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ghline 人物 Personality

爱牛之心跃然画纸上 李可染 Li Keran 以“牛画”蜚声画坛

23_1中国(China)已故当代著名山水画家李可染(Li Keran)(1907年– 1989年)在山水画方面,主张“可贵者胆,所要者魂”、“用最大的功力大进去,用最大的勇气打出来”,使古老的山水画艺术获得了新的生命。他也强调作山水画要从无到有,从有到无,即从单纯到丰富,再由丰富归之于单纯。他代表画作有《漓江胜境图》、《万山红遍》和《井冈山》等。现在就随《大橙报》一起来认识这位在中国画坛辛勤耕耘了近70年的一代宗师。

中国(China)已故当代著名山水画家李可染(Li Keran),原名李永顺,江苏徐州人,是中国近代杰出的画家、诗人,画家齐白石的第子。他自幼即喜绘画,从13岁开始步入艺术殿堂起,学习画山水;他把整个身心都投入到中国画艺术的革新事业上。

他于1907年出生在江苏省徐州一个平民家庭里,家中排行第二。双亲均不识字,父亲是贫农,逃荒到徐州改做了厨师,母亲是城市贫民。童年他酷爱戏曲绘画,常用碎碗片在地上画戏曲人物,博得邻人围观。

1923年,李可染入上海美术专门学校普通师范科,学习图画、手工两年。此间,得见吴昌硕真迹。在学校一次纪念会上,听康有为演讲,得知中国唐宋绘画是世界艺术的高峰,因此被激发斗志的他离职献身绘画艺术。

李可染创造了中国山水画的新风格,新派别,还创造了山水画的新图式。李可染的山水画重视意象的凝聚。他在40年代的山水作品是一种线性笔墨结构。50年代以后的作品,由线性笔墨结构变为团块性笔墨结构,以墨为主,整体单纯而内中丰富,浓重浑厚,深邃茂密。

他的山水画将光引入画面,尤其善于表现山林晨夕间的逆光效果,使作品具有一种朦胧迷茫、流光徘徊的特色。从总体看,李可染的山水画比明清山水画更靠近了对象的感性真实,从某种意义上看减弱了意与形式趣味的独立性。

他主张“可贵者胆,所要者魂”、“用最大的功力大进去,用最大的勇气打出来”,使古老的山水画艺术获得了新的生命。他也强调作山水画要从无到有,从有到无,即从单纯到丰富,再由丰富归之于单纯。李可染在绘画上的主要贡献就在山水画。

以2.9亿人民币天价成交
《万山红遍》创拍卖纪录

他的山水画盛富艺术价值,早期他的画作《万山红遍》创下拍卖纪录,以2.9亿人民币天价成交,成为迄今中国艺术品拍卖史上最高价的艺术品。这幅创作于1964年的《万山红遍》,是成就李可染在中国近现代画坛地位的里程碑式作品。该画题材取毛泽东“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诗意而成。1962至1964年之间,李可染偶得半斤故宫内府朱砂,大胆尝试用朱砂写积墨山水,创作了“万山红遍”的题材。

但是国内外很多美术爱好者都知道,李可染除以山水画名震中外画坛外,还非常喜欢画牛。他画的牧牛图形神兼备,意境清新美妙,充满生趣和诗意。他以牛为创作对象,也以“牛画”而蜚声画坛,更以牛的吃苦精神感动同行。

他更为自己的画室取名为“师牛堂”。他曾在画作《五牛图》上题字道:“牛也,力大无穷,俯首孺子而不逞强。终生劳瘁,事人而安不居功。纯良温驯,时亦强犟,稳步向前,足不踏空,形容无华,气宇轩昂,吾崇其性,爱其形,故屡屡不厌写之。”爱牛之心跃然纸上。

李可染画牛,始于40年代初。1942年,他蛰居重庆金刚坡下的一户农家,睡房挨着牛棚,他和一只水牛天天见面,看它吃草、挤奶,终日劳作。到了晚上,牛的喘息声、反刍声、搔痒声常常使人夜不能寐。于是他挑灯起床,对牛作画。

李可染画的牛,极富生活情趣,这与他长期深入生活、静观默察,对牛的动作习性熟稔于心,不无关系。他笔下的牛,或行、或卧、或凫于水中;牛背上,稚气的牧童悠然自得,或观山,或引吭,或竞渡,寥寥数笔,他便勾出一幅质朴而生机盎然的田园小景。

他能把牛的形状、比例、动态掌握得恰到好处,更能把牛的朴实无华的性格和充满泥土味的特色惟妙惟肖地刻画出来,他画的牛多一笔嫌碎,少一笔不够,这就是他多年修炼艺术的结果。画品即人品,李可染后期的牧牛图,更升华为一种对牛的精神的理解,这精神也是画家本人做人、作艺的准绳。

1989年12月5日,在中国画坛辛勤耕耘了近70年的一代宗师李可染因心脏病猝发,在北京寓所里溘然长逝。他永久地放下了那曾创造出数以万计艺术珍品的画笔。逝世前他正在画室里,同文化部的几位同志商讨如何发扬光大中国画艺术。构想刚刚谈开,他却突然头一偏,仰靠在了沙发背上,再也没有苏醒过来。

后世为了纪念这位伟大的画家,特地为建造于1922年他的旧居“李可染艺术馆”翻新。其新馆位于李可染旧居南侧,2006年12月5日正式开工,于2007年12月竣工落成,占地面积4810平方米,建筑面积2829平方米。新馆由陈列展示厅、学术报告厅、综合功能厅和室外庭院四个部分组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