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lated Articles
投资超60亿欧元 保时捷(Porsche) 计划在2022年推出电动跑车
Post Views: 9,758 投资超60亿欧元 保时捷(Porsche) 计划在2022年推出电动跑车 德国(Germany)福士伟根集团(Volkswagen)旗下保时捷(Porsche)品牌计划2022年推出电动运动型多功能车(SUV)和全电动跑车。 英国《汽车》周刊援引保时捷财务总监卢茨·梅施克的话报道:“预计最晚2022年就可见到电动SUV。”梅施克说,电动SUV的车身可能比较大。 梅施克同时说,Boxster和Cayman两款跑车比较适合推出电动款。福士伟根集团正经历关键转型,包括加快实施电动车计划。它是第一家宣布大举进军电动汽车市场的大型车企。 福士伟根集团前首席执行官马蒂亚斯·米勒曾说,到2023年,福士伟根旗下每个品牌的每个车型都将有电动车款;保时捷不例外。 《汽车》周刊报道,保时捷正在打造一个新的全电动平台,名为PPE,致力打造新一代电动车。这一平台与奥迪合作。 保时捷将停产柴油车 专注扩产电动和混合动力车 保时捷2018年9月宣布,将停产柴油车,专注扩产电动和混合动力车。美国《福布斯》杂志上月报道,保时捷计划到2022年向电动车领域投资超过60亿欧元。保时捷说,到2025年,品牌半数产品将为电动车。 保时捷去年与福士伟根品牌一样,陷入“排放门”丑闻。这一品牌旗下卡宴3.0柴油车被曝安装了应付尾气排放检测的“作弊软件”,被下令召回。 欧洲联盟委员会2018年9月份在一份声明中说,宝马公司丶戴姆勒公司和福士伟根集团旗下福士伟根丶奥迪丶保时捷曾在联合会议中讨论汽车尾气排放的技术发展问题,涉嫌合伙限制发展和使用某些有助减少尾气排放的系统。 保时捷否认进行IPO 最近这家德国豪华汽车制造商否认其将进行IPO的传言。保时捷在邮件中表示:“保时捷目前没有任何计划进行(部分)IPO计划。否认任何相关的报道。” 保时捷也表示,它的首席财务官Meschke的言论只是反映了法拉利的上市是“一个积极的案例,说明在当前汽车行业转型时期,IPO是一项比较好的选择。” —- Previous Post Next Post
售价2300万美元 美国旧金山(Los Angeles,United States) 最贵豪宅落入科技企业家之手
Post Views: 36,271 房屋销售网站TheOpenHouse.com于2016年10月31日表示,美国旧金山(Los Angeles,United States)2016年最昂贵住宅由科技企业家凯尔·沃格特(Kyle Vogt)所购买,售价高达2300万美元。该豪宅约9005平方英尺,原挂牌价为2800万美元。 31岁的亿万富翁凯尔·沃格特是旧金山自动驾车Cruise Automation创业公司的创始人。在2016年初,通用汽车(General Motors)以10亿美元收购该公司。此外,他还联合创立了直播流媒体平台Justin.tv,并且最终发展成为Twitch,在2014年以9.7亿美元被亚马逊(Amazon)收购。 这套两单元建筑上一次是于2009年以695万美元的价格售出,之后进行了大规模翻新,包括电梯、屋顶甲板和车库等在内。 该豪宅现在有七间卧室、七间浴室和三个楼层,及都设有电梯服务,并且位于旧金山景观的最高点之一。其屋顶休息室以及露天平台都能看到海湾、天使岛和金门大桥的景致。 该豪宅由詹姆士·法朗西斯·顿恩(James Francis Dunn)设计,建于1902年。如果这套房屋以完整的报价出售,那么这将会是在旧金山销售史上十大最贵的住宅之一,排名第六位。最昂贵的独立屋在2013年以3500万美元出售。 因为沃格特对机器人非常感兴趣,因此也被有些人称之为“机器人大师”。当他还在麻省理工学院(MIT)蹦跶的时候,他就学了电脑科学和电气工程。 近年来,旧金山房地产随着经济持续好转而蓬勃发展,加上多家高科技公司的入驻,无论是销售还是出租,当地的房价不断飙升。 在旧金山,对超级豪宅的渴求似乎永远不会得到满足,而且这一种罕见的现象已变得越来越普遍。 另一方面,有几个数据能够显示旧金山市的房地产依旧很热;但也有几个数据能显示局势正在变化当中,这个变化可以说是从疯涨的房价,走到理性购房的转折点。 从数据看,当前的旧金山市中位数房价是110.4万美元,比一年前上涨约0.6%;止赎房(Home Foreclosed)的比例降到只有0.07%,可以说是2007年以来的新低点;每平方公尺中间价从2013年以来不断攀升,目前约948美元;最新销售价低于上一笔的销售价之比例持续在低点徘徊,2016年8月份仅约1.4%;旧金山房租依旧在高位,达到约4400美元。 以上这些都说明旧金山市的房地产仍然十分强健,还是处于较有利卖方市场的现状。 Previous Post Next Post
中国(China)公司TCL创始人 李东生(Li Dongsheng) 自强式奋斗精神追逐强企的梦想
Post Views: 11,315 中国(China)公司TCL创始人、董事长李东生(Li Dongsheng)从企业初创到国际化并购失利,及决心扭转国家“缺芯少屏”局面,创业的奋斗历程,集中展示了以其为代表的中国企业家群体用自强式的奋斗精神追逐强企强国的梦想,克服重重的困境,增强实力从而让中国更有底气的企业家时代精神。现在就随《大橙报》近距离了解这位企业家。 中国(China)公司TCL创始人、董事长李东生(Li Dongsheng)从企业初创到国际化并购失利,以及决心扭转国家“缺芯少屏”局面,创业的奋斗历程,集中展示了以其为代表的中国企业家群体用自强式的奋斗精神追逐强企强国的梦想,克服重重的困境,增强实力从而让中国更有底气的企业家时代精神。 与此同时,展现TCL全球化成果的“因奋斗而自强”系列广告登陆全国108个城市,全力倡导中国企业积极探索科技无人区,敢于走向全球化,并以实业助力经济强国,让中国更有底气。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以科技自强、自主奋斗的积极姿态和成绩冲破全球市场,以创新性发展为主的TCL就是最早开启国际化探索和全球布局的典范。 从1999年越南(Vietnam)建厂开始,18个月盈利站稳脚跟;2004年开中国企业全球化并购先河,收购汤姆逊彩电和阿尔卡特手机业务,当时的跨国并购失利虽然给企业上下带来很大的经营压力,但作为企业的带头人的李东生对外积极鼓励全球员工,对内进行自我鼓励,坚定不移地带着TCL走出困境,直至海外市场实现新的突破。 他说:“我希望我们这一代企业家,都能够把企业推得更高更远”,从物质紧缺时代走过来的李东生,是实体经济的拥趸。” 从企业初创的磁带生产制造开始,TCL积极布局产业链垂直一体化,业务范围不断拓展到电话、电视、手机、冰箱、洗衣机、空调、小家电等实体领域。 在坚守实业支持国家发展的同时,他还带领企业积极探秘科技无人区。在国际化进程中,当李东生看到液晶显示面板关键技术都掌握在外国企业手中时,就下定决心,开始了液晶显示面板和新型半导体显示技术的布局。 在于2019年9月20日登陆CCTV-1的品牌记录片《梦想篇》中,李东生谈到当时的想法:“我们要做中国之星,要在显示行业和全球领先企业去一争高下。” 李东生是于1957年7月出生在广东省惠阳专区(今惠州市)。1978年,他作为高考恢复后的第一批考生,考入华南工学院(华南理工大学)。 1982年,李东生走出校门,本来被分配到政府机关,但他却选择了惠州一家才创建一年的外资厂——TTK家庭电器有限公司,即TCL集团的前身。这一年,他成为了TTK的第43名员工。 当他从普通员工到车间主任,再到刚成立的TCL总经理,最后成为TCL集团董事长,正好是1996年,李东生39岁。 两年后,李东生第一次系统提出企业创新变革方案,提出企业要从一个小的企业向正规化大企业过渡,要建立新的能力,要有企业的文化、企业的品牌、企业的战略。这就是TCL的第一次变革。 第二轮变革,TCL要突破中国制造企业的瓶颈,在工业能力上进行提升,不能够再简单地模仿学习。当时,创新的突破点就是从28吋屏进行的。 TCL蒙受首次亏损 让李东生跌落神坛 2000年后,中国企业开始尝试建立自己在海外市场的品牌业务。2004年,TCL并购汤姆逊(彩电业务)和阿尔卡特(手机业务)两家公司。李东生一时名声大震,成了中国企业走出去的代表,登上了《时代周刊》,成为全球最具影响力的25位商界人物之一。 但也正是这两次并购,让李东生跌落神坛。第二年,并购的两家企业巨额亏损,TCL遭遇20年来首次亏损,连续18个月亏18个亿。这些收购案甚至成为分析失败收购案例的经典教材。 十多年之后,李东生曾回忆这次经历,说自己“一直不同意”这个说法——一个失败的案例。“没有跨国并购,就没有后来全球化的TCL,只不过我们付出的代价非常大,我们遭遇的困难比预想得多,但是我们活下来了。”他更愿意将之称为是“在全球化过程中摔了跟头”。 这次惨重的“代价”也直接导致TCL的第三轮变革。TCL先后卖掉TCL国际电工、智能楼宇业务、电脑业务。手机领域则在海外市场收获了大量订单。2006年,TCL重组多媒体欧洲业务,终止OEM业务外的销售和营销活动,并关掉了在欧洲的6家销售公司。 李东生后来分析跨国并购摔了跟头的原因,他认为很重要的一点是企业对技术发展判断的失误。当年,TCL并购汤姆逊彩电业务时,它拥有的彩电技术专利是全球最多的,但是没有想到彩电很快从显像管转到显示面板,而汤姆逊的专利几乎是全部集中在显像管。 结果,本以为买了一大堆技术,上了一个台阶,实际上这些技术很快就没用了,而新的技术又不掌握。这让李东生意识到,要把更多的资源投入到技术研发上。 2009年,TCL联合深超投资245亿元建设TCL华星8.5代液晶面板生产线,进入了更为烧钱的液晶面板领域。这也就是最新的这次重组的重头戏–华星光电。 目前,华星光电已建成和在建的产线有6条,包括了液晶面板和AMOLED柔性屏,合计投资金额近2000亿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