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Related Articles
格局放得越大 人生就越不可思议
Post Views: 43,700 世界第一名的催眠大师马修·史维(MaxiuShiwei)说过:“你的格局一旦被放大之后,再也回不到你原来的大小”。 如果我们的格局,是一个杯子的大小,那么最多就只能装一个杯子的水。 换句话说,如果我们能把心中的这个杯子变成一只桶的话,可以装的水就变多了。如果再把桶变成浴缸,变成游泳池…… 当格局越来越大的时候,我们装进去的东西就越来越多。 因此,在列目标之前,还有一个重要的工作要做,那就是:放大你的格局。 世界畅销书“心灵鸡汤”作者马克·汉森(Mark Hansen)说过,唯有不可思议的目标才能产生不可思议的结果。 马克·汉森还说过:小心写下你的目标,因为它一不小心马上就可能实现。 目标一定要写下来,因为写下来的目标就会产生神奇的力量。 有一次,在安东尼·罗宾的课堂上,他要求学员写下目标,且不要有任何的限制。 有一个年轻人非常的贫穷,但是他非常喜欢海洋,他写了一个目标是:我一定要拥有一艘属于自己的游艇。 写完了之后他自己都觉得很好笑,这个目标怎么实现呢?就是一辈子也实现不了啊。他一回去就跟女朋友讲这件事,女朋友也取笑他说:如果你有游艇要带我到海上开一开。 一个礼拜之后,他突然之间蹦出来一个亲戚,那个亲戚非常富有,快要死了,临终前说要送给他一艘游艇!不要以为这是讲童话,这是真人真事。 世界股神华伦·巴菲特(Warren Buffett)说:全世界最厉害的力量叫做想象力,但最恐怖的力量叫做复利,复利可以让你的钱越变越大,大到你无法想象的地步。 假设要完成伟大的目标,往往需要投注的金钱力量也就很大。所以很多人之所以不敢设定非常巨大的目标是因为自己没有钱。当你知道“复利”的力量你就不用担心了。 《富爸爸穷爸爸》的作者罗伯特·清崎(Robert Toru Kiyosaki)说:小计划没有使人热血沸腾的力量。 罗伯特·清崎又说:关于未来的一切都是谎言,但最重要是“谎言会成真”。 什么意思呢? 你现在说“我未来成为亿万富翁,未来买自己的豪宅,有自己的私人飞机”。你未来买了吗?现在不是没有买吗?所以对于未来所说的所有一切都是谎言。 但是很重要的是:这些谎言有可能会变成真的!所以当你设定一个大目标时,就算别人说你骗人,说你做不到,你也不用担心,因为关于未来的一切本来就都是谎言,他说你做不到那也是谎言。因为,未来还没有发生,他怎么知道你做不到? 世界首富比尔·盖茨(Bill Gates)的管理学教练、美国著名成功学、潜能激发大师博恩·崔西(Brian Tracy)说:“你渴望的程度是你能力唯一真正的限制。” 打个比方,对于贫穷人而言,在3天内筹集10万人民币有没有难度? 有。但是如果是他的爸爸或者妈妈,或最爱的人生病了,在3天筹不到10万治病,生命就结束了,那他能筹到吗?大部人的回答都是:可以。 所以,你的渴望是你能力唯一真正的限制。 博恩·崔西又说:“成功等于目标,其他一切都是这句话的解。” 所谓的成功就是实现你的目标。 所以格局会决定布局,布局才会决定你的结局。听了上述成功人士的格言,我们知道有一件事实在太重要了, 那就是:“放大你的格局”。格局放得越大,你的人生就越不可思议。
便利贴轻松管理工作术
Post Views: 52,978 “工作量越来越多,一直没办法做好时间管理……” “太多琐碎事物,经常丢三忘四。”“大量阅读资讯、拼命收集题材,却不擅长整理思绪,什么创意点子都想不出来。”你是不是也有这类烦恼呢?《大橙报》告诉你,解决方法很简单,只需要便利贴和笔。 小小一张便利贴,就能把乱七八糟的思绪整理得井然有序?没错,你需要的工具只是:便利贴和一支笔,就能把脑袋里杂乱无章的思绪整理好,包括目标、时间、工作,都能轻松管理。有些上班族,明明很优秀,却一直无法获得预期成果,问题往往出在没有完整具备这5 项技巧:整理头脑的能力、管理时间的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达成目标的能力和激发创意的能力。想在工作上获得杰出业绩,不妨记住这3个步骤:写→贴→排,就能培养或加强这5 项技巧。 Step 1一张便利贴,写下一件想到的事情从今天开始,随身携带便利贴和笔。把脑海中浮现的想法,全都写在便利贴上。其原则是:每张便利贴,只写一件事。例如:去银行处理房屋贷款、补寄文件给客户、更新护照……各别写在一张便利贴上。 此外,一有任何想法就立刻写下来是另一个诀窍。等到事后才写,或许再也想不起灵光一闪的创意。搞不好,一不小心就忘了该做的事。 因为人类的大脑构造本来就没办法一次记太多重要的事,据知,很了不起的记性也只是记得90%。所以,只要一想到什么就尽量写下来,之后就能放心地忘掉。忘掉后,大脑才有多余的空间去挖掘、思考新的事物。 Step 2分类排列将便利贴进行各式各样的修改,以5W2H(When何时、Where何地、Who何人、What何事、Why为何、How如何、How much多少)的概念为准,尽可能写得简单明了。接着,将写好的便利贴依照规则排列,加以分类,贴在记事本上。例如分成最基本的3类: 1.TO DO(待办事项/短期内该做的事) 2.计划(预计的行动、活动) 3.创意(想到的灵感、点子) 刚开始,在一日之初、一周之初或是一月之初来整理这些便利贴。习惯后,这些分类作业就能利用工作之余的零碎时间来做。 只要能做到“分成三类”,就能完成工作中非常重要,但大部分人又办不到的一些事。换言之,“分成三类”后,就能订出工作的优先顺序、规划企划案、执行日的计划等,让工作渐渐地 “架构化”、“自动化”。 Step 3把完成的便利贴撕掉、重贴 便利贴上写的内容执行完毕,就可以撕掉,代表完成一项任务,而且撕去便利贴时,都会有一种小小的成就感。 用便利贴书写、贴上、撕下,然后重复,光是这几个步骤,就能轻轻松松管理时间和工作,你也很快成为有能力、有效率的人。 欲了解更多,请参阅《大橙报》(BIG ORANGE)电子报www.bigorangemedia.com
李嘉诚变成卓越的好习惯
Post Views: 44,882 “是什么让并未受到很多专业教育的亚洲首富李嘉诚创造了今天的商业奇迹?是什么好惯才使得他变得这样卓越?李嘉诚被形容为“一本会行走的书”,现在就随《大橙报》来好好学习一下这本“行走的书”。 第一个词:尊重 根据新闻从业员描述,85岁的李嘉诚在接见他们时满面笑容,健步如飞,没有任何搀扶。他和每一个人握手,微微弯腰递上名片,微笑着,认真地看着每一个人,近乎多余地用带潮州音的普通话自我介绍:“李嘉诚”。 在接受记者采访过程中,李嘉诚时时处处都表现出这一点。李认真地倾听每一个人的问题,生怕没有回答清楚,约好了用普通话采访,李就一直用普通话,虽然潮州话对他来说更自如。李会照顾每一个人的感受,听问题时,专注如小学生;回答时,一定会看着对方。 李给每个人都发了一张名片,但轮到摄影师时,名片派完了。让人意外的是,采访进行到一半,李突然向远处的助手要了一张,补给了摄影师。他的举动是如此自然。 第二个词:自律 85岁的李嘉诚,从早年创业至今,一直保持着两个习惯:一是睡觉之前,一定要看书,非专业书籍,他会抓重点看,如果跟公司的专业有关,就算再难看,他也会把它看完;二是晚饭之后,一定要看十几二十分钟的英文电视,不仅要看,还要跟着大声说,因为“怕落伍”。 这种勤奋和自律,非一般人能比。 关于工作习惯,最为著名的细节是李嘉诚的作息时间:不论几点睡觉,一定在清晨5点59分闹铃响后起床。随后,他听新闻,打一个半小时高尔夫,然后去办公室。 第三个词:未雨绸缪 熟悉李嘉诚的人士表示,他是一个危机感很强的人,他每天90%的时间,都在考虑未来的事情。他总是时刻在内心创造公司的逆境,不停地给自己提问,然后想出解决问题的方式,“等到危机来的时候,他就已经做好了准备”。 第四个词:学习 李先生的学习方式很有意思——除了看书之外,他还有代入式体验学习法。 另一位跟了李十几年的下属透露,李嘉诚喜欢看电影,而且,看电影时,他的“代入感”很强,每次都会选择一个自己喜欢的角色,然后随着剧情起伏,“过他们的生活”。 第五个词:颠覆 “他并不是一个生活在象牙塔中的人,相反,他对潮流的把握远超很多年轻人。”一位下属透露。李嘉诚旗下公司无数,连很多下属都数不清,直接向他汇报的,就有200人左右。每个月,李都会跟海外管理层进行会议,每年会“出外巡检”三四次。 85岁的人,他用的是最新潮的电子设备。 第六个词:认错 1996年,李嘉诚的长子李泽钜被世纪大盗张子强绑架,对方单枪匹马到李家中,开口就要20亿,李当场同意,但表示“现金只有10亿,如果你要,我可以到银行给你提取”。 李的镇静,连张子强都很意外,张问他:你为何这么冷静? 李回答道:因为这次是我错了,我们在香港知名度这么高,但是一点防备都没有,比如我去打球,早上五点多自己开车去新界,在路上,几部车就可以把我围下来,而我竟然一点防备都没有,我要仔细检讨一下。 第七个词:保守 比如说,负债率。李嘉诚对这一指标的控制,近乎偏执,他经常说的一句话是:“旱时,要备船以待涝;涝时,要备车以待旱。一家公司即使有盈利,也可以破产,一家公司的现金流是正数的话,便不容易倒闭。” 李嘉诚告诉南方周末记者,长实2013年的负债比例是4%,和黄是21%,位于加拿大的Husky,负债比例只有12%。李对此深以为豪,“我从1950年开始做生意,对负债和贷款问题,我一直非常小心处理,虽然经历过不少风风雨雨,但也一路走了过来。” 人生需要一些刻骨铭心的经历,让我们成长、成熟。永远成功的秘密就是每天淘汰自己。成功需要机会,需要能力,但需要的是为人的品德。李嘉诚的成功,向我们昭示了成功最简单却又最难做的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