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Related Articles
送走2017年丁酉鸡年 喜迎2018年戊戌狗年
Post Views: 10,520 农历新年特辑 送走2017年丁酉鸡年 喜迎2018年戊戌狗年 不知不觉2017年丁酉鸡年即将过去了,迎面而来的是2018年戊戌狗年,为了迎接全新一个农历新年的到来,华人们这个时候都在忙着迎新弃旧,为家里及个人换新装,当然,大家也不会忘记享受美食庆丰年,所以,许多餐馆也都推出创意满满年菜,以让大家可以喜庆团圆,以及欢度欢乐与好运的时刻。 生肖不仅仅是华人特有的文化符号,也是华人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更重要的是生肖的贺岁意义,一般在农历新年前发行,图案较为喜庆,是最为亲民、最有影响力的题材,具有特殊的市场地位,也为春节增添了年味。 华人也有一个特殊习惯,那就是在新的一年到来的时候都喜欢根据自己的生肖看看自己来新一年的运程,因此,新年前市场上都有许多风水大师发表他们对各生肖运程的看法与意见,同时,市场也有许多关于生肖运程的书籍供大家参考。 此外,配合2018的狗年的到来,市场上有许多关于狗的可爱肖像以及图案供大家挑选,以便可以买回家将家里布置得充满着年的气氛。农历新年到来之际,华人除了大扫除之外,许多家庭也开始忙着做年糕、年饼,以及将家里布置得漂漂亮亮的,希望新的一年里可以鸿运当头。 众所周知,在华人的新春佳节当中,其中一个最重要的日子便是吃团圆饭,一年的日子当中游子们选择在外面打拼,然而每年的年除夕,不论是多忙,或是距离是多么的遥远,大家总是会想方设法赶回家与家人庆团圆。所以,年除夕的团圆饭是非常重要的。 在以往的日子,大家都是在家里张罗美食,等候家人一起齐聚一堂共享天伦。然而随着时代的变迁,很多人都会选择到外面吃一餐丰盛的团圆饭,这样即方便又和乐,家人也不必再为事前的张罗而忙,以及吃完团圆饭之后,还要忙着清洗的工作,导致错过了相聚的美好时光。 为了应付时代的需求,现在许多餐馆都会应节地推出各种新年套餐,当然更不会忘记让大家在吃团圆饭之前,来一盘捞生让亲朋戚友一起高喊“捞得风生水起”,增加新春的欢乐气氛。 所以,在喜迎2018年戊戌狗年的当儿,不妨随《大橙报》一起来看看那里有最好吃、最好意头的新春美食佳肴。 Previous Post Next Post
新年特辑
Post Views: 9,478 双威广场(Sunway Malls) 以满满祝福与您欢庆金鼠年 双威广场(Sunway Malls)将在农历新年期间以“福”丶“乐”丶“财”以及“运”等为主题的吉祥票号布置与您一起欢庆金鼠年。 每一家双威广场都将以不同的传统新年元素欢庆金鼠年,例如黄金(象徵财富)丶米(象徵福气)丶葫芦(象徵好运)以及汤圆(象徵幸福快乐)。 双威金字塔“鼠不尽的财” 从2019年12月27日一直到2020年2月9日,双威金字塔(Sunway Pyramid)将以皇家之色 – 黄金为主题的“鼠不尽的财”迎接金鼠年的到来。新年期间,贵气洋溢的黄金常被一般人用来送礼,以示祝福发财和好运之意。 双威伟乐广场“鼠不尽的福” 欢迎从2019年12月31日至2020年2月9日光临双威伟乐广场(Sunway Velocity Mall)的“鼠不尽的福”迎接金鼠年。位于底层的Main Atrium将布置成大马鱼米之乡适耕庄的雅致小村。环绕着稻米和秀丽田景的稻田突显了随着金鼠年降临的福气。 双威太子广场“鼠不尽的乐” 从2019年12月30日起一直到2020年2月9日,双威太子广场(Sunway Putra Mall)中央大厅将在“鼠不尽的乐”主题下布满可爱的汤圆。“汤圆”象徵幸福快乐,因为它味甜,而且传统上农历新年或欢乐时刻一般都会吃汤圆。 双威嘉年华广场 “鼠不尽的好运” 从2020年1月3日至2月2日,双威嘉年华广场(Sunway Carnival Mall)中央大厅将在“鼠不尽的运”主题下挂满红灯笼以及独特的葫芦。华人相信葫芦象徵好运丶平安以及长寿,传统上一般人都会把葫芦放进包包里或摆在家里以示好运。 双威吉萨广场“鼠不尽的财” 从2020年1月3日起一直到2月9日,光临双威吉萨广场(Sunway Giza)中央大道的购物客户将有机会到传统中式大厅拍照,这里布置了1个大型金币丶元宝以及盛开的桃花树,象徵祝福满满的一年复始。您可以在特定周末欣赏到舞狮演出以及来到大道上的新年摊铺街办年货。 Sunway Big Box零售园区与双威依斯干达黄水晶商业中心“鼠不尽的财” 欢迎光临南马的Sunway Big Box零售园区(Sunway Big Box Retail Park)与双威依斯干达黄水晶商业中心(Sunway Citrine Hub)体验“鼠不尽的财”。您可以与以花卉和金币为主题的农历新年布置一起合照,参加有趣的农历新年工坊以及向财神爷讨个大吉利! 欲了解更多有关双威广场(Sunway Malls)的详情,可浏览其官方网站:www.sunway.com.my。 […]
正月初一到十五的风俗习惯 你知道多少?
Post Views: 69,078 中国的文化源远流长、历史悠久,一些古老的风俗更是数不胜数。关于农历新年的一些传统风俗习惯,恐怕对于现在的年轻人来说已经很陌生也很遥远了,我们的上一辈或是年龄稍长的长辈们还是记忆犹新的,提及这些过年的讲究,他们还是津津乐道、夸夸其谈的。那么,从正月初一到正月十五都有着哪些你并不太熟悉的讲究呢?被我们遗忘和延传的又有多少呢?就让《大橙报》告诉你吧! 正月初一春节俗称“过年”,原名“元旦”,隋代杜台卿在《五烛宝典》中说:“正月为端月,其一日为元日,亦云正朝,亦云元朔。”“元”的本意为“头”,后引申为“开始”,因为这一天是一年的头一天,春季的头一天,正月的头一天,所以称为“三元”;因为这一天还是岁之朝,月之朝,日之朝,所以又称“三朝”;又因为它是第一个朔日,所以又称“元朔”。正月初一还有上日、正朝、三朔、三始等别称,意即正月初一是年、月、日三者的开始。正月初一讲究的是开门炮仗:春节早晨,开门大吉,先放爆竹,叫做“开门炮仗”。爆竹声后,碎红满地,灿若云锦,称为“满堂红”。这时满街瑞气,喜气洋洋。拜年,大年初一第一天,到亲朋好友家拜年或是打电话问候是必不可少的,说声“过年好”,祝福每个人全年都是大吉大利。俗传正月初一为扫帚生日,这一天不能动用扫帚,否则会扫走运气、破财,而把“扫帚星”引来,招致霉运。假使非要扫地不可,须从外头扫到里边。这一天也不能往外泼水倒垃圾,怕因此破财。今天许多地方还保存着一习俗,大年夜扫除干净,年初一不出扫帚,不倒垃圾,备一大桶,以盛废水,当日不外泼。 正月初二大年初二,出嫁的女儿会带着丈夫及儿女回娘家拜年。这一天,回娘家的女儿必须携带一些礼品和红包,分给娘家的小孩,并且在娘家吃饭住下,俗称“住娘家”;北方在正月初二祭财神,这天无论是商贸店铺,还是普通家庭,都要举行祭财神活动。各家把除夕夜接来的财神祭祀一番。实际上是把买来的粗糙印刷品焚化了事。 正月初三民间风俗这日称为“穷鬼日”,初三一早家家户户都会“扫穷鬼”,将初一至初二囤积了两天的垃圾扫出,意味着扫走污秽晦气和穷根的民间习俗。所以这一天不外出串门拜年,就是怕被人当“穷鬼”一样扫走。这一天又称“赤口日”忌串门,人们都不会外出拜年串门,外出遇到就会容易引起与人有口角之争执,故家中有长辈的对这日会很在意,自己足不出户同时不让晚辈外出拜年串门,留在家中免遇上口舌之争的凶煞。 正月初四民间传说农历正月初五是“财神生日”,所以需提前一天准备好三牲、水果、糖果、茶等,拜祭意在“迎接财神”,同时各家都会置办酒席祝贺“财神生日”的到来,这风俗是民间正月最重要的拜神活动了。接神拜祭一般在下午太阳开始下山至晚上举行的民间俗语;“送神早接神迟”。同时这日可拜谢“灶君”,听说民间风俗对“灶君”是奖罚分明的神之一,如旧年家中不如意可用“一碗清水三支香”拜祭“灶君”,如旧年家中顺景发有小财可用“三牲水果茶酒”拜谢“灶君”,希望今年胜旧年。 正月初五正月初五俗称破五。民俗一说破五前诸多禁忌过此日皆可破。按照旧的习惯要吃“水饺”五日,如今有的人家只吃三、二天,有的隔一天一吃,然而没有不吃的。从王公大宅到街巷小户都如是,就连待客也如此。妇女们也不再忌门,开始互相走访拜年、道贺。新嫁女子在这一天归宁。还有一说是破五这一天不宜做事,否则本年内遇事破败。破五习俗除了以上禁忌外,主要是送穷,迎财神,开市贸易。 正月初六正月初六是马日,古称挹肥:下田备春耕,穷气送出门。人们在这一天才真正开始耕作或做生意。而自进入正月以来,一直到初五皆不能打扫,厕所中的粪便累积,于是这一天做一大扫除,并祭拜厕所神明,将平日污秽的厕所清扫干净。所以称为“挹肥”(但现今之人家多使用新式的卫浴设备,故已无此俗)。 正月初七正月初七民间风俗是“人日”,意为“人人生日”。传说女蜗初创世,在造出了鸡狗猪牛马等动物后,于第七天造出了人,万物发芽也在这一天。所以这一天是人类的生日。人们的习俗有摊煎饼:民间此日要吃春饼卷“盒子菜”(熟肉食品),并在庭院摊煎饼,“熏天”。 吃七宝羹:用七种菜做成的羹,在人日的时候食用,以此来取吉兆,并说此物可以除去邪气、医治百病。各地物产不同,所用果菜不同,取意也有差别。另外还有吃面祈寿、让小孩子晒出汗、用彩缕金帛剪刻人物贴在屏风上等风俗,不同地域风俗习惯也略有不同。 正月初八旧时在民间流传着“初七七不去,初八八不归”的习俗。民间以正月初八为众星下界之日,制小灯燃而祭之,称为顺星,也称“祭星”、“接星”。又传说初八是谷子的生日。这天天气晴朗,则主这一天稻谷丰收,天阴则年歉。正月初八是“蚕过年”的日子。民间习俗从正月初一到初八分别为一鸡、二犬、三猪、四羊、五牛、六马、七人、八蚕等人和动物的“年”,这些都和农事有关,人们希望六畜兴旺,人丁平安,蚕事顺遂。同时,在民间还有一个传统禁忌,正月初八蚕过年时妇女不能用针线。据说,如果这天用了针线,蚕的眼睛就会瞎。 正月初九在道教传说里,正月初九是玉皇大帝的生日,即所谓的“玉皇诞”、“天公生”,亦称“天日”。这一天里道观要举行盛大的祝寿仪式,诵经礼拜。家家户户于此日都要望空叩拜,举行最隆重的祭仪,以三牲、水果拜祭“玉皇大帝”。也有传说在唐朝时期,,黄巢的军队曾在新年间从北方到南方(也有人说是宋朝杨宗保,又有人说是唐代开漳圣王陈元光,总之就是传说),北方军队在遇到服饰与语言不同的福建居民时,由于听到这些居民自称是“狼”(闽南音“人”的读音),而大开杀戒。面对北方强兵的福建居民,只好纷纷逃到甘蔗园内躲避。一直到北兵弄清楚是怎回事,停止了杀戮。南方的福建人才走出蔗园。据说,侥幸仅存的福建人便把走出蔗园的日子,即正月初九日,用来补过新年,形成了后来正月初九才是福建人新年的的风俗。福建人习惯会在坛前拜祭两枝甘蔗,除了纪念当年从甘蔗林躲命之外,也祈求希望来年风调雨顺有好收成,同时拜过“九皇诞”保佑家人健康长寿之意。此日待人处事皆讲求和气,不可冒犯天神。 正月初十正月初十是地日,传说这是石头的生日,“石不动”:这一天凡磨、碾等石制工具都不能动,甚至设祭享祀石头,恐伤庄稼。也称“石不动”“十不动”。有的地方家家向石头焚香致敬。午餐必食馍饼,认为吃饼一年之内便会财运亨通。还有抬石头神之举。初九夜,人们将一瓦罐冻结在一块平滑的大石头上,初十日早晨,以绳系罐鼻,由十个小伙子轮流抬着瓦罐走。石头不落地则预示当年丰收。另还有一风俗,贺老鼠嫁女,也称“老鼠娶亲”。 初十日将面饼置墙根,名曰“贺老鼠嫁女”许多地方要在屋隅、墙角及水瓮里点灯、焚香、敬纸,对老鼠娶亲志贺。晚上却忌点灯,忌说话,以免惊扰了娶亲事宜,惹下鼠神,一年为患。还有一些地方初十这一天忌针,说是在这一天如果动了针线活要心疼,因为十指连心。 正月十一开春旺地好收成。俗话说“一年之计在于春”,这一天农家人会到田地里耕种,希望来年收获粮满仓。 正月十二祖宗堂前点新灯。在旧时农业社会很注重生男孩继承家中香火,每当同姓村落里如果没有宗堂,那么是本姓初生的男孩都可在这天到来点新灯加添族簿,这天村中初生男孩所点的灯在祖宗堂前张灯结彩,以示香火旺。 正月十三、十四旺禽舍,这两天是增添家中三牲家禽的时间。 正月十五正月十五闹花灯、扭秧歌、舞狮子、看烟火、赶庙会是民间普遍的习俗。这一天也被称作“元宵节”,元宵节是我国主要的传统节日,也叫元夕、元夜,又称上元节,因为这是新年第一个月圆夜。因历代这一节日有观灯习俗,故又称灯节。在这一天大马的某些地区,尤其是槟城会有“抛柑”的节目,源自闽南的民间顺口溜–“掷柑嫁好尪”,意即抛柑可以嫁到好夫婿的意思。 欲了解更多,请参阅《大橙报》(BIG ORANGE)电子报www.bigorangemedia.com Previous Post Next Pos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