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

芬兰,小国大创新的启示

15_1欧洲(Europe)小国芬兰(Finland)于1917年独立,至今不到100年的历史。但它只用了短短10年时间,便完成了农业主体经济向创新经济主体的大转变。

在欧洲经济明显衰退的大环境下,人口仅500万人口、资源贫乏的小国,于2013年却创造出国家竞争力排名世界第三、创新力全球第二的小国大奇迹。

正所谓“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因此,领会芬兰国家创新体系运转之道,小至企业、大至国家,均会受益匪浅。一本撰写有关芬兰成功之道的著作《芬兰,小国大创新的启示》,是非常值得阅读的书本。

这本由复旦商业知识著作的书本分析了芬兰的有效创新,即除了有创新意识和强烈的创新欲望,关键是创新的文化、创新的机制体制及创新的环境氛围,国家如此、企业如此、学校亦如此!

以国土而言,芬兰是一个资源匮乏、人口稀少的小国,经历了瑞典(Sweden)与俄罗斯(Russia)长期的殖民统治,于1917年宣告独立。然而,在20世纪末短短十年时间内,芬兰就将农业主体经济转化为创新主体经济。芬兰的各项经济指标跃居欧洲国家前列,并屡次攀上世界竞争力排行榜首位,创造了世界经济发展史上的奇迹。

芬兰经济实由要素驱动、效率驱动到创新驱动的转变,只用了二十多年。在欧洲经济衰退的环境下,2013年芬兰的国家竞争力排名仍然位居全球第三,创新力排名全球第二。为何这个北欧小国能始终保持稳步发展,并在创新领域取得突破性的成绩?

“芬兰式创新”体系

“推动经济增长就好像烹饪更美味的菜肴,仅靠增加烹饪练习的次数是不够的,必须要有更好的食谱。”斯坦福大学经济学家保罗·罗默曾言,而创新就具有这样神奇的力量。熊彼特在1912年出版的《经济发展概论》中认为“创新”是将一种新的生产要素和生产条件的“新结合”引入生产体系。

在实践中,“创新”深入到技术、经济和社会等各个层面。不同国家对于创新有不一样的理解。例如,苏联采取的是军事战略导向的创新体系,美国(United States)采取的是企业主导的自由创新行为,日本(Japan)则以教育立国快速提升国家竞争力。

芬兰国家技术创新局(Tekes)局长佩卡·索伊尼(PekkaSoini)在接受我们专访时表示:“芬兰近年来取得的成绩,得益于其高效的创新体系”。这一体系给予初创企业、成长企业的充分而灵活的支持,正是促使芬兰经济持续发展、提升的原动力!”

“芬兰式创新”原动力

尽管欧债危机以来,芬兰经济陷入短暂衰退,但其各项经济指标依然位居欧洲国家前列;世界经济论坛《2012-2013年全球竞争力报告》显示芬兰的国家竞争力排名仍位居世界第三。那么,这个“北欧小国”依靠的是什么力量?

访芬兰国家技术创新局(上海)首席代表贺亚盟(JarmoHeinonen)说:“芬兰是一个相对较小的国家,在全球市场上,我们的组织、企业想要取得成功的唯一途径就是依靠实力与创新,依靠我们的“头脑”。纵使我们拥有一些自然资源,但经济的发展仍需基于创新。从20世纪80年代到今天,芬兰投入大量资源,稳步推进研发方面的举措。”

“芬兰式创新”企业

芬兰企业在很多领域拥有尖端的技术,走在世界的最前列。在企业日趋多元化和规模化发展的今天,芬兰企业却将专业化运作、可持续发展作为竞争优势。在良好的创新环境支持下,芬兰企业往往能够在某一专业领域精耕细作几十年。它们不急于扩展产品线和企业规模,而是致力于做细分市场的领袖与专家。

这意味在国家创新体系的支持下,芬兰企业不靠规模取胜,而以深耕专业研发,做“行业专家”见长。同时,一开始就注重国际化,是其中小企业能够获得并拓展生存空间的关键因素。三个来自不同专业领域的创新案例为面临发展挑战的中国企业带来了可资借鉴的方法和途径。

总结
芬兰是国家创新系统(NIS)理论的优秀实践者,充分运用“资源整合”思维,将创新思想贯彻于“人”,培养全民的主动创新意识。芬兰以自主创新研发为主导,掌控核心技术手段,从而带动科技进步和产业升级。为了有利于可持续发展,芬兰在政府与大型企业共同主导下,将大量研发经费投入于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