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Related Articles
美国(United States)网络影视平台 奈飞公司(Netflix) 在不断加剧竞争的环境中崛起
Post Views: 15,489 引言 面对不断加剧的竞争,美国(United States)网络影视平台奈飞公司(Netflix)的CEO里德·哈斯廷斯在访谈中表示,事实上奈飞公司的内容收看量已在占据美国本土每天10亿小时电视内容中的10%。由此可见,奈飞公司已经成为了美国人生活的一部分。现在就随《大橙报》,近距离了解这家公司的最新动态。 美国(United States)网络影视平台 奈飞公司(Netflix) 在不断加剧竞争的环境中崛起 涨价之后再公布业绩似乎已经成了奈飞公司(Netflix)的标准动作,在2019年1月18日美股收市之前,奈飞公司公布了其2018年第四季度的营收报告,其中最受人关注的订阅用户数量增加了884万,较上年同比增长了34%,使得其全球订阅人数超过1.39亿,其中新增的国际订阅用户731万,美国(United States)本土用户新增153万。 虽然美国本土增长放缓,但是整体增长仍超过分析师的预期近一百万。同时其第四季度收入提高了27%,达到了41.9亿美元,稍低于华尔街预期,每股收益为30美分,华尔街分析师预计收入为42.1亿美元,每股收益为24美分。 奈飞公司2018年的全年收入增长35%达到160亿美元,净利润翻番至16亿美元。奈飞公司预测,2019年前3个月将增加890万订阅用户—160万本土用户和730万全球用户。 该公司预计第一季度的收入增长率为21%,这已经算是大多数媒体公司喜闻乐见的速度,但却低于奈飞公司长期保持的30%以上的营收增速。 对奈飞公司来说,最重要的是继续在原创内容上投入大量资金,以保持用户参与其中并且防止流失。同时根据该公司公布的年度内容预算显示,包括购买版权和原创内容在内,其预计2018年的投入将达到80亿美元,与2018年年初定下的目标相差无几。 通过增加现金收入 保证原创内容和营销投入承诺 当然投资者对于前几天奈飞公司将订阅价格上涨表示欢迎,这表明了奈飞公司正在逐渐通过增加现金收入,来保证其对原创内容和营销的投入承诺。 而一向将收视数据严格保密的奈飞公司同时也公开旗下几部原创电影和剧集的相关数据,包括上个月已经公布过的惊悚电影《蒙上你的眼》,截至目前有超过8000万的观看量。 惊悚心理剧《安眠书店》上线四周内的观看量已经到达了400万,西班牙(Spain)少年题材剧集《名校风暴》,在上线四周后全球范围内的观看量则超过了2000万。 包括奈飞公司在各国联合制作的原创剧集,如英国(United Kingdom)剧《贴身保镖》、意大利(Italy)剧集《反禁年华》、土耳其(Turkey)原创剧《隔世魔法战士》等,在上线前四周都收获了超过1000万的观看量。 当然奈飞公司所公布的观看量并非与传统的电视收视率相同,奈飞公司将“观众观看量”定义为看完同一系列剧集或电影至少70%的人,因此仅是点击过某一剧集但没有实际观看并不会被计算在内,同时奈飞公司也从来不会将其内容的完整观看量公开。 在公布业绩的采访中,奈飞公司原创内容官泰德·萨兰多斯表示,公布这些观看数据更多在于其文化意义而非财务意义:“最重要的是,你订阅了奈飞公司就是参与到了时代潮流之中,你看到并喜爱的内容同时也是世界上其他人所看到并喜爱的。”同时他也表示,今后将会更多的公布某些内容的相关数据。 进入2019年,竞争始终是奈飞公司无法回避的问题,尤其是在各大传媒巨头纷纷公布自己的流媒体计划之后,奈飞公司在其应收报告中也提到说,他们将会以高于市场水平的价格购买其他内容公司的作品,但同时他们也准备好更多依靠自己的原创内容将用户留下,尤其是在各大公司有可能会将内容留给自己流媒体平台的情况下。 而面对不断加剧的竞争,奈飞公司的CEO里德·哈斯廷斯在访谈中提到,事实上奈飞公司的内容收看量已经在占据了美国本土每天10亿小时电视内容中的10%。 他们其实更关心整个娱乐界而非某个具体的竞争对手,“我们其实是在和XBOX(游戏主机)、《堡垒之夜》(热门游戏)竞争而非HBO”,哈斯廷斯表示说,“我们乐见迪士尼发布了自己的流媒体平台,可能他们发展几年会达到每天5000万的收看量但离每天一亿还差了不少。” 奈飞公司是一家在线影片租赁提供商。它能够提供超大数量的DVD,且能让顾客快速方便的挑选影片,同时免费递送。它可以通过个人电脑(PC)、电视(TV)及iPad、iPhone收看电影、电视节目,也可通过Wii,Xbox360,PS3等设备连接电视。 奈飞公司能够成功,主要是以下两大因素: 付费会员制:盈利模式的核心 奈飞公司付费会员制的盈利模式,最初来自奈飞公司包月制的DVD邮件租赁服务,这可以被当作是奈飞公司难以被复制的独特模式。后来流媒体服务的推出,奈飞公司的用户都需要缴纳月费才能享受相应的服务。 奈飞公司的会员付费制的盈利模式只要有足够规模的消费者,便能很好地化解成本压力。这种边际效应规律使得任何超过固定成本的收入都是纯粹的盈利,而且媒体产品具有非物质性,这从理论上使它可以无限接纳受众,用户越多,媒体的总收入也就越丰厚。 大多数视频网站坚持“受众商品化”的策略,以免费内容来吸引受众,然后把受众卖给广告商,以此作为盈利模式。但在互联网时代,网络中的受众自主性和流动性都比较强,这种盈利模式的不稳定性及风险性也会大大增加。而奈飞公司的会员制能留住顾客,建立并维系与顾客的牢固关系,其边际收益相当稳定。 […]
英国(United Kingdom)企业家 “剃须之王”(King of Shaves) 威尔·金(Will King) 巧妙运作廉价营销模式攻占市场
Post Views: 44,589 “剃须之王”(King of Shaves)创办人威尔·金(Will King)改变了以往剃刀和刀片搭售的定价策略,将这二者调至同样价位。如今,他已经占据英国(United Kingdom)剃须市场的一定份额。在商品、经营上实行差异化策略,是威尔·金在剃须市场崛起的因素之一。现在就随《大橙报》来了解威尔·金的成长故事。 网站: www.shave.com 英国(United Kingdom)“剃须之王”(King of Shaves)品牌的创始人威尔·金(Will King)是一位懂得运作策略致胜的企业家。 他在创办“剃须之王”(King of Shaves)品牌之后,便决定要挑战男士剃须市场著名的“剃刀和刀片定价策略”。 根据这种策略下,消费品公司以低价出售剃须刀,而对与之配套的刀片则收取高价。类似的搭售策略充斥着营销类的教科书,几乎成了剃须市场一条颠扑不破的真理。 然而,威尔·金却不认同这个被当时的市场奉為圭皋的定价策,他认为这种策略并不高明。他表示,如今的消费者已经认识到廉价的剃须刀即意味着高价的刀片。 因此,他的“剃须之王”之Azor系列在英国发起一场公然挑战吉列(Gillette)的“公平剃须”运动,倡导打破“英国的最后垄断市场”,在剃须市场上,还公众以更多的选择和更少的费用。 他们的宣传口号是“给剃须者一个更美好的未来”。在Azor的产品推广会上,推销员的工作用语是“先生,您不认为过去为剃须刀花了太多钱吗?”。他们还现场进行了与剃须产品相关的竞赛,现场为顾客演示产品的卓越性能。 为了显示与吉列剃须刀的不同,“剃须之王”故意推出比吉列的刀片数更少的剃刀,因为认为没有任何证据证明需要用到4个以上的刀片。 威尔·金说:“我们不是在进行一个刀片数量的军备竞赛”,他提出Azor在制造和使用环节都更能节省能源及资源。如果用汽车作比喻,Azor好比是丰田(Toyota)的Prius抑或Tesla,而吉列则是通用(GM)的悍马(Hummer)。 在消费者细分市场上,“剃须之王”主要针对年轻的顾客群,因此,它不仅在面子书(Facebook)、优管(Youtube)这类社区网站上大打广告,而且还大量地利用互联网营销。 威尔·金是一位眼光独到的企业家,因为他“剃须之王”是于1995年只花费了35美元购买的品牌。当时这品牌是互联网域名shave.com,然而,这区区的代价却为他的业务发展带来了意想不到的优势。 迄今www.shave.com旗下有几十个产品子网站,仅仅定期更新的活跃博客就达十多个,从总裁威尔·金到市场总监、客服经理等,每个人都有专人维护、定期更新的博客。 Azor到各个校园开展活动,赞助摇滚乐队以及一些从事特定体育项目的运动员,如滑雪运动、海上摩托艇、帆船比赛、吉普车赛等。Azor致力于打造一个完全不同于传统的时尚且酷的剃须品牌。 威尔·金认为他的新策略将会对吉列造成一定的压力。隶属于宝洁(Procter & Gamble)旗下的吉列占据了英国剃刀市场几乎70%的份额。它的广告语“吉列,男人的选择”(Gillette, the best a man can get)让人印象深刻。 而威尔·金显然不怯于在太岁头上动土。“吉列是父辈的选择,威金逊(Wilkinson Sword,英国的另一个剃刀品牌)是祖父辈的选择,”他说话的语速极快,“相反地,‘剃须之王’就如同苹果(Apple)品牌一样,代表着一种生活方式,代表着未来。” 尽管吉列不愿意加入这场有关顾客品味的争论,却同时指出:“我们的广告语植根于我们万事以顾客为中心的事实。我们的目标是不断进步。竞争是件好事,如果“剃须之王”能够撼动市场的话,我们会充分关注并以创新应对挑战。”另一边厢,威金逊对此则未发表任何评论。 为解决自身剃须 威尔·金 成功开发出无限商机 威尔·金以前是一名奢侈品牌摩托艇的船长。现在,他试图在品牌打造上把竞争对手远远抛在身后,就像驾驶摩托艇时把对手甩在几海里开外一样。他没有使用摩托艇上常用的船帆,相反,却挂起了一块“不对称的大三角帆”,他说:“按照极坐标系统的指示顺风曲折前行,以便摩托艇加速行驶。” 威尔·金声称,自从Azor系列发售以来,吉列和威金逊都大幅增加了各自的营销费用并降低了产品价格。他说:“它们都扬起了更大的三角帆,雇用了更多的船员,提高了费用,但是仍按原有的航道行驶。” 诱发威尔·金创业的原因之一是他皮肤敏感,经常在刮胡子时出疹子或者红肿感染,倍感疼痛。他发现,在刮胡子的时候用点女友的身体护理油,就能避免出疹子,从而发现了新的商业机会。 他和泰晤士(Thames)的化学家合作,就在自己家的厨房里,他创造了第一款护理产品:剃须护理油。与过去消费者用惯的大罐泡沫不同,此类产品的体积很小,但润滑效果却更显著,受到了年轻人及商务人士的欢迎。 此后,“剃须之王”一直在剃须的“软件产品”上发展,成为专注于剃须和护肤品的软件平台,为各式的人群提供剃须和护肤品解决方案,包括从原始的低泡沫芦荟剃须凝胶、抗菌产品、适用于多刀片刮脸系统的专用剃须护理品、清洁凝胶及止血凝胶等。 而另一个原因则是源自他对早先服务的营销行业的不满。这一行业的成本支出极为不稳,在1991年的经济衰退中遇上了麻烦。“我于26岁开始就在这个行业里干起了解雇人的工作,”他解释道,“对一个40多岁、孩子还在上学的人说“我们不得不让你离开”,是件很痛苦的事情。” 威尔·金发誓他不会让这样的状况发生在自己的企业中。然而,随后不久,他自己也被一名叫做希登·达亚(Hiten “Herbie” Dayal)的管理咨询顾问解雇了。 现在,希登·达亚不仅和威尔·金一样,拥有后者所创立的“知识与推广公司”(Knowledge and Merchandising […]
92%马来西亚(Malaysia)人民 偏向购买自己的房产
Post Views: 10,765 92%马来西亚(Malaysia)人民 偏向购买自己的房产 马来西亚(Malaysia)国内房地产网站PropertyGuru指出,尽管越来越多马来西亚人民选择租赁房地产单位,但是,该平台最新的消费者情绪调查数据却显示,92%受访者比较偏向购买属于自己的房地产。 根据PropertyGuru于2018年5月份发出的文告,33%受访者目前租赁一间单位,其余67%受访者则住在“自己的家”中,“自己的家”意味着属于受访者本身的家或一个家庭,并与兄弟姐妹或亲戚同住。 该网站表示:“这个调查显示,尽管房地产趋势和人口统计不断变化,但是想要拥有一间家的传统保守观念仍保持不变。” 房地产趋势继续变化 传统保守观念却不变 调查报告显示,至于选择租赁的人士,71%受访者选择靠近他们公司或办公室的房地产单位,这也是最重要的考量;接着是家庭考量(55%)和公共交通便利(52%)。 它指出,这组受访者趋向于选择高楼居住单位,公寓和服务式公寓单位则名列榜首。 该网站指出,租赁房地产单位的受访者认为,一间房间租金介于501令吉至800令吉是最理想的预算;至于正在寻找一间房屋的人士的理想预算则是每月801令吉至1100令吉。 它表示:“当然,这还需取决于不同的地点、房地产类型、单位大小和其他因素。” 于2018年1月份时,PropertyGuru发布的一份调查报告显示,房地产大热时期,马来西亚人民以投资作为买房的首要考量;但是随着经济行情转缓,人民购屋心态也随之改变,并以买来自住为优先考量因素。 它当时公布一项调查显示,与过去6个月相比,我国消费者购屋时所考虑的因素明显大不同。 该网站表示,很多国人在购屋时,是以地点、安全/保安和房子面积为优先考量,这与去年的购屋者以:地点、每平方尺价格(PSF)及房产地区未来发展潜能为考量截然不同。 买房首要目的是自住 不再考量租金收益率 令人惊讶的是,租金收益率反而只排在购买房产考量的第13项,由此可见,消费者买屋的首要目的是自住而非投资。 此项消费者信心调查主要是衡量大马人对本地房产的期望。它是通过网络收集了1013受访者的意见整理而成。类似调查也在新加坡、泰国和印尼进行。 PropertyGuru大马区域经理谢尔顿.费南德斯当时便表示,买房的考量改变,突显出人民购买房产的想法已经不同和转变。 “数据突显出2017年购屋人士的想法,许多消费者把目标放在郊区新兴城镇,期望找到符合预算、地点合适的产业,当然,安全因素也非常重要,虽然住得稍远,但却可换得更大的居住空间。” 他说,居者有其屋是很多无壳族的目标,有能力购得一所房子安身立命,重要过当包租公或包租婆。 毫无意外,高楼住宅是潜在购屋者的首选,其次是有地排屋。独立式和半独立式洋房的需求则继续下降。 在预算方面,近40%的受访者有意在未来6个月内,也就是在2017年花费30至50万令吉购买房产。介于70万至90万令吉或以上的高价房产的买气则偏低,只有18%的受访者表示有意物色属于这个价位的房地产。 谢尔顿表示:“这显示了大多数马来西亚人愿意为拥有家园付出代价。这与市场趋势一致,因为价格介于30万至50万令吉的房地产表现良好。价格介于50至70万令吉间的房地产也有一定的买卖交易。但是,我们在2017年不太可能看到高端市场的复苏。价格近100万令吉的房地产通常难以出售,不过还是有一些例外。” 全球经济不明朗 大马人海外购屋续降温 另一方面,调查还显示,面对英国(United Kingdom)脱欧和其他全球性因素,我国人民对购买海外房地产的热衷程度依然持续降温。澳洲(Australia)仍然是人们在海外置产的首选,其中又以高楼住宅最受欢迎,其次是有地房屋。 海外置产的主要原因包括退休(43%)、更好的环境(42%)、资本增值(38%)、租金收益率(37%)、配合移民计划(36%)以及孩子教育(36%)。 —- Previous Post Next Pos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