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Related Articles
沙特(Saudi Arabia)反腐冲击波影响 10位亿万富豪跌出世界富豪榜
Post Views: 10,317 沙特(Saudi Arabia)反腐冲击波影响 10位亿万富豪跌出世界富豪榜 刚刚公布的《福布斯》富豪排行榜与往年相比有点不同。其中,沙特(Saudi Arabia)富豪不见了踪影。 《福布斯》杂志提供的数据显示,2017年,沙特还有10位亿万富翁上榜,而2018年,这一数字为零。而这一切,与此前在沙特引发轰动的反腐行动不无关系。 2017年11月4日,沙特国王萨勒曼宣布成立以王储穆罕默德·本·萨勒曼为主席的最高反腐委员会,严厉打击贪污腐败和侵吞国家财产的行为。随后,沙特掀起了一场史无前例的反腐风暴。 在这一场反腐风暴中,数百名沙特政军商界高官显贵被捕,包括一批王子。11月9日,沙特政府给出的数据显示出,有超过200人被捕,估计涉案金额达1000亿美元。被捕的政商界高官都被临时关押在五星级的丽思卡尔顿酒店。 在持续3个月的反腐行动中,部分嫌疑人在同意交出1000亿美元及部分资产后被释放。不过,沙特政府并没有透露过多关于和解的细节。 对此,《福布斯》杂志表示,无法对沙特富豪的财富进行准确的评估,“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有成千上万种说法。我们无法确切地知道谁在什么时间给了谁多少和解金。考虑到真相并未浮出水面,我们决定2018年将沙特10位亿万富豪都从我们的亿万富豪排行榜中移除。没有人发表评论。” 在一批被捕的政商界高官中,就包括不少沙特富豪的身影。《福布斯》杂志在其官网上表示,至少有3位入选2017年富豪排行榜的沙特富豪身陷此前沙特国内的反腐风暴。其中,影响力最大的要属阿勒瓦利德·本·塔拉勒王子(Prince Alwaleed bin Talal)。 有“中东巴菲特”之称 阿勒瓦利德亦受影响 《福布斯》称,阿勒瓦利德是沙特王国控股公司老板,2017年身家估值187亿美元,有“中东巴菲特”之称。这位亿万富翁投资大亨还持有花旗(Citibank)、推特(Twitter)和苹果(Apple)等大公司的股份。在获释后,沙特王国控股公司的股价一路飙升,助推公司市值增长10亿美元。 目前尚不清楚的是,阿勒瓦利德本人的财富是否“完整无缺”。不过,他在获释之后接受媒体采访时提到,自己目前依旧是沙特王国控股公司的老板,一些大公司股东的身份也没有变化,名下的地产也没有受到影响。 除了阿勒瓦利德,《福布斯》官网还公布其余9位2018年“被除名”的沙特亿万富豪。据2017年该杂志公布的信息,紧随阿勒瓦利德王子其后的是拥有81亿美元资产的沙特石油大亨穆罕默德·阿毛迪(Mohammed Al-Amoudi)。由于祖上是埃塞俄比亚(Ethiopia)人,因此,阿毛迪还在埃塞俄比亚拥有着一个融合金矿、农场与基建的大型产业集团。 身家38亿美元的沙特王子苏尔坦·本·穆罕默德·本·沙特·卡比尔(Prince Sultan bin Mohammed bin Saud Al Kabeer)也被“除名”。卡尔比王子名下拥有中东最大的乳业公司。 拥有26亿美元的亿万富豪穆罕默德·伊萨(Mohammed Al Issa)主要是投资于银行、食品加工厂与酒店。位于其后的是身家23亿美元的萨利赫·卡迈尔(Saleh Kamel),发家于金融和医疗行业。 此外,与自己的兄弟创建了最大伊斯兰银行、拥有19亿美元的阿卜杜拉·阿吉(Abdullah Al Rajhi)、净资产分别为12亿美元的阿尔霍卡尔三兄弟以及靠投资地产发家的默罕默德·瑟拉菲(Mohammed Serafi,11亿美元)都从2018年的榜单上消失了。 自大规模反腐行动以来,沙特政府一直在努力向国际投资者保证沙特对商业的开放,以及为投资者营造一个更透明、公正的投资环境。 沙特领导层严厉打击腐败 体现出其对于经济的重视 沙特政治分析人士认为,沙特领导层严厉打击腐败行为的举动,体现出其对于经济的重视,而不是要把投资者赶跑。 “那些涉嫌贪腐被捕的人都身居高位,拥有大量资产,在全球范围内从事贸易活动,这说明经济是我们的领导层重点考虑的方面,说明我们的经济环境还是比较公正透明的,可以在很细节的层面打击腐败,即便打击的目标是经济领域赫赫有名的人物。”分析人士曼苏尔·阿米尔(Mansour Amir)说。 改善营商环境,也是王储萨勒曼力推的“愿景2030”(Vision 2030)–沙特经济转型计划的重点之一。这项计划是仿效其他海湾国家早年间实施的经济多元化改革政策,改头换面后重新包装出来的一揽子改革方案。尽管很多改革政策都是老调重弹,但也反映出低油价时代,沙特维持经济增长和新一代王室统治集团稳定的巨大紧迫性。 当前,沙特政府希望鼓励投资者为该国注入资金,从而为该国的经济转型提供支撑。
美国(United States)公司 Beam联合创始人 马特·萨尔萨门迪(Matt Salsamendi) 成功离不开艰苦的努力和奋斗
Post Views: 41,804 微软(Microsoft)刚刚收购了一家初创公司,后者的首席执行员居然还不到20岁。 微软的Xbox部门于2016年8月11日宣布,他们收购一家面向游戏玩家的美国(United States)实时互动流媒体平台公司Beam。 根据报道,这家公司有24名员工,是18岁的马特·萨尔萨门迪(Matt Salsamendi)8个月前才创建的。交易的具体细节没有披露。 微软的Xbox Live是全球最大的社交游戏平台之一,也是微软成长策略强调的重点,而这笔交易显然会使其得到进一步的支持。微软在博客中夸赞Beam汇集“游戏与观看”的能力,说它将使得Xbox Live“更有社交性,更具乐趣”。 这位年轻首席执行员第一次引起公众注意,是2016年5月参加TechCrunch Disrupt的Startup Battlefield。他当时解释自己创业的动机,说“传统平台并不能为观众提供任何参与的方法”。 Beam可以让游戏玩家将控制“众包”给观众,观众与玩家可以实时互动。观众可更换玩家的装备,控制环境,并且警告说哪里可能出现敌人。一切都几乎没有任何延迟,这是最重要的,其他的游戏流媒体平台,多少都会延迟若干秒。 Beam最终成为了Battlefield的赢家,获得了5万美元奖金。6月间,萨尔萨门迪和另外一位创始人,20岁的詹姆斯·博姆(James Boehm)还获Thiel Fellows当月的提名。投资人彼特·泰尔(Peter Thiel)决定在2年内为他们提供10万美元的资金,条件是他们辍学和辞职来专心搞好公司。 对于微软而言,收购Beam也将会为它开辟出一条建立内部流的新方式,建立起自己的互动式流媒体游戏服务。如果微软能够成功地利用Beam增强社交性的话,那么它将会大大吸引年轻观众的注意,达到社群效应的一个新高度。 萨尔萨门迪是Beam联合创始人兼CEO。他表示:“我非常兴奋,因为Xbox是很专注于社群,面向年轻人的一个团队。而我们Beam也是由一批充满激情的,年轻的人才建立的。我们都热爱游戏,并且希望可以在游戏直播互动上做出努力。Xbox是适合年轻公司的,是适合我们的。” 萨尔萨门迪的成功,当然离不开艰苦的努力。在创办Beam之前,他经已联合创立MCProHosting,ArcadiaCon两家公司,并且任职这两家公司的技术总监(CTO)职务。其专长在于照明与镭射设计、网络工程,基础建设设计。 他是在2011年成立MCProHosting至今。这一家公司为一个共享伺服器寄存平台的基础建设进行设置和维护,为同时为数以千计以上玩家在任何指定时间给予运作的4万游戏伺服器进行支持。如今,这家公司自2013年起成为世界上最大的游戏伺服器寄存供应商。 这位年轻人创业之路看似一帆风顺,才刚启航就到达目的地,不过他在本身部落格上公开自己熬出头来的辛酸。 他透露自己熬了数以百计的夜晚,去编写数十万条程式码,进行过累计数百万小时的串流测试,才建立起独一无二和让人振奋的平台。 “我清楚地记得投入了数百个夜晚,写了多少万条代码,测试期又有无数个小时。”他在自己的博客当中感慨道,“这一切还只是开始。” “我知道我们正在构筑的平台是独特的,是令人兴奋的,收购交易到来的时间节点也很好。”他在回应CNN采访的邮件时当中写道,“我们有很棒的平台,很好的用户群,现在正是要迅速成长的时候。” 他表示接下来的计划是将Beam从目前在西雅图办公室,搬到微软在雷德蒙德的总部,去领导Beam成为Xbox工程团队的一部份。 Beam现在已经拥有了10万用户群。萨尔萨门迪将继续在微软旗下负责Beam,隶属于Xbox的工程部门。 Beam 提供游戏直播平台 Beam是一个强调社交互动性的游戏直播平台,用户在观看游戏直播的时候,不再只是干看着,而是能直接参与到屏幕上的游戏中,与直播者一起“玩”。 直播者可以让观众通过做一些选择来参与游戏,比如决定下一个关卡的武器,或者是选择哪一个英雄。 Beam还支持群组游戏,也就是让观众来控制某些游戏角色,大家一起来玩游戏,还可支持语音群聊,可以很好的和玩家一起玩。 而这些互动能够发生的一个关键因素就是低延迟,不能让大家等待。据Beam表示,Twitch这类平台存在15-20秒的延迟,而Beam的延迟大约只有0.2秒。 Beam除了支持互动类型的游戏,平台上有很多非互动的游戏直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