳经分布后头及头项背部等。

人们平时经常以手指挠头。不仅能疏通脑部气血且对全身脏腑的功能也有协调作用。另外,头皮上有很多穴位,像上星、百会、脑户、前顶、玉枕等,针灸这些穴位,能防治疾病。按摩这些穴位,虽不像针灸那样强烈,但是按摩的面积较大,动作轻柔,同样能够通经活络,可起到防治神经衰弱、头痛、失眠、老年性痴呆、健忘的作用,所以没事经常挠挠头,尤其是老年人和脑力工作者。

按摩头皮的方法简便易行,随时随地均可,按摩时将左手或右手的五指伸开,用手指头在头皮上轻轻按摩,先前后方向按摩,再左右方向按摩,最后转圈按摩,一般5至10分钟即可,每天早晚各按摩一次。时间长了,你就能体会到按摩头皮的好处。

经常按摩头皮能刺激头皮上的毛细血管,使它们扩张变粗,血液循环旺盛,供给大脑组织更多的养料和氧气。头皮血液循环改善了,还有利于头发的生长发育,防止头发脱落和变白,老年人经常按摩头皮,能够延年益寿。

头部按摩五大招

1.假梳头:提神、疏通经气

有人提出梳头能养生的观点,但在没有医师指导的情况下还是会有一些副作用,应该用“假梳头”方式来按摩头部,与梳子梳头有异曲同工之妙。

假梳头顾名思义就是用手代替梳子梳头,将两手十指弯曲呈爪状,指尖轻触头皮,从前额沿头顶推至枕部,再从头顶推到颞侧接近耳朵,不需要很用力,来回各推40至50次,使头部产生热麻感,有醒脑、止痛、降压与祛风等作用。

从额头推到头顶再推到枕部,所对应的穴位分别为攒竹、百会及风池。而从头顶推到颞部,对应的穴位为百会和率谷。

这种假梳头在《黄帝内经·素问·离合真邪论》里称为是“扪而循之,爪而下之”,可疏通经络,恢复精神。这样的梳法也符合卫气的运行分布,白天卫气从眼睛出来到体表阳经,夜晚睡觉时则从足心收回至体内五脏,所以适合在白天做。

攒竹:位于眉间,靠近鼻樑,即眉头凹陷处。

百会:左右两耳尖连接线与头部正中线的交会处,位于头顶正中央。

风池:位于枕骨下方,顺着颈椎往上碰到颅骨的凹陷处。

率谷:耳尖上缘入髮际约1.5寸(2指幅宽)凹陷处,按了会有痠麻感。
2.鸣天鼓:耳鸣、护听力

头痛时可按摩天柱穴鸣天鼓。

坐姿端正,手肘能抵在桌子上为佳,按摩方式为双手十指张开,掌心紧盖双耳,食指叠在中指上,食指向下轻弹后枕部10下,发出咚咚声。

10下起来,会觉得听觉不一样。鸣天鼓可以帮助醒脑、增强记忆力、强化听力并预防耳疾。

天柱:后头部髮际下大筋外侧凹陷处。
3.按太阳穴:止痛、醒脑

头痛时,特别要按的地方是两侧太阳穴和百会。按太阳穴时,以两手食指前端在两侧太阳穴上顺逆时针揉按10至15次,若再搭配攒竹一起按,效果更佳。

攒竹在这里的按法是将食指与拇指形成弓形,两指垂直掐压。百会、太阳与攒竹三个穴位反覆轮流按摩,可缓解头痛或晕车等症状。

太阳穴:头部侧面,眉尾和眼尾外侧之间向后的凹陷处。
4.推坎宫:发烧、受风寒

中医小儿按摩里面有一种推拿手法叫作“推坎宫”,又称为“分阴阳”。孩童在冷热季节交替时易发烧、感冒,推坎宫可以舒缓小儿发烧症状。

坎宫位于眉毛上方,自眉心向眉尾形成一直线,相对应的穴位是从攒竹到鱼腰,再推到丝竹空。大人帮小孩推抹时,以两拇指从眉心往眉尾向外分推。自己按摩时很难用拇指推,可改用食指与中指併拢后往外分推,或是用拇指拱起的关节代替,按压时要有压迫感与痠重感,轻微风寒或小儿受惊都可使用此按摩法。

清朝张振鋆增补编辑的《釐正按摩要术》记载,秋冬推坎宫时可用葱薑蘸真麻油作为润滑剂。因为葱薑有挥发油的成分,能散寒邪,最简单的就是将葱白放进热水滚煮后放凉,其他润滑剂也可以替代,但以不刺激眼睛为主。

鱼腰:瞳孔往上直视,眉毛的正中间。

丝竹空:眉尾后的凹陷处。
5.推攒竹:安神、镇惊

帮小儿按摩的另一种方式为推攒竹,又名“开天门”,做法跟推坎宫类似,如果说推坎宫是横向,那推攒竹的方向就为直向。推攒竹时,大人用双手拇指帮助孩童由眉心往上直推至髮际。用拇指从印堂推至神庭的方式也有点像推攒竹。

如果孩童有轻微的受风寒或受惊,推坎宫与推攒竹各做100至200下,可帮助孩童缓解感冒症状、安神与镇定。

成人还可换另一种手势按摩,用拇指关节弯曲处左右交替叩击双侧攒竹穴,大概做个15至20次,用力产生微痠感,此法称为“叩攒竹”,常按摩有消除额痛、眼胀及缓解眼睛疲劳等作用。

印堂:位于额头,两眉头的中间。

神庭:位于头部,当前髮际正中直上0.5寸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