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Related Articles
创办日本(Japan)最大潮牌代表网站Zozotown 前泽友作(Yusaku Maezawa) “坚信快乐的员工,才有能赚钱的企业”
Post Views: 88,819 引言 曾经是一名摇滚歌手的前泽友作(Yusaku Maezawa),基于人们对于购物的热衷创立利润丰厚的网络零售企业。凭借着他颠覆传统价值的想法,作法,至今仍无人能撼动他所创立的公司Start Today,以及旗下电子商务网站Zozotown的最大潮牌代表网站的地位。现在就随《大橙报》来了解他的成功故事。 当日本(Japan)百货业已经连续10年衰退,经营潮牌服饰网站Zozotown的Start Today公司却连续10年高速成长,成为服饰业成长力道最强的销售管道;这股新兴势力的背后推手,是年仅40岁,只有高中毕业的创办人前泽友作(Yusaku Maezawa)。 根据《福布斯》(Forbes)的最新资料显示,前泽友作在截至2015年12月21日为止的财富净值达18亿2000万美元,在2015年度亿万富豪榜上排名第1415位,而在2015年度日本50位富豪榜上排在第23名。他也是日本截至目前为止的第三年轻富豪。 他的出现,让过去服饰销售大宗的老字号百货相形失色。他推翻了日本人讲究学历的精英思想,更打破了日本企业重视资历经验的论资排辈模式;他不让员工像传统日本上班族,每日像蚂蚁一般加班工作,也不用绩效评估员工身价;他坚信快乐的员工,才有能赚钱的企业,…这一类颠覆传统价值的想法,作法,造就了今时今日的Start Today公司。 小时候对读书的兴趣不高 前泽友作长大有生意头脑 前泽友作于1975年11月22日,出生于日本千叶县镰谷市(Kamagaya,Chiba)。他回忆幼年时说,本身从小对读书的兴趣不高,倒是很有生意头脑。小学时,最热衷的事情就是抓昆虫,最喜欢抓大甲虫,然后再卖给朋友。他说:“想想当时,自己就已从事买卖事业了。” 就读早稻田实业高中的前泽友作原本可以直升大学,但是他每天搭电动火车上学时,看到上班族并不开心,不想自己以后也跟他们一样,便决定不上大学。他说:“原本高中都不想读完,但家人要求至少念到高中毕业。”他是在1994年完成本身的学业。 在高中时就热爱摇滚乐,甚至出过唱片的前泽友作,毕业后跟女友到美国加利福尼亚(California,United States)待了6个月后返回日本,一方面继续乐团活动,另一方面也把自己喜欢的唱片带回来贩卖,结果越卖越好,还做成邮购方式行销全日本,开启本身的创业之路。1998年5月21日,他成立了Start Today公司,也就是Zozotown背后的公司名称。 2000年,前泽友作将本身的光碟事业转到网络上,设立了STMonline网站销售音乐专辑及周边产品。 后来,他从公司员工新潮的衣着打扮中找到灵感,开始把自己喜欢的服饰放到网路上销售。2000年10月,他开设了线上商店select shop“EPROZE”,就此展开了Zozotown的第一步。 2004年,以Zozotown为名的线上商城正式上线。他说:“一开始找客户要求让我们卖他们的服饰,几乎被拒绝,但因那都是我很喜欢的品牌,我不觉得是辛苦的差事。” 回想当初辛苦求人,现在却有好多个品牌等着在Zozotown上架销售,市场地位早已是不可同日而语,但前泽友作的挑选标准还是只有一个:“如果员工们自己喜欢,我们就会考虑。” 外界好奇,一个只有高中毕业、完全不懂网路的门外汉如何能建立完整的商业模式?前泽友作却说道,从没有考虑这些困难的事,只是不想和别人做一样的事,想像如果自己是客人会想买什麽?这样的操作系统会不会觉得奇怪?“很多管理技术从书上就可以找到,但毕竟纸上谈兵和实际运作不同,经营事业就算有工商管理硕士(MBA)的学位也没有意义。” 举例来说,“价位在5000日元到1万日元间的连身长裙,我想看看小碎花样式,或者有立体剪裁也不错,其实不管什么品牌,我都想拿出来比较看看。”这个在实体店面里也只有超级VIP才能拥有的尊荣,在Zozotown里有1500个品牌当后盾,可以轻易地满足每位消费者。 但多数消费者面对琳琅满目的商品总会看得眼花撩乱,因此所有进入Zozotown销售的商品,都会以统一的标准重新丈量尺寸、标注颜色与拍摄,透过实品让消费者能够在同一标准上、轻易地进行商品比较,再从中找到最适合的品项;对于Zozotown来说,厂商各自以不同标准呈现自家商品,是阻碍流行网站销售的最大原因。如今甚至已经有19个品牌乾脆直接将网路销售事业,全权交给Zozotown负责。 开放竞争对市场才健康 Zozotown让消费人享有决定权 此外,不同于一般网路销售诉求的低价,这里贩售的商品价格和实体店铺一模一样,前泽友作认为“开放竞争对市场才健康”;结果许多消费者最后仍决定在Zozotown上购买,例如Ships、nano.universe等品牌在这里的业绩表现,甚至比设立在东京都(Tokyo)地铁转运站里的实体店铺业绩还要高。 前泽友作认为,电子商务(E-Commerce)要成功有四个要素:第一,就是寻找能符合消费者需求的商品。目前,Zozotown上千个品牌都是员工自己喜欢的牌子,再介绍给消费者;网站内各品牌设有“虚拟店长”拥有商品采购权,这些员工的平均年龄是27至29岁,与网站会员年纪相当,想法、喜好自然相近。 其次,为了能够完全呈现商品优势,网站内所有服饰品牌的拍摄都由员工自行操刀,因为他们最了解消费者需要什麽商品、哪个细节、什麽角度,连同品牌设计特色,都能够完整传达给消费者。 前泽友作也说,网站经营须不断宣传,例如与百事可乐的异业合作等,达到聚集更多人流的效果,再透过吸引更多人流览、吸引更多品牌加入,成为一股正向循环;最后则是后勤物流系统的支援,Zozotown透过自行建置的物流系统掌控货源,再结合宅配业者在二、三天内把商品交到消费者手上。 这些要件也是Zozotown的最大竞争力,“这四个条件必须保持相互平衡且独立运作的模式,可说是缺一不可。” 市场同业则观察,日本流行文化多元、品牌林立,实体卖场内很难一次完整呈现,再加上许多潮牌经营规模不大,开设实体店铺成本过高,这些外在因素反而成为Zozotown有利的发展条件,再加上十多年的早发优势已经建立起市场口碑,最大潮牌代表网站的地位至今仍无人能撼动。 人们常说音乐与时尚密不可分,前泽友作意外踏入时装产业,也是从音乐开始,而 Zozotown的企业文化中,仍处处可见音乐深植其中。身为前音乐人的前泽友作,招募员工时也发挥音乐人的直觉,采用年轻有个性的员工,平均年龄27.7岁,公司的会议室内挂着Nirvana已故主唱科特·柯本(Kurt Cobain)以及Radiohead主唱汤姆·约克(Tom Yorke)的巨幅肖像。 公司名称Start Today的典故也来自音乐。这有点长的名字灵感来源是庞克乐团 Gorilla Biscuits的一首歌Let’s Start Today!如此处处充满玩心与热情的企业文化与环境,也许正是无形中形塑Zozotown团队对时尚产业的敏感度,使其自成立以来就一直保持独特的竞争力。 随着Zozotown的成功,他接着于2006年设立了物流中心Zozobase,2007年即展开首次公开售股活动(IPO)。在2010年,该公司的注册用户突破200万人,2011年2月份,即突破300万人。 2007年成功登上东京证券交易所(Tokyo Stock Exchange)的Start Today公司股价,8年来可谓稳步上升。该股曾在2015年12月9日升至4465日元的历来最高水平,而截至12月21日为止的股价达3990日元。若以其股票总额1亿零990万股计算,而其市值则达4385亿日元。 据知,2010年12月,Zozotown进行了1拆300的拆股,前泽友作因此拥有Zozotown 59%的股权。另外,Start Today也与雅虎日本(Yahoo Japan)携手,Zozotown在雅虎的购物站点占据一席之地。 […]
出货量排名世界第五 小米(Xiaomi)再朝三目标迈进
Post Views: 35,923 虽然苹果(Apple)、三星(Samsung)将智能手机普及化,但是小米(Xiaomi)却向世界展现了如何在高端和低端之间创造一个市场,以满足迅速扩大的全球中产阶层的需求。现在就随《大橙报》来了解小米的成功之道。 出货量排名世界第五 小米(Xiaomi)再朝三目标迈进 IDC最近公布2017年第三季度全球手机市场出货量报告,中国(China)智能手机品牌小米(Xiaomi)出货量2760万部,同比增长102.6%,排名世界第五。 在长达两年的焦虑后,小米创始人雷军(Lei Jun)的底气终于又回来了,他最近甚至抛出三个小目标:10年后小米营收1万亿元,2018年手机出货1亿台,小米进入世界500强;5年内小米之家营业额100亿美元。 关于小米的未来前景已有太多的分析讨论,唱荣唱衰两者兼有,但是所有盖棺定论都为时过早。很少有人从全球视野去观照始终处于风口的小米和小米模式,也很少有人能从小米模式延伸到中国,乃至全球互联网趋势。 从商业角度看,小米是设计、服务型全球企业的早期成功案例。对大多数的小米用户而言,它是价廉物美的产品。 对于“米粉”而言,小米代表青春活力、成功故事,而不只是廉价组装。对于投资者,小米是用几年就实现了180倍价值增长的企业。 这无疑是很不错的成绩。这样说来,小米是另一个成功的科技传奇,和苹果(Apple)、阿里巴巴(Alibaba)、亚马逊(Amazon)、腾讯(Tencent)一样,一个告诉人们“今天我们如何做生意”的好例子。 未来世界将如何连接 小米做了良好的展示 小米也展示了未来这个世界将如何连接。手机正成为了连接世界上大多数人口的基本工具,成为面对面之外的所有交流、绘画之外的所有内容及当面砍价之外的所有电子商务的入口。 由于有了手机,发展中世界即全球大部分人口在过去20年终于连接起来。未来10年,他们中的大多数将丢掉电脑而仅仅保有手机。虽然苹果发明、三星(Samsung)普及了智能手机,小米却向世界展示如何在高端和低端之间创造一个市场,来满足迅速扩大的全球中产阶层的需求。 从一无所有,到快速成为一家电子制造巨头,这一个传奇的过程实在让人难以置信。尽管,其中许多细节会渐渐被人遗忘,但是其成功的方式注定将长久地影响中国整个产业界。 小米是一家21世纪的制造企业,人们将在未来几年看到更多类似的新型企业。小米向用户和竞争对手显示出,对用户的一贯关注和持续的软件升级是非常好的企业战略。 这也颠覆了整个产业的竞争方式,从用户几年升级一次的硬件竞争,到几天升级一次的软件竞争。数字设备成功的标志是软件可以使旧设备玩出新花样,这一成就从PC、笔记本电脑移到手机,也因此将惠及全球每个人。 然而革命总有输家,在以“软件驱动、服务主导、线上销售”为特征的制造业新模式逐渐占优势的情况下,会产生很多输家。 在竞争最为激烈的安卓智能手机领域,苹果已经失去阵地。苹果当然不需要怜悯。从很多角度来看,它都是全世界最成功的企业之一。不过,苹果标榜的“做最成功企业和改变世界”的两个梦想,后一个将主要通过被人复制来实现。 正如微软(Microsoft)全面抄袭了苹果图形用户界面(GUI),苹果虽然推出了智能手机、触摸屏和应用程序商店,大多数人却只能通过苹果的竞争对手享用这些产品。但安卓的10亿用户,iPhone可能永远都抢不过来。 更加不利的是,安卓手机的成本平均是iPhone的2/5。模仿是最真诚的奉承,但会影响被模仿者的生计。市场低价一端永远不会是苹果,小米的物美价廉让其他的安卓手机厂商看到了可复制的模式。以更低价格提供更好硬件和软件,这种竞争也让苹果占领中端市场变得更难。 在远离拥挤的手机市场过程当中 小米对传统制造业模式构成挑战 在远离拥挤的手机市场的过程中,小米对传统制造业模式构成了严重的挑战。旧模式从硬件开始,依靠实体店出售单品,没有用户参与。当然,未来仍会有部分产品沿着这种模式被制造和销售,但是任何有“芯”的产品,当它开始越来越广地扩展到所有物品,都完全可以从服务开始,在线上出售。 正如特斯拉(Tesla),最贵的制造品汽车竟然也可以在网上出售,只有几个保守主义者还在努力让当地经销商免于这种竞争。在此处,中国也有跨越式的发展优势:商业基础设施刚刚建立,新的方式在中国总是能更快得到尝试。 通过展示一家中国企业可兼有设计能力和全球理想,小米也预示了“别处设计,中国制造”模式的终结。小米财务上骄人的成功大到足以使人们重新考虑之前对制造企业的认知。通过在产品启动前与用户互动,小米能在成长中获得设计建议和免费营销。 作为一家碰巧提供硬件的企业,小米以服务启动,有利于设计一个硬件管道,将系列产品的复杂程度维持在可控水平。通过对软件持续的低成本升级,能够让一款硬件在市场上存在更久,这看起来似乎是小众做法,但在未来,不仅冰箱、电视和汽车,连外套、书桌和床都将有软件。它将这个模式扩展到了其他产品,从运动监测仪、运动照相机,到大屏幕电视机,再到即将推出的无人机。所有的这些产品都可以通过软件升级获得性能提升。小米的销售模式也将被复制。 各路“神仙”纷纷发起网上销售,首先是旅行社、音像店,然后是电子产品、书籍和游戏,现在已经扩展到了绝大部分零售业。小米并没有发明“仅在网上有售”模式,但将实体零售成本和风险转嫁给了合作伙伴,这使得该做法的优势进一步凸显。 在任何需要设计、最终产品可以联网的低端市场,小米模式都可以使用。 创始人雷军 于2011年8月推介小米品牌 小米创始人雷军是在1969年12月16日出生于湖北仙桃(Xiantao,Hubei),现任小米科技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员(CEO),毕业于武汉大学,同时兼任金山、YY、猎豹移动等三家上市公司董事长,是中国大陆著名天使投资人。 他于1987年毕业于原沔阳中学(现湖北省仙桃中学);同年,他考上了武汉大学电脑系。进入大学后,对自己要求比较严的雷军就开始选修了不少高年级的课程,仅用了两年时间,雷军修完了所有学分(武汉大学是当时国内最早一批实施学分制的大学,按照学校要求,只要修完一定的学分就可以毕业),甚至完成了大学的毕业设计。 读完大学的雷军随后闯荡电脑市场。1992年,雷军与同事合著《深入DOS编程》一书。在接下来的两年里,雷军涉猎广泛,写过加密软件、杀毒软件、财务软件、CAD软件、中文系统以及各种实用小工具等,并且和王全国一起做过电路板设计、焊过电路板,甚至还干过一段时间的黑客,解密各种各样的软件。两年下来,雷军和各家电脑公司老板之间都成了熟人,成了武汉电子一条街的甚有名气的人物。 2010年4月,雷军与原谷歌(Google)中国工程研究院副院长林斌(曾经参与微软亚洲工程院创建并任工程总监)、原摩托罗拉(Motorola)北京研发中心高级总监周光平(主持设计“明”系列手机)、原北京科技大学工业设计系主任刘德、原金山词霸总经理黎万强、原微软中国工程院开发总监黄江吉和原谷歌中国高级产品经理洪峰六人联合创办小米科技并于2011年8月公布其自有品牌手机小米手机。 小米品牌简介 中文名:小米 英文名:Xiaomi 发源地:中国 产品:智能手机 网址:www.mi.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