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ghline 封面人物

借助阿里巴巴(Alibaba)丰富经验 滴滴出行(Didi Chuxing)创始人 程维(Will Cheng) 以反其道而行之的战略 攻陷中国(China)打车市场

1_1引言

从80万人民币起家,三年做到超过165亿美元估值。滴滴出行(Didi Chuxing)无数次陷入绝境,但又想尽一切办法去赢,最终走到了今天。回顾滴滴发展史,创始人程维(Will Cheng)从寻找技术合伙人,到线下业务开展,再与对手在市场上的正面碰撞。现在就随《大橙报》来看看他的成长与创业史。

中国(China)公司滴滴出行(Didi Chuxing)创办人兼首席执行员程维(Will Cheng)在《财富》(Fortune)推出的2015年“中国40位40岁以下的商界精英”榜单中登顶,这使得程维顿时成为互联网市场的焦点人物。

据《福布斯》(Forbes)的最新数据显示,程维在截至2015年11月3日为止的财富净值达10亿美元,在中国财富榜中排名第319位。

2015年2月,滴滴与快的(Kuaidi)宣布合并之后,在打车应用程式(App)市场上,这两家公司的市场份额达99.8%(截至2014年12月杪),如今,滴滴出行无疑是这一行业的老大。

程维是于1983年出生在中国江西省(Jiangxi,China)。他毕业于北京化工大学(Beijing University of Chemical Technology ),2005年进入阿里巴巴(Alibaba)旗下商对商公司(B2B)从事销售工作,随后因业绩出色晋升,成为当时该集团最年轻的区域经理。

在这六年里,程维主要销售互联网产品,期间进行了大量的客户拜访,积累了扎实的销售能力和经验。

2011年,程维就任支付宝(Alipay)商对客(B2C)事业部副总经理,负责支付宝产品与商户的对接。此次职业转换之后,程维开始从销售负责人转向做产品经理,其视野也从前端销售开始向全面运营转变。

在支付宝工作期间,程维在决定创业后并没有直接辞职,而是又在阿里待了9个月,在想创业做什么。离开前的九个月里,他前后考虑过六个创业项目,直到第七个才决定放手一搏。

2012年6月离职第二天,程维从支付宝离职并创立了小桔科技(Xiaojukeji),公司的创业项目是做智能出行的打车应用–滴滴打车。

“心痒和手痒”
是程维创业的最大原因

“为什么会创业?很大程度是因为心痒和手痒。”程维接受媒体访问时这样表示。他也提到了他感激的美团创始人王兴,因在阿里工作时和美团(www.meituan.com)来往颇多,程维看着王兴在半年内换了三个办公室,公司的人数从几十个扩张到一千多,榜样的力量总是无穷。

出身于传统互联网的程维发现,在酒店机票预订,电商以及社交等领域,传统互联网巨头有完整、成熟的商业模式,他们杀入移动互联网之时,这一些领域的移动互联网创业公司很难与之抗衡。

于是,他一定要避其锋芒。他想到了市内交通—这个还未被互联网明显影响的市场,而且出租车运营效率不高、消费者有刚性需求,这些问题亟待解决。再者,作为典型O2O项目,这种应用不仅需要技术团队,更要整合线下资源。而线下资源整合的困难,无论对于传统互联网公司还是移动互联网创业公司都是个门槛。

但程维在阿里商对客的5年工作让他有过迈门槛的经验,他帮助县乡中小企业做过传统互联网推广,跟教出租车司机用移动互联网招揽生意,异曲同工。甚至后者更是容易很多。

在程维看来,中国城市交通正面临困境,现有的出租运力无法满足日益增长的庞大需求,而通过移动互联网的技术和模式,将人与人、人与车的信息快速联结,可以大大提高出租车等交通工具的运行效率,解决城市交通之困。

作为一家移动互联网公司,程维在创业之初,就做出了“反其道而行之”的战略–以线下驱动为首要策略–通过“地推团队”邀请并且帮助出租车安装滴滴打车客户端,迅速建立起了一支庞大的司机队伍,并通过促销等手段激活用户使用滴滴打车。

建立一支强大研发团队
应用程式在短时间升级

另一方面,程维在滴滴在线建立了一支强大的技术开发团队,滴滴打车应用程式在短时间内进行了多次的完善升级,不断推出新的改进版本,这帮助滴滴打车很快成为各大应用分发平台的下载排行中的热门软件。

这一独特的战略决策,使滴滴打车仅用不到一年的时间便成为打车市场中的领先者,并不断得到了资本市场的认可和青睐。

2012年12月,滴滴打车获得了A轮金沙江创投(GSR Ventures)300万美元的融资;2013年4月,滴滴打车获得了B轮腾讯公司(Tencent)1500万美元的融资;2014年1月,滴滴打车获得中信产业基金(CITIC PE)6000万美元、腾讯3000万美元以及其他机构1000万美元共计1亿美元的融资,成为首个获得C轮融资的打车软件。

2014年12月10日,滴滴打车宣布获得D轮超过7亿美元的融资,由淡马锡(Temasek)、DST,腾讯主导投资。

2015年2月,滴滴与快的宣布合并;7月8日,合并后的滴滴快的确认完成了新一轮20亿美元的融资,由资本国际私募基金(Capital International Private Equity Funds)、平安创新投资基金(Ping An Ventures)等新机构领投,原有投资人阿里、腾讯、淡马锡、高都资本(Coatue Management)等跟投。

2015年9月9日,程维在当天开幕的世界经济论坛(World Economy Forum,WEF)第9届新领军者年会(夏季达沃斯论坛)上,宣布滴滴快的完成了30亿美元的新融资,其中中投(China Investment Corporation)以及平安集团(Ping An Group)参与投资。当天,配合滴滴打车成立三周年,他也宣布将“滴滴打车”更名为“滴滴出行”。在此次融资完成后,滴滴快的将拥有近40亿美元的现金储备。

中国全国注册用户过亿
日高峰订单超过530万单

滴滴数据显示,该公司在中国全国注册用户过亿,过百万出租车司机覆盖全国超过300个城市,日高峰订单超过530万单。目前虽然滴滴仍然处于“烧钱”阶段,但是广告的植入等盈利模式已经处于探索阶段,在移动互联网时代,凭借过亿的注册用户和千万级的活跃用户,盈利模式并不是问题。

滴滴打车
四点营运模式

不谈成绩,不谈烧钱,不谈未来是否盈利,滴滴打车作为一个现象级的移动端应用,该公司的营销模式包括了以下四点:

一、“微信+滴滴”的协同互驱
拥有6亿用户的腾讯微信(Wechat)是移动网互联时代当之无愧大鳄级的入口级应用,其服务能力已经包括移动电商入口、用户识别、数据分析、支付结算、客户关系维护、售后服务和维权、社交推广等。而涉及的行业更是包括购物、医疗、酒店、零售等数十个行业的标准解决方案,腾讯与滴滴联手,对于微信而言既是布局移动支付的点睛之笔,又能完善出行方面的行业空白,对于滴滴而言,获得微信这样一个6亿级的互联网入口,意味着找到了实现自己价值的“暴风口”。

二、“营销+传播”的闭环同步
传统的营销和传播是分离的,好的营销政策还需要好的传播策略去支撑,不然“酒香也怕巷子深”,在移动互联网时代,滴滴快的将营销和传播合二为一,形成品牌闭环,消费者使用滴滴快的之后,马上可以一键为朋友分享滴滴红包,客户抢到的红包可以在下次打车时当做现金使用,而分享者也可以获得分享红包,这样的闭环策略实现了滴滴快的的病毒化的传播和几何级的客户增长。

三、“客户+员工”的激励转化
互联网的价值与用户数的平方成正比,在一二线城市拓展“尝鲜性”客户相对容易,但是在客户数到了一定规模的基础上继续拓展新的客户,就意味着改变某些人固有的习惯和认知。滴滴快的巧妙地采用“发动群众斗群众”的模式,新用户不仅可以获得打车券,推荐他成功使用的推荐人也可获得打车券。激励忠诚的客户去培育新客户,实现了客户向外部员工的转化,也帮助滴滴有力地实现了客户规模的拓展。

四、“打车+专车”的业务延展
在滴滴快的如火如荼的时候,该公司用品牌和业务延展的方法很快的进军了未来市场空间巨大,利润更加丰厚的专车市场。滴滴采用“激发营销”的方式,为用户制造了全新的“消费场景”,通过给用户派发“专车代金券”来激发用户体验新产品,实现用最短的时间、最快的效率来推广 “滴滴专车”服务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