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解李嘉诚动向的人都知道,过去一个多月,李嘉诚旗下两大公司长江实业与和记黄埔抛售的资产包括香港百佳超级市场、上海陆家嘴东方汇经中心等,涉及金额约为410亿港元。
与此同时,他又加大了对欧洲的投资力度,今年上半年完成了四宗海外并购,耗资248.7亿港币。李嘉诚因此被指正在套现和转移资产。
面对这样的质疑,李嘉诚在2013年9月首次发声,声称自己“爱国爱港”,绝不会从香港撤资,而买卖资产是商业决定。
然而,言犹在耳,李嘉诚拥有的电能实业有限公司最近便发布公告表示,建议通过股份合订单位形式,分拆香港电灯有限公司(港灯)在联交所主板作独立上市。有外媒表示,李嘉诚预计将从该交易中套现约380亿港元。但对于“撤资”的质疑,电能实业予以否认。
港灯为香港第二大电力供应商,该公司去年净利润45亿港元,为超过50万名登记客户供电。电能实业在公告中表示,分拆完成后,港灯将由其附属公司变为联营公司,分拆可让公司筹集巨额资金,继续在全球能源行业中寻找新收购目标,进一步拓展香港以外的能源业务。
根据香港媒援引该公司发言人的话表示,分拆纯粹是一项商业决定,不应视之为撤出香港投资。该公司还提醒称,分拆上市只是一项建议,不一定付诸实行,要取决于联交所是否批准、市场因素、董事会最后决定及股东特别大会的结果,具体细节也未落实。
据悉,所谓股份合订单位又称合订证券,一般是指将发行人的不同证券在法律上捆绑在一起,在不能单独转让或交易的基础上所作出的上市安排。股份合订单位业务弹性较大,较易注入资产,不会被限制发展主业以外业务。
欲了解更多,请参阅《大橙报》(BIG ORANGE)电子报www.bigorangemedia.com
Related Articles
三星(Samsung)计划2109年 将印度(India)在线智能手机销量 提高至10亿美元
Post Views: 10,188 三星(Samsung)电子印度(India)移动业务主管表示,该公司计划今年将其在印度的在线智能手机销量提高一倍,至10亿美元。 智能手机和时尚产品是印度快速增长的电子商务市场上最受欢迎的商品之一。德勤(Deloitte)预计,2017年至2021年间,印度电子商务市场的规模将增长两倍以上,达到840亿美元。 2019年2月,这家韩国科技巨头在印度推出了M系列手机,该系列手机仅通过三星网站和亚马逊(Amazon)网站销售。 三星印度高级副总裁阿西姆·瓦尔西(Asim Warsi)表示,该公司这一系列新手机的价格在7990印度卢比(114.23美元)到17990印度卢比(257.20美元)之间,自推出以来已售出逾200万部,这将帮助三星将其在线销售翻一番。 瓦尔西表示:“今年,在线市场的企业对消费者的销售额预计为45亿美元。如果是这样的话,我们的市场份额应该在25%左右。” 在这个全球第二大智能手机市场上,三星电子曾是领头羊。但现在,该公司正面临着来自小米等竞争对手的激烈竞争。小米的大部分便宜丶高规格手机都在网上销售。 印度智能手机市场 三星市占率达23% 总部位于香港的科技研究公司Counterpoint预计,按出货量计算,在截至3月份的季度里,小米在印度智能手机市场的份额为29%,领先于三星23%的市场份额。 三星在印度销售的所有手机都是由它自己组装的,该公司通过重组其智能手机产品组合,并推出只在网上销售的M系列手机以及只在线下销售的A系列手机进行了反击。 瓦尔西表示:“所有这些新产品的推出都使我们保持了两位数的良好增长。” 提交给监管机构的文件显示,在截至2018年3月底的12个月里,三星在印度的手机总销售额达到了3735亿卢比。 瓦尔西补充称,三星电子将在今年6月份推出一款新的M系列手机,这款手机的售价约为2万卢比。 5月中旬的时候,市场研究公司IDC发布的一份新报告显示,尽管在2019年第一季度全球智能手机市场下滑了6%,但同期,印度智能手机市场的总出货量达到了3210万部,同比增长了7.1%。 新报告显示,小米继续在印度智能手机市场上保持着领先地位。2019年第一季度,该公司的智能手机出货量同比增长了8.1%;紧随其后的是三星,该公司的智能手机出货量在2019年第一季度同比下降了4.8%;vivo的智能手机出货量在2019年第一季度翻了一番,占据第三位,而OPPO的智能手机则以9.7%的同比增长,重新夺回了第四的位置。 此外,2019年第一季度,在印度市场上,功能机的出货量仍占手机总出货量的一半,为3230万部,与去年同期相比,下降了42.4%。
为抢夺亚洲(Asia)用户 戴森(Dyson) 新加坡(Singapore)建厂生产电动汽车
Post Views: 10,924 为抢夺亚洲(Asia)用户 戴森(Dyson) 新加坡(Singapore)建厂生产电动汽车 无袋吸尘器和无叶风扇的发明者英国(United Kingdom)戴森公司(Dyson)已选择在新加坡(Singapore)生产电动汽车,以靠近供应链和高技能劳动力,最为重要的是吸引亚洲(Asia)用户,特别是中国(China)用户。 之前,戴森宣布,将投入20亿英镑用于造车,其中10亿英镑用于研发电动车,另外10亿英镑用于研发两种电池技术。在该项目的头两年半时间里,一支由400多名英国工程师组成的团队一直在秘密研发。 根据外媒报道,新加坡工厂预计将于2020年建成,首批电动汽车将于2021年投产。作为英国最成功的工程公司之一,戴森已经在新加坡雇佣了1100名员工生产数字化电动机。新的电动汽车工厂建成后,新加坡的员工人数将增加一倍以上。该公司在马来西亚和菲律宾也有制造厂。 戴森公司CEO吉姆·罗文表示:“决定在哪里生产汽车是很复杂的,这取决于供应链丶进入市场的渠道,以及能否获得帮助我们实现雄心壮志的专业知识。” 新加坡与中国 已签署自由贸易协定 业内认为,戴森这一举措是瞄准庞大的中国用户。新加坡与中国签署了自由贸易协定,而后者是全球最大电动汽车市场。据彭博新能源财经预测,到2040年,中国预计仍将是全球最大电动汽车市场。届时,全球一半以上的新车销量和三分之一的电动汽车(相当于5.59亿辆汽车)将是电动汽车。 不过,另一家电动汽车生产商特斯拉(Tesla)日前也朝着在中国上海建厂迈出了一步。除了特斯拉,戴森还将与戴姆勒丶大众以及通用等全球巨头展开竞争。 戴森表示,该公司的“重心”已向亚洲倾斜。去年,亚洲贡献了该公司近四分之三的营收增长。戴森创始人詹姆斯·戴森曾表示:“复制别人的老路是没有意义的。我们将要造的这款电动车不是一辆跑车,也不是一辆价格低廉的电动车。” 根据外媒的报道,戴森新车车身尺寸长宽高分别为4100x1750x1500mm。动力方面,新车将搭载两台由戴森自主研发的大功率电动机负责驱动前轮,另有两台小功率电动机驱动后轮以达到适时四驱的功能。 此外,戴森还将开发一种可拆卸的盒式固态电池组,安装在传统燃油车发动机舱的位置。这种固态电池组比锂离子电池更轻丶更节能,进一步减轻电池组重量和对控制系统的要求。电池包将提供两种容量,以适应短途和长途的用户,同时价格也会较为低廉。 菲亚特克莱斯勒 71亿美元出售汽车零部件业务 总部设在英国伦敦(London,United Kingdom)的菲亚特克莱斯勒汽车公司(Fiat Chrysler Automobiles NV)宣布,已经同意将其汽车零部件子公司Magneti Marelli以62亿欧元的价格,售予美国(United States)私募股权巨头KKR旗下的日本(Japan)汽车零部件制造商康奈可(Calsonic Kansei)。 KKR于2017年从日产汽车公司及其他股东手中收购了康奈可。 这项交易预计将于2019年上半年完成,届时康奈可将改名为Magneti Marelli CK Holdings,由康奈可现任CEO贝达· 博泽尼斯(Beda Bolzenius)领导。新公司将是按营收计算全球第七大汽车零部件供应商。 2014年重组之后 成立菲亚特克莱斯勒汽车 菲亚特克莱斯勒汽车是于2014年1月29日菲亚特集团与克莱斯勒集团宣布重组后而成立的控股公司。2014年1月21日菲亚特在宣布收购克莱斯勒全部股份后不久便立即公布了这项重组计划。 […]
阿里巴巴(Alibaba Group) 联合蚂蚁金服((Ant Financial) 95亿美元全资收购饿了么(Ele.me)
Post Views: 10,759 阿里巴巴(Alibaba Group) 联合蚂蚁金服((Ant Financial) 95亿美元全资收购饿了么(Ele.me) 中国(China)企业阿里巴巴集团(Alibaba Group)丶蚂蚁金服集团(Ant Financial)与饿了么(Ele.me)联合宣布,阿里巴巴已经签订收购协议,将联合蚂蚁金服以95亿美元对饿了么完成全资收购。 这次收购完成后,阿里巴巴将以餐饮作为本地生活服务的切入点,以饿了么作为本地生活服务最高频应用之一的外卖服务,结合口碑以数据技术赋能线下餐饮商家的到店服务,产生化学反应,形成对本地生活服务领域的全新拓展。 同时,饿了么依托外卖服务形成的庞大立体的本地即时配送网络,将协同阿里新零售“三公里理想生活圈”,盒马“半小时达”和24小时家庭救急服务,“天猫超市一小时达”,众多一线品牌“线上下单门店发货二小时达”等一起,成为支撑各种新零售场景的物流基础设施。 阿里巴巴集团CEO张勇表示,欢迎饿了么加入阿里大家庭。“在创始人张旭豪先生和其团队努力下,饿了么毫无疑问已是国内本地生活服务领域的佼佼者。从结缘到全面融合,源自大家对新零售的共同相信。” 未来,饿了么将依托阿里集团数字经济生态的商业基础设施,与阿里众多业务产生奇妙的化学反应,成为阿里新零售战略的一支重要力量。 饿了么创始人张旭豪表示,藉此饿了么正式成为“超级独角兽”,这是包括阿里在内的广大资本市场对饿了么的认可。成为阿里集团一员后,饿了么与整个生态的联系会更加紧密,相互协作会更加高效,协同效应会更加显着,饿了么用户丶商户和合作伙伴都将共同分享阿里生态带来的巨大红利。 更重要的是,阿里和饿了么有着一致的战略愿景,彼此都对新零售市场有着坚定的信心,加入阿里生态,饿了么的发展平台将上升到前所未有的高度。 阿里巴巴集团强调,饿了么将保持独立品牌丶独立运营,饿了么的所有合作伙伴及商家的权利都将得到一如既往的尊重。同时,饿了么将进一步得到阿里巴巴在新零售基础设施丶产品丶技术丶组织等方面的全力支持。 同时,阿里巴巴集团CEO张勇宣布,待交易全部完成后,饿了么创始人兼CEO张旭豪将出任饿了么董事长,并兼任张勇的新零售战略特别助理,负责战略决策支持。阿里巴巴集团副总裁王磊将出任饿了么CE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