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Related Articles
美国(United States)炼油商 特索罗公司(Tesoro) 41亿美元购同业Western Refining
Post Views: 37,005 美国(United States)炼油商特索罗公司(Tesoro Corporation)于2016年11月17日表示,将以41亿美元收购Western Refining Inc,而旗下炼厂版图将扩至德州(Texas)、新墨西哥州(New Mexico)和明尼苏达州(Minnesota)。 合并后的公司旗下炼厂日产能将超过110万桶。特索罗公司的炼厂设在加州(California)、华盛顿(Washington)、阿拉斯加州(Alaska)、犹他州(Utah)和北达科他州(North Dakota)。 Western Refining的股东每股将换取0.4350股特索罗公司股份,或者现金37.30美元。这一报价较Western Refining于2016年11月16日收盘价溢价22.3%。 据悉,本次交易总价值约为64亿美元,包括Western Refining约17亿美元的债务,及6.05亿美元收购Western Refining Logistics LP的少数权益。 两家公司称,合并将带来3.5-4.25亿美元的协同效应,预计在合并后前两年实现。该交易预计在2017年上半年完成。 特索罗公司是一家石油产品的销售商,拥有独立的炼油厂,旗下业务分为三类:炼油厂制造各类产品,如汽油、柴油、飞机用燃油等;零售业务是通过其加油站网络销售汽油;远洋服务业务销售各类石油产品和化工产品,同时为在墨西哥(Mexico)海湾和陆地进行石油钻探提供相关服务。 该公司的总部位于德克萨斯州圣安东尼奥市(San Antonio,Texas)。 特索罗核心业务 为精炼和营销石油产品 特索罗公司及其子公司在美国致力于精炼和营销石油产品。该公司经营着两大业务:精炼和零售。精炼业务主要在美国中部和西部,针对商业用户制造和销售汽油和汽油混合产品、喷气发动机燃料、柴油机燃料和重油。这块业务还涉及天然气液化、石油焦炭和沥青制造。 零售业务涉及发动机燃料分销给批发商与零售客户,同时通过主要以“Tesoro”和“Mirastar”冠名的加油站网络向商业终端用户销售。 此外,该公司通过旗下运营的零售站和加盟店在美国中部和西部向零售顾客销售汽油和柴油机燃料。特索罗石油创建于1939年。2004年将公司名由原先众所周知的特索罗石油公司(Tesoro Petroleum Corporation)改成目前的特索罗公司(Tesoro Corporation)。 Western Refining成立于1993年,总部位于德州的艾尔帕索(El Paso)。这家公司是一家独立的原油炼油和成品油销售公司。其业务有四个部分:炼油、NTI(Northern Tier Energy LP)、WNRL(Western Refining Logistics, LP)和零售。 炼油部分为拥有和经营两家炼油厂的原油加工及汽油、柴油、航空燃油和沥青为主的其他原料,并销售成品油给各类客户,包括分销商和零售连锁店。 NTI为拥有和经营炼油及运输资产,并运营和支持在大平原地区以零售便利商店为主。 WNRL为拥有及经营码头、仓储、运输和存储基础设施;和卡车组成运输车队的原油和成品油产品批发资产,以及分销商批发石油产品。 零售部分为经营零售便利店贩售汽油、柴油和便利店的商品,及位于西南地区的无人管理的商业加油区。 Previous Post Next Post
网路界创业红人 美籍华裔罗焌谚(Benny Luo) 创业成功之道: “专注于失败中所学到与拥有的,而非失去的。”
Post Views: 43,087 引言 美籍华裔罗焌谚(Benny Luo)年纪轻轻便创造几家网路公司,如今已经人气急升,已成为网路界的新红人。其实,在他成功之前,他也面对了无数的失败,不过他从失败中领悟到了成功之道,那就是专注于他在失败中所学到的与拥有的,而非他失去的。所以,罗焌谚在创业的道路上取得成功了。现在就随《大橙报》来近距离了解这位年轻的美籍华裔企业家。 美籍华裔网路创业家罗焌谚(Benny Luo)是在美国三藩市(San Francisco,United States)出生,在圣马刁县贝尔蒙市(Belmont,San Mateo)长大,就读市内公立的Clarmont高中。 他从小就爱替好朋友解决问题,曾经成功挽救一位想自杀的华裔男同学。有一天听到一场有关做梦的演说,就爱上心理学,很想了解大家的内心世界,帮助有需要的人。于是,他就填心理学为第一修读学科,被尔湾加大(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Irvine)录取了。 罗焌谚于2006年,即进入大学第一年曾经想过,毕业后找份安定的工作。但到了大学第二年,认识了有“台湾(Taiwan)赌神”之称的吴绍纲(Raymond Wu),对他的未来发展以及人生方向有着很大的影响。 吴绍纲比他大几岁,在台湾出生,在美国念高中之后进尔湾加大心理系。前者曾经因为回台湾而停学一段时间,后来又回尔湾加大拿到学位。他们是因为一起选修心理系的课而成了好朋友。 吴绍纲念大学时已是扑克牌国际职业选手,赢过许多比赛。他靠着在网路上比赛,已赚到许多钱。他开的是名车、身穿名牌、进高档餐厅用餐,他所到之处,大家总是给他特别的款待。 久而久之,罗焌谚学会吴绍纲在扑克牌领域的成功之道。扑克牌不是一种赌博,而是一种技能。比赛胜出并不是只靠运气,主要是对扑克牌游戏的透彻了解。从吴氏身上,罗焌谚学到做生意的管理之道,与玩扑克牌相同,要专注和技巧。 进大学的第二学期开始,罗焌谚就开始打工,替戴尔(Dell)、苹果(Apple)等电脑公司在大学校园推销业务,以佣金计酬。他的表现很好,2007年进戴尔之后不久,就拿到“超级大明星奖”(Super Star),使戴尔产品在大学校园的销售量迅速成长。 大学几年的课后工作,罗焌谚学到了许多宝贵的经验,就将自己在社交网路上的认识以及市场行销的经验结合,协助更多公司将业务打进在网路运作的新时代,配合科技以及潮流的发展。 在吴绍纲或多或少的影响之下,罗焌谚开始有自己创业的念头。在2009年12月即大学第四年时,他正式创立了第一家公司,同时也是自己的顾问公司–罗焌谚顾问公司(Benny Luo Consulting)。 这家公司是替客户提供有关社交网站(social media)的资讯及策略,至今仍在运作之中。主要是建立在大学几年里的半职工作经验。所以他认为,工作经验的累积,对创业十分重要。 两年后即2011年2月份,罗焌谚与朋友一起创立“另类亚裔”(The Other Asians),这是一份以亚裔人物为题材的网路杂志,访问各行各业的杰出亚裔。他们偏重的题材是非传统角色的亚裔人物,让大家多认识亚裔的不同才华,包括在演艺界及艺术文化上。他表示,成立这家公司的构思,是来自于本身对亚裔社区的热爱和归属感。 紧接在几个月后,他在2011年12月1日创立“新媒体之星”(New Media Rockstars),这也是一份网路杂志,但对象是主流社区,并非只针对亚裔。这份杂志在成立之后,反应相当良好,上网人次不断成长。 这个网站的读者90%是18至24岁的年轻人,其特色是结合优管(YouTube)网站及报纸的功能。每月上优管的网民达40亿人,但优管上主要是影片,没有文章。他们的网站就是在深入报道事件及人物时,配上照片及影片,还有文字,让读者按喜好选择。 这份杂志报道的内容十分广泛,演艺消息、娱乐、艺术,文化及教育都有,每天送上新资料及新文章,被视为是网路界的“电视指南”。他认为这是未来媒体的新方向。一个网站可同时发挥电视及报纸的功能。 尽管该网站随后因资金不足而被迫关门,其潜力被优管的多频道网路公司–Maker Studios创办人兼首席执行员丹尼·扎频(Danny Zappin)看中而获得后者进行收购。 罗焌谚紧接着也创办了两家公司,即Discover Me,以及2013年创办的Next Shark。 罗焌谚在大学时期 以赚钱为主要目标 罗焌谚曾经表示:“我仍在念大学的时候,可以说赚钱是主要的目标。但过去一年多,创业后努力为自己的事业打拼时,发现除了赚钱外,创业还带来许多乐趣,也很有意义,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工作。现在每天我由早上忙到半夜,都乐在其中。” 他认为,要成功创业,第一件事当然是勤奋工作。最重要是看本身是否愿意多思考,有创新的想法。他认为大部分人都有惰性,是思考上的懒惰。只愿意墨守成规做事,懒得去想些新鲜的做法,没有创新的思考,就很难创业。 罗焌谚认为,成功创业无关年纪,许多成功的电脑公司和网路公司老板,都是20几岁就创业,无须等到中年或事业有成之后。 他的结论是,大部分人凑在一起爱谈论人与人之间的事,属于“小思维”(small mind);如果一个人经常着眼谈论事情或活动,他就拥有“中思维”(middle mind);如果一个人总是爱讨论新构思,他就拥有“大思维”(big mind),这也是成功创业的要诀。 根据罗焌谚回忆:“我第一家公司成功之前,曾尝试不少致富投资,参与网路行销、网上扑克牌游戏等,虽然有时小赚一笔,但最后全部失败认赔。” 有一天,罗焌谚忽然领悟到,他从每一次的失败中,都学到宝贵的教训,或者必须避免的错误,可以用在下一个计划。“从那以后,这成了我的心态,就是专注于我学到的与拥有的,而非我失去的。” 罗焌谚在自己创办的诸多网站中,访问了许多不同领域的人,分享各行各业的成功与失败故事。例如NextShark中一篇由他亲自执笔的报道,就指出很多新创公司失败的原因在于设计欠佳,因此帕雷克(Firat Parlak)光靠为别的公司设计手机应用程式,就能成立公司,大受欢迎。 […]
家是教养的起点
Post Views: 36,206 大前研一(Kenichi Ohmae)是国际著名企业策略家及经济评论家,他的每一本著作都会引起人们的热烈讨论以及省思,例如他提出的“M型社会”理论,目前仍然是备受注目的精辟观点。 除了对企业之外,大前研一对家庭也有很棒的理解,他通过《家是教养的起点》这本著作首度公开教子经验。这显示了人们在事业与家庭方面,应该有一个平衡点,那方面多了,或是少了,对于个人而言都是不完美的。 他在这本著作中强调了教育要回归家庭的观点,主张父母要承担起更多的教养责任,尊重孩子的天性,培养他们的独立性和生存能力,唯有如此,孩子才能拥有较强的竞争力并收获真正的成功。 家是一切的出发点 他认为,家是一切的出发点,如果没能营造出一个让你心满意足的家庭,那就意味着夫妻俩的第一份事业失败了。就算你在公司出人头地了,也是“无根草”,这还有什么意义呢? 家庭各种试炼能助你成长 他说,人生只有一次,不能重来。两个人走到一起,组成家庭,生儿育女,不是千年一遇的缘分吗?他从没想过再组成一个家庭,也没那么多精力。 他表示,他有很多著作,也开过公司,但他认为在自身的所有作品中,最重要的莫过于他的家庭。家庭是最基本的单位,也是最能反映你个人价值观的地方。 大前研一认为,连小家都搞不好的人,绝不可能改变日本,改变公司,帮客户把公司送上轨道。 家庭不和睦与“人格被彻底否定”无异。他也坦言,其实他的婚姻生活也绝非一帆风顺,孩子们的事也让他操碎了心,但这也说明他的家庭还有很多能够改善的余地,对他而言这也是一大锻炼。 默契不是一天两天形成的 他说:“我们家是跨国家庭,要是不用心经营,就一定会分崩离析。默契不是一天两天形成的,和睦的家庭离不开坚持不懈的努力。” 举个例子吧。朋友来他家做客时,他妻子会问:“要喝点茶吗?”朋友肯定会说:“不用了,不用了。”但他的妻子不懂他到底是真的不要还是在客气。 日本人嘴上说“不用”,可主人要是送上了茶水,他也是会喝的。但他的妻子理解不了其中的暧昧,一直过得很纠结。 他与妻子之间的文化背景不同,出生长大的环境也不同,他的常识,并不等于他的妻子的常识。但他将双方的差异视作成长的机遇。正因为彼此之间没有敷衍了事,才有更大的发展空间。 大前研一:我不是企业顾问,而是婚姻咨询师! 他认为,家庭是一切的出发点。要是不能构筑起理想的家庭,其他方面做得再好也没用。因为你的第一项事业是失败的。就算你出人头地了,就算你的著作卖得再好,也没有任何意义。 在“家庭很重要”这一点上,他的妻子与他英雄所见略同。他们结婚20多年了,他的妻子知道自己吵不过他,于是就把意见写成信,放在桌上,逼得他不得不看。 信是个很神奇的东西。一旦开头,就会自然而然看到最后。如果直接吵架,他只要说一句“你的意见有问题”,他的妻子就哑火了。为了防止这种情况,他聪明的妻子就发明出了这种方法。 看完信,他大多会心服口服,态度也会180度大转弯。因此但凡发展到要写信的问题,一般都是以他的妻子的胜利告终。 麦肯锡在世界各地都有分公司,所以他见过形形色色的家庭。无论在哪个国家,离婚都是件令人遗憾的事情。分公司合伙人还经常找他咨询婚姻问题。搞得他跟婚姻咨询师一样,要接待全世界的客户。有时他还会约他们的妻子出来聊一聊,看看有什么办法能修复他们的夫妻关系。 就算对方是社长,人也是劝和不劝分。每当对方说:“我想出去透透气,享受一下自由。”于是他便说:“自由可以,但时候到了还是回家去吧。” Previous Post Next Pos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