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Related Articles
世界500强排名第14位 嘉能可(Glencore) 成为10年最赚钱的商品贸易商
Post Views: 15,430 引言 在美国(United States)《财富》官网公布的《2018世界500强榜单》当中,作为矿业巨擘之一的嘉能可(Glencore)排在了第14位。作为世界最大大宗商品贸易商,嘉能可和其他几家大宗商品前沿企业,早已在事实上超越高盛、摩根士丹利和摩根大通等大名鼎鼎的华尔街投行,而成为过去十年中最赚钱的行业群体。现在就随《大橙报》近距离了解这家公司。 世界500强排名第14位 嘉能可(Glencore) 成为10年最赚钱的商品贸易商 2018年7月19日的晚间消息,美国(United States)《财富》在官网公布2018世界500强榜单。根据榜单:苹果第11、AT&T第20、鸿海第24、中国移动第53、华为第72、谷歌第52、微软第71、软银第85、戴尔第93、索尼第97、中国电信第141、 京东第181、 中国联通第273、Facebook第274、阿里巴巴第300、甲骨文第302、腾讯第331、苏宁第427、 诺基亚第457、爱立信第500。 当中,作为矿业巨擘之一的嘉能可(Glencore)则排在第14位。这家瑞士(Switzerland)公司的总部设在巴尔(Baar),其营收达2054亿7600万美元,利润则达到57亿7700万令吉,总资产高达1355亿9300万令吉,员工数多达8万2681人。 嘉能可是一家瑞士公司,成立于1974年,总部设于瑞士巴尔,是全球最大的商品交易商,主营业务包括了:综合商品生产商及营销商,在全球范围内广泛从事金属及矿产、能源产品及农产品营销、生产、精炼、加工、存储及运输活动。 嘉能可于1974年由马克·里奇(Marc Rich)所创立,最初专注于黑色金属、有色金属、矿产、原油的实物营销,在业务拓展至石油制品领域后不久,在1980年代早期,嘉能可收购了一家已经存在的荷兰(Netherlands)谷物贸易公司,并由此奠定了农业产品集团的基础,煤炭不久也被加入到了能源产品集团之中,1994年管理层完成了产权的收购并重新命名为嘉能可国际公司。 多年以来嘉能可通过收购和发展农业、采矿、冶炼、精炼和加工生产资产,从一个单纯的营销商品的第三方组织变成了一个多元化自然资源集团。 1987年该公司在美国完成了第一次在工业资产股权投资,获得27%的太冬青铝冶炼厂,1988年通过购买66.7%的锌/铅矿在秘鲁(Peru)完成了本身的第一个工业资产的控股权收购。如今,嘉能可及其子公司的生产资产涵盖各种各样的商品种类。此外,该公司直接或间接持有许多上市公司的大量股份,包括斯特拉达公司股票。 苏黎世(在英国(United Kingdom)伦敦和苏黎世上市)、世纪铝(纳斯达克上市)、加丹加省矿业(在加拿大(Canada)多伦多上市)、Minara资源(在澳洲(Australia)悉尼上市)、UC Rusal(在香港(Hongkong)上市),Chemoil能源(在新加坡(Singapore)上市)。2011年5月,嘉能可在伦敦证券交易所第一次上市并且在香港证券交易所第二次上市。 嘉能可为世界最大商品贸易商 表现超越大名鼎鼎华尔街投行 作为世界最大的大宗商品贸易商,嘉能可和其他几家大宗商品前沿企业,早已在事实上超越高盛、摩根士丹利和摩根大通等大名鼎鼎的华尔街投行,而成为过去十年中最赚钱的行业群体,尤其需要指出的是,这一些企业大多是由私人控制的非公众公司,这也让他们的财富变得更为隐秘而惊人。 其中,嘉能可更令人印象深刻。相比于嘉吉、路易·达孚这些创立于19世纪的老牌大宗商品贸易商,成立逾四十年的嘉能可似乎始终在以一种更为激进却神秘的方式不断改写和刷新着这个行业赚钱的模式以及对未来盈利的想象。 “嘉能可或许少了一些显赫的经营历史以及与之伴随的商誉积累,但是同时也少了一些束缚,在交易和扩张上有着更大的行事空间。”一位国有大型矿业企业大宗交易部门的负责人表示,“打个不恰当的比方,如今的大宗商品交易行业,老贵族依然保有威势,但不按套路出牌同时也百无禁忌的年轻暴发户却更能呼风唤雨。” 的确,正如嘉能可现任掌舵者–伊凡·格拉森伯格(Ivan Glasenberg)十余年来所做的那样,无尽的野心与无穷的财富相伴而来。甚至从创立之日起,野心与财富就一直就是嘉能可发展历程的主题词汇–为了达成目标,嘉能可不惜回避规则、颠覆规则乃至创造规则,也由此获得了超乎寻常的财富增长。 嘉能可于2017财政年 取得盈利57.77亿美元 2018年2月杪,嘉能可宣布,2017年盈利57.77亿美元,按年增长3.2倍;其每股盈利0.41美元,全年派息每股0.2美元。 全年收入2054.76亿美元,按年升34.34%。2017年调整后未计利息、税项、折旧及摊销之利润(EBITDA)为147.6亿美元,按年增长44%,市场预期为146.7亿美元。 格拉森伯格指,公司业绩创纪录最佳,主要受惠于营销和工业资产部门的出色表现。 时至今日,嘉能可的发展路径和行事风格,仍旧有着其创始人马克·里奇灌注的基因。这不仅是因为在这个商业帝国创立后的前二十年时间里,是马克·里奇带领嘉能可凭借充满争议的途径掘到了第一桶金,更因为马克·里奇在这二十年中,也为今天的嘉能可留下强大的人才储备和独特的地缘商业优势。 […]
以冰雪为请柬,以热情相邀约 2016长春冰雪旅游节让游客激情澎湃
Post Views: 39,974 引言 于2016年1月4日开幕的2016长春冰雪旅游节以“激情冰雪,魅力长春”为主题,围绕冰雪体验、冰雪赛事、冰雪文化、冰雪商贸四大板块,策划实施了59大项、102小项,总计161项的系列活动。其中,瓦萨国际越野滑雪系列赛事、瓦萨冰雪天使评选、雪雕大赛、冬泳大会、滑雪音乐节、中国创投长春峰会等活动的举办,体现出此次“冰雪盛会”的国际性、群众性、文化性以及经贸和消费的拉动性。现在就随《大橙报》来一睹这个旅游节的盛况。 以冰雪为请柬,以热情相邀约。雪舞时节,在林海茫茫、飞雪飘飘的长春净月潭(Jingyuetan,Changchun)开启了悦心明慧、健身强体的文化盛宴大幕。 汇天下冰雪艺术之精华、融世界冰雪游乐于一园。2016年度中国长春净月潭瓦萨国际滑雪节(International Vasaloppet Ski Festival)将集竞技性、思想性、艺术性、观赏性、参与性、娱乐性于一体,场面恢宏壮阔,造型大气磅礴,景致优美绝伦…为长春冰雪文化、旅游增添了新元素,成为领航中国(China)冰雪文化的强劲动力。 这里有国际顶尖赛事,万人齐发;也有全民参与的大众娱乐项目,酷炫精彩;共20项活动六大赛事轮番登场让该处的冬天焕发勃勃生机;美轮美奂冰雪世界,让中外游客将在这里畅享自然之灵性、历史之底蕴、时代之精神,城市之文明…燃情瓦萨,标注了这座城市璀璨的文化符号。 冰雪文化作为一种地域的文化形态,在净月潭瓦萨滑雪节举办之初,就被作为发展的精髓,“瓦萨”不仅是一项体育赛事、一种旅游活动,更是一种文化的载体。净月潭瓦萨滑雪节在引入北欧文化的同时,创造性地使之与中国传统文化相结合,从而扩大了瓦萨文化的内涵和外延。 如今“瓦萨”的意义已不仅仅是一项比赛,它更是一座沟通长春和世界的桥梁,世界各地的冰雪文化在融合中不断升华。瑞典(Sweden)瓦萨悠久的历史与中国长春独特的冰雪文化相融合,使长春瓦萨获得了巨大成功,成为了长春市新年中的国际盛事。近年来,通过“瓦萨之夜”、“瓦萨冰雪天使”评选、外国人文艺演出等等一系列的精品活动,长春办出了中国瓦萨特有的韵味。 冰雪节和冰雪运动,是当前世界许多国家发展冬季旅游的模式。当前,长春市以瓦萨滑雪节为依托,旨在打造中国北方的冬季旅游品牌,现在已经取得了显著成效,瓦萨滑雪节已成为长春百姓和世界滑雪爱好者共同欢聚的节日。 领略净月潭无限雪趣 感受深厚历史积淀,领略净月潭无限雪趣。净月潭瓦萨滑雪节的重头戏之一就是冰雪产品和游乐项目。 这个冬天,净月潭国家级风景名胜区着力打造净月雪世界,以“净月情缘冰雪之恋”为主题,在游览线路的设计上借鉴中国园林“移步换景”的特点,分为6大主体景区。第一景区为“雪舞风情”;第二景区为“文化之旅”;第三景区为“迎春报喜”;第四景区为“新年祝福”;第五景区为“星河之梦”;第六景区为“狂飙赛场”。 “六大主体景区”的冰雪产品将倾力打造冬天里的童话世界,将中国的“一带一路”战略融入产品规划,利用雪雕冰雕,再现丝绸之路途经国家的人文建筑和历史内涵,呈现净月冰雪文化独有的视觉盛宴。今年净月雪世界,在展示欧陆风情的同时,巧妙的融入中国传统文化元素,中西文化的碰撞和融合,将通过冰与雪的作品立体呈现。此外净月雪世界尝试利用新媒体手段,让游客在游园过程中增加线下互动的乐趣。 本年度的“冰雪天使”评选是净月潭瓦萨滑雪节的一大亮点,来自各大高校的女孩们在这一舞台上展示美丽与智慧,演绎独特的青春风采。 “冰雪天使”散发东方美 当操着一口流利英文的“冰雪天使”身着中国的传统服装、演奏着民族乐器,出现在国际舞台的时候,更多的国际友人通过这几位充满东方女性魅力的女孩,触摸到神秘的中国文化。 梳理持续攀升的数据,回顾历年滑雪节期间冰雪旅游情况,它不仅带动了当地经济的发展,也促进了文化交流。 净月潭瓦萨国际滑雪节在秉承传统瓦萨文化的基础上,扩大延伸了瓦萨滑雪节内涵,举办了“瓦萨之夜”、“冰雪天使评选”、“瓦萨国际交流大会”、“经贸洽谈会”、“书画笔会”等一系列的精品活动,办出了中国瓦萨特有的韵味,也极大促进了中国与世界文化的交流。 开启“冰雪结合、以雪为主”变化 而借助冰雪旅游弘扬民族文化,不仅是对保护传承民族文化的一大贡献,同时也丰富了冰雪旅游文化的内容。瓦萨滑雪节作为中国文化的传播者,春雨润物。自从净月潭瓦萨滑雪节开展以来,彻底颠覆了“以看为主”的传统冰雪产业发展模式,开启了由“冰雪结合、以雪为主”转向“动静结合、以动为主”的变化。一个以越野滑雪运动快速普及为基础,更富于参与性、成长性的发展模式,迅速生根发芽。 14年间,长春净月潭瓦萨国际滑雪节已成为具有深厚东西方文化底蕴、广泛吸引力和发展前景的体育、旅游、文化大型综合活动。随着瓦萨滑雪节办节层次的大幅提高,重点活动精雕细作,旅游产品内涵丰富,赛事的专业性与群众的参与性相得益彰,使瓦萨滑雪节的品牌价值大幅提升,成为了长春市在国际上展示形象、扩大交往、提高知名度和影响力的最佳载体。 Previous Post Next Post
机器人最终将统领世界?
Post Views: 35,458 “在未来的某一天,拥有了自我意识的机器人希望占领整个世界,于是它们向俄罗斯投射了一枚核弹”…这是著名科幻电影《终结者》中的一幕,而于2107年9月4日,类似场景也出现在特斯拉(Tesla)与SpaceX公司创始人埃隆·马斯克(Elon Musk)的预言中。 这并不是马斯克第一次发表这类观点。早在2014年10月,他就发出警告,称一些政府和企业不加节制地开发和滥用人工智能,“致命的智能杀手机器人”已接近实用边缘,一旦突破这一边缘,就很可能令当前由核威慑构成的“恐怖平衡”顷刻间崩塌,使人类突然间面对世界大战的现实威胁。 2017年8月份时,马斯克还联合116家机器人和人工智能公司创始人联名致信联合国,呼吁禁止开发和使用人工智能武器系统。8月11日,马斯克就曾发推文说:“如果你不担心人工智能的安全性,那么你该开始担心了。它比朝鲜危险得多。” 机器是否终将战胜人类?世界上一直存在两派意见。一派不同意马斯克的看法,如面子书(Facebook)创始人马克·扎克伯格(Mark Zuckerberg)2017年7月公开表示,关于人工智能的警告言过其实,马斯克的人工智能世界末日论太不负责任。马斯克随后回应称,扎克伯格对人工智能的理解是有限的。 谷歌(Google)母公司Alphabet董事长埃里克·施密特(Eric Schmidt)也表示,马斯克的人工智能威胁论是杞人忧天,“如果你觉得人工智能在智商上超越人类后就将毁灭我们的种族,那你一定是科幻电影看多了”。 但也有不少人支持马斯克。微软(Microsoft)联合创始人比尔·盖茨(Bill Gates)表示:“几十年后,人工智能足够强大,就应该担心了。我同意马斯克和其他人在这方面的看法,(我)不理解为什么有人不担心。” 知名物理学家斯蒂芬·霍金(Stephen Hawking)近年来也多次在不同场合表示,“人工智能有着比人类进化更迅速的潜力”,“人工智能的全方位发展,可能招致人类的灭亡”。 Previous Post Next Pos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