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Related Articles
德国城市特里尔(Trier) 因马克思而闻名于世
Post Views: 13,720 德国城市特里尔(Trier) 因马克思而闻名于世 德国城市特里尔(Trier)拥有大量古罗马帝国遗迹,但英国独立旅游记者塔玛拉·欣森(Tamara Hinson)说,对于每年到这里来的游客而言,这座城市真正的吸引力,在于它与马克思的关系。 特里尔是德国最古老的城市,位于莱茵兰-普法尔茨州西南部,摩泽尔河岸,靠近卢森堡边境。开埠于公元前16年,曾为罗马帝国四帝共治制时期西部恺撒(副皇帝)君士坦提乌斯一世的驻节地。特里尔不是唯一一座声称历史最古老的德国城市,其作为“城市”有超过2000年的历史,而不是作为殖民地或者军队驻扎地,在德国是最古老的。 特里尔是最早的基督教位于阿尔卑斯山北侧的主教教区。中世纪,特里尔大主教是一个重要的教会诸侯,管辖的主教辖区控制从法国边界到莱茵河的大片地区。特里尔大主教也是神圣罗马帝国的7个选帝侯之一。 马克思故居 Karl Marx Haus Museum 马克思故居位于德国古城特里尔市布吕肯街10号,是一座灰白色的3层楼房,是当时德国莱茵地区的典型建筑。 马克思故居的说明书有德、英、俄、法、西、中、日7种文字,中文有简繁两个版本。在故居陈列的《共产党宣言》和《资本论》的众多版本中,包括德文原版,印刷最精美的也属中文版。 特里尔中央集市市场及周边 Hauptmarkt 特里尔老城的中央集市广场是特里尔老城的中心。老城区一些重要建筑和街巷,都散布在集市广场的周围。广场中央有水果和蔬菜、土特产品的摊棚,路边有餐馆和咖啡馆,商铺。中午时分广场到处是人,十分热闹。 广场上有一座喷泉,是著名的佩特罗斯喷泉。喷泉雕像是一个手持进入天堂金钥匙的圣彼得。它是特里尔守护神。下面的雕像,分别代表公正、力量、节制和智慧四种美德。 皇家浴场遗址 Kaiserthermen 这里曾经是一座庞大的温泉浴场,由君士坦丁大帝兴建。据学者的研究,大浴场包括了大浴池、暖浴室、冷浴室及运动场几个部分。 想了解大浴场全貌,可以看学者研究出来的模拟图样,或者是去钻一钻它的地下隧道,也就是大浴场的热水和排水系统,在这大迷宫一样的地道中,感受一下它的庞大。 特里尔古罗马桥 Alte Römerbrücke 古罗马桥坐落在特里尔的摩泽尔河上,是德国最古老的桥。1986年起罗马桥和特里尔大教堂、圣母升天教堂(圣殿)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遗产。 今天石桥的桥墩是公元144年到152年建造的,是自特里尔建城之后在那个位置建造的第三座桥。建筑所用的石头来自于曾经的火山Hohe Buche附近的石矿场。即使是在今天,现代化的交通工具在其上面依旧川流不息。 Previous Post Next Post
鼎泰丰(Din Tai Fung)第二代传人 杨纪华(YANG CHI HUA) 以优质服务精神发扬饮食业
Post Views: 57,835 只要品尝过台湾著名小吃“鼎泰丰”的小笼包,都会记得每颗小笼包的体积都是一致的,不管是重量或外摺,根本无法分辨出它的大小,甚至味道永远都一样。这些精准统一化的完美品质,即是鼎泰丰第二代传人现任董事长杨纪华所制定。他深信:“创意来自品质,我只有一个要求,就是要做最好的”。现在就随《大橙报》一起看看杨纪华如何让一个传统品牌在全球发扬光大。 网站:http://www.dintaifung.com.tw/ 鼎泰丰(Din Tai Fung)是杨秉彝(Yang Bingyi)于1958年在台湾所创立,最初店名为“恒泰丰油行”是一家卖油的小店,后来,看到小笼包的商机,他决定把油行收了,转行售卖小笼包。他专心做小笼包的生意,结果竟以小笼包成为高品质的“台湾名牌”。 过后鼎泰丰(Din Tai Fung)由第二代杨纪华(Yang Chi Hua)接手,如今“鼎泰丰”已是一家享誉全球的台湾小笼包专卖店,自1972年至今,已走过了从创立品牌到蓬勃发展的辉煌历程,先后在日本、美国、香港、新加坡、中国上海、深圳、无锡等地开设分店。1993年获美国纽约时报评选为“世界十大美食餐厅之一”,并为台湾美食界摘下第一颗米其林星星,如今在台湾已成为中华传统美食的代表。 很多国内外游客到台湾必到鼎泰丰,只为一尝小笼包的独特美味。一些名人如梅尔吉普逊、苏菲玛索、成龙、巩俐、宫泽理惠、张曼玉、周星驰等都曾是鼎泰丰的座上客。 鼎泰丰在1996年于日本开设第一家海外分店后,足迹陆续横跨10个国家,如今有超過50家门市,每年至少卖出1亿2千万颗小笼包。原来其成功的主要关键即是第二代传人杨纪华从日本人身上学习到的服务态度。 杨纪华成功将鼎泰丰品质和国际接轨,主要的关键是服务精神。他不止凭着高品质带鼎泰丰的小笼包登上世界舞台,还在店内进行服务精神改革工作。 鼎泰丰改革店内的服务精神是希望能解决门口的排队问题,大部分人都会思考如何让店里客人以最快的速度用完餐,不自觉就造成客人用餐的压力。 他要求服务员让每位客人都能从容用餐,不能赶客人,一开始,服务员都觉得很麻烦,后来他与服务员沟通,并让他们明白“薪水不是鼎泰丰发给他们,而是客人发给他们的”,所以他们最重要的工作是服务好每一位客人。 “这样一点一滴改变,过去是我们学习日本人的服务精神,现在反倒是日本人在学习我们的好,我们外场服务人员每半年要到日本教他们礼貌与微笑。” 至于如何可以落实优质的服务精神,原来他的窍门就是“态度”,这也是他让顾客对鼎泰丰留下深刻印象的原因之一。 在多年前当鼎泰丰从新加坡搭乘新加坡航空到印尼时,发现新航的空服员服务非常好,令他留下深刻印象。 他说:“不只在面对客人,他们即使两台餐车会车时,没有客人,同事彼此之间也是微笑,以礼相待,我希望鼎泰丰也能达到这种境界。” 随后同样是在搭乘飞机上,当他搭乘日亚航从日本北海道到东京,他在飞机上也发现同样的服务态度。于是,他在回台湾后,就立刻与主管商量,让店内的服务员练习这种服务态度,久而久之就变成了他们的服务习惯了。 杨纪华:世上两件事最难 把钱从别人口袋拿到自己口袋 把自己脑袋的东西放到别人脑袋 杨纪华出生于1956年,毕业于淡水工商专科,予人敦厚、务实,说话和笑时很容易脸红,他坚持打造充分授权的开放式厨房,让每一颗小笼包的出炉,宛如一场食材与技艺的严苛生死斗。 他所制定的品质标准即是“统一“,所有的小笼包重量要一样,皮的厚薄要一致,褶线也一样。当热气腾腾的小笼包上桌时,打开蒸笼一看,12粒小笼包都是一个模样;皮面上都有细细的18条褶线,每粒重量定制在21公克,只容许正负零点2公克的差异,视觉上完全看不出来。 他对步调与品质的执着,象征台湾小吃迈向世界美食的道路上,实力满载却也挑战不断。所以食艺极致的高品质,形成和同类型产品的差异化,就是鼎泰丰成功的因素。 其中,店内最经典的产品是蟹黄小笼包,他的做法是不计较成本,为的就是维持高品质,这也是鼎泰丰唯一的,不曾松懈过的目标。 一般商家的做法是买现成的蟹黄入馅,而他却是整只大红螃蟹一分为二后,再把两小块蟹黄挑起来为主要食材。 供应家每天上午8点送来100斤大螃蟹,鼎泰丰的师傅就一只只验蟹,以确认每一只蟹都处于生猛状态,之后,店家以零度以下的冰冻伺侯,让蟹昏倒,才剪断草绳、刷洗、清蒸。 原来杨纪华不止对产品保持高水准,即使在培训店里的新员工,也坚持采用正统和“用心”的方法,员工都必须拥有好的素质。 杨纪华表示:“有人说,世界上有两件事最难,一是把钱从别人口袋拿到自己口袋,一是把自己脑袋的东西放到别人脑袋。” 在鼎泰丰,可说是延续了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这里也教育员工要学会尊重自己的职业。曾有一位待了9年的员工,因为常飙脏话,屡劝不听而被解雇,因为不能让一个人影响到整体素质。 为了让员工理解素质的重要,他还偷拍穿著厨师服、坐在路边机车上抽烟的厨师,透过这样的鲜明对照,让员工了解同样从事餐饮业,但自己可以不一样, 杨纪华表示:“他们多半是因家境不好,才会在高中求学阶段就进入职场,还有很多是只身北上谋职,身心都背负很大压力。” “服务业原本就是个与大量人接触的行业,这些孩子在成长的重要阶段,不仅学会如何待人接物,也学到职场的专业,未来即使到其他领域,这些经验也都能实际运用与发挥。” 担心搞砸幸苦建立的招牌 杨纪华坚持鼎泰丰不上市 杨纪华的“带人带心”培训原则,从鼎泰丰的员工年流动率低于6%就得到印证了。很多老板认为留住员工的方式就是加薪,其实员工更期望被理解、被重视,难就难在每个人的心都不一样,因此更需要领导的人费心观察。 他的用心希望让更多人相信,卖小笼包也能有出头天,若拥有杨纪华同样的做人做事的态度,无论是卖香肠、卖水煎包,人人都能闯出一片天。 无论如何,杨纪华不会强求3个在美国留学的孩子继承祖业,他认为,做这行重要的是兴趣,要全心投入才有办法,否则很快就会受不了。 不过,他的孩子在满15岁后,都会让他们在寒暑假到店内体验,当洗碗工或跑外场,像正常上班那样做满时数。 “我就是要他们体验店内工作的辛苦。回家后有一个孩子说,一整天笑的咀巴好痠;另一个则说洗碗不算太累,但厨房温度高,整个背都被汗浸湿了。” 随着台湾有不少的著名饮食公司纷纷挂牌上市,可是,杨纪华却迟迟不选择这么做,原因是担心搞砸了幸苦建立起来的招牌。 从王品的组合牛肉、胖达人的香精事件、富味乡的混油风波,到鼎王食材的造假,这些先后出过事的餐饮、食品同行业者,都因为在食材上面动过手脚而曾发生营运危机。 为了利润,这些老板选择放弃对食材、服务及消费者的坚持。然而,纸终究是包不住火,在特定人士爆料之下,所有造假的事证终究还是摊在阳光底下,导致这些业者纷纷中箭倒地。 反观杨纪华,就是为了害怕自己跟“利润”低头,选择抗拒资本市场的诱惑,以免砸了鼎泰丰辛辛苦苦建立的招牌,至今仍坚持不让鼎泰丰挂牌,走向资本市场。 Previous Post Next Post
犹太人生存的智慧
Post Views: 36,264 (1)勇于承认错误 一个敢于承认自己错误的民族,一个敢于自我批评的民族,一个在道德败坏到极点而敢于“道德自我检讨再创造”的民族,也就是表现了真正强者的态度。虽然强者也会犯错、强者也会占下风甚至失败,但一个具有强者精神的民族必定会成为强者。 犹太人不为既定的错误生活风俗、世俗传统和常规理念所累,在灾难中反省,在屈辱中重生,从而进入更高的境界。 (2)在苦难中历练坚持 任何一个犹太人都懂得:只要不失去信念,不停止奋斗就终会得到胜利,苦难是考验自己生存能力的机会,也是下一次成功的垫脚石,他们已习惯了风浪,习惯了不如意之事十之八九,深知世界上令人灭亡的不是苦难和灾难,而是失去信仰和民族精神。 可以说,是上帝造就了犹太人坚韧不拔的精神意志,敢于面对任何苦难,在苦难之中坚守信仰永不气馁的强大精神。这种精神已透过苦难深深刻在他们的子孙后代的血液之中。 (3)不断超越自己 在犹太人眼中,一个人有两个生命:一是父母给的,二是上帝赋予的生命本质。父母给的身体有限,但上帝赋予生命的实质即伟大又强大。上帝赐予的生命本质,是超越和进取,超越从前的荣誉和耻辱,超越以往的辉煌和苦难,超越自我的懒惰与腐化,超越以往的经验和传统。上帝是引导者,是最强大的依靠,是生命意志力以及精神的源泉。没有上帝赐予的生命实质,人就是一撮尘土,就是白白消耗生命并破坏造物主恩赐的破坏者和寄生物。 犹太人认为:超越自己绝非易事,但每一天都不能放松,超越自己的根本前提是不能墨守陈规,而是要学习研究发现新的事物和方法。他们的上帝是做新事的上帝,墨守陈规,就是没有跟上上帝引导的步伐。 (4)忧患意识是进取之源 上帝的磨练和历史的苦难,长期的艰难困苦的生存底线的挑战,深深给犹太人的心灵刻入忧患意识,无论是逆境还是顺境,无论是卑微到任人欺凌还是强大到傲视世界,犹太人都绝不可能享乐腐化、歌舞昇平、饱食终日、无所事事、贪污腐败,他们认为这是一个国破民亡的开始。 无论成功还是失败,犹太人不可能会停下进取的步伐,因为在他们前面的不是他们的国王,而是他们的上帝! (5)勤劳、诚实、智慧是生存的关键 犹太人认为,人单有勤劳是不够的,如果没有诚实,勤劳是无益的,如果没有智慧,勤劳和诚实更是无益的,没有勤劳和诚实的智慧,更是不可取的。 犹太人很有钱,不到全人类人口十分之一的他们,却是拥有全人类十分之七的财富,他们赚钱的秘诀是:勤劳、诚实和智慧。 (6)最佳的心态 犹太人认为无论成功失败、患难与平安,都是天赐的财富。他们能够以最佳心态对待一切未曾预料之事,来自于他们难以逾越的智慧。 犹太人认为世界上既没有任何废物,也没有任何废品,只是你用什么心态对待,怎么利用与开发。 (7)善于妥协与不妥协的坚持 和中国(China)人善于变通,但往往把事情变通变质不同的是,犹太人最善于妥协,但他们妥协的底线是不能改变本质。 只要不涉及他们的信仰,犹太人把其他视为繁枝末梢的事都可以妥协让步。 (8)为后代积累财富 圣经要求父母要为子女积累财宝,但明确指出:财宝不是永久的基业,子女才是永久的基业。所以,犹太人拼命赚钱,但很少存钱,他们把财富大量用在子女教育以及可继承的产业上面。 犹太人在历史上随时可能会被人夺去金钱和财富,这使他们认识到:金钱不是长久的基业,后代才是长久的基业。他们把大量金钱花费在子女教育及改善生存条件上面,正是这一优良的习惯,使犹太人虽经颠簸流离得生活,但没有失去稳固的根基,他们的子女一代比一代强大并且更有生存的技能。 (9)为后代立稳根基 犹太人为两样东西活着:他们的上帝和他们的孩子。为了这两样,任何一个犹太人都可以甘愿牺牲。 历史上犹太人在灾难中充满了保护妇女孩子的感人故事,当灾难逼迫来到并可以有所选择时,他们总是要求留下孩子。在他们眼中,孩子是上帝赐给他们的产业,其他的都是生存的手段。 (10)助人助己是生存的法宝 犹太人被迫离开栖身之地,历经杀戮欺压,四处流浪,之所以在风浪中能存留下来且变得日益强大,这与他们助人助己的观点是分不开的。 犹太人助人助己的理念是根深蒂固的,犹太人的品格里没有嫌贫爱富。 (11)永远不失去盼望 苦难造就犹太人坚韧不拔的性格,在犹太人眼里,苦难同样是一笔财富,只要能一息尚存,他们就永不绝望,他们坚信黑暗过后就是黎明。 这一种在苦难中不失盼望的精神,来自于他们对上帝的信仰。他们认为:纵使犹太人背离上帝,犯下很大的罪恶,他们的上帝会惩罚他们,但是绝对不会撒手不管。正是这种发自灵魂深处的期盼,使他们在无以复加的灾难中,仍保存着盼望。 Previous Post Next Pos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