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

与其一个人前进一千公尺,不如让一千个人前进一公尺。

16_1在商场之上,组织面临的最大难题之一,便是如何将卓越典范扩散到整个组织,提供生动的例证、深入的研究与务实的建言。

为了让组织可以克服这方面的难题,史丹佛大学教授苏顿(Robert I. Sutton)和拉奥(Huggy Rao)与大企业的领导人深入对谈,找出扩散卓越规模,并联手著作了《卓越,可以扩散》这本书。

此书探讨了许多的问题,包括让谷歌(Google)快速成功的最重要决策考量是什麽?每周增加300万名会员的面子书(Facebook),如何维持成长?刚聘任800名新教师的教学团队,如何确保教学品质一致?砸烂西瓜的活动竟能有效宣导骑车戴安全帽的观念?赛车维修团队如何精准执行标准作业,同时加快维修速度,为车队争取致胜的几秒钟?

关键就在,扩散卓越,即与其一个人前进一千公尺,不如让一千个人前进一公尺。

过去十年来,苏顿和拉奥致力于解答领导人在扩大和复制成功时最头痛的问题──如何建立、辨识卓越行为并加以扩散,使组织永远拥有最优异的观念、技能与实务,更有效成长。

两位作者发现扩散卓越规模时,必须克服的重大挑战包括以下:

  • 坏的力量比好的力量强大。要扩散卓越,需先去除不利的观念与行为。
  • 在“佛教式”与“天主教式”的做法之间,寻找最合适的扩散卓越模式。
  • 团队规模过大,何以成为有效扩散卓越表现的最大阻碍。
  • 扩散卓越表现为何需仰赖“人际连结与层层扩散卓越典范”,美国陆军与脸书如何推广创新。
  • 如何排除日常工作与扩散卓越难以连结的重重障碍,达成组织长期目标。

他们也提出扩散卓越行为的七大原则,当中包括诉诸情感的“热主题”与诉诸行动的”酷方案”;减少认知负荷;避开“破坏者联盟”;适时运用减法;发动地面战而不是空战等。

以下则是想要扩大卓越行为的领导人必要思考的问题:
企业希望“做大”?还是“做强”?

管理者普遍以为:只要重复成功的经验,把既往成功经验加以标准化、制度化,就可以在各地达成相同结果。书中提到家得宝(Home Depot)在中国的失败,沃尔玛进军德国遭受惨痛教训等,说明了单靠完全複製要“做大”,可能是个迷思。

“做大”不一定变得更强,除非经营者能明辨自身成功的思维模式,根据不同地区、文化、生活型态调整做法,宜家(Ikea)家居便依据中国(China)市场的特色,调整其产品与服务模式,成功拓展中国市场。企业在国际化的拓展过程中,经常需要在“天主教式”(标准化)与维持适度弹性的“佛教”(在地化)做法之间取得平衡。

企业变大,也容易变得更肥胖,形成企业恐龙

在企业组织变大的过程中,重複显现着许多常见问题,例如,英国海军舰队不论扩大或缩编,支援海军的公职人员人数都逐年成长;大学行政人员的膨胀情形尤其严重。不断膨胀的行政部门必须为自己的存在合理化,因而制定更多规定、程序,与更多、更複杂的工作流程,剥夺员工处理正事的精力与时间,严重打击员工的工作士气。

如何保持组织的精实,需要回归到企业的使命目标重新思考,删除落伍不合时宜、不必要的规章制度,简化相关管理作业,员工才能将时间、精力用来创造企业的价值。

组织裡少数的“坏苹果”,产生严重的负面影响

许多制度与程序的设计并没有带来预期的效率提升,反而增加了员工的工作负荷与压力,让员工偏离主要任务,例如:为维持店面整洁,忽略与顾客的互动,或协助解决顾客问题等。负面影响最终反映在许多大企业的获利远不如小企业。

在组织裡,坏力量(负面情绪与态度)的影响力远大于好力量(正面情绪与态度),这些负面情绪很容易感染组织裡的员工,使他们分心,或将精力用于应付组织裡的“坏苹果”,这是组织在追求成长与变革过程中,需要面对且即时处理的难题。

那不是我的问题──旁观者效应

组织裡少数人的不良行为很容易引发骨牌效应,如果领导者採取乡愿做法或纵容,则会姑息养奸,打击多数善良员工的当责精神与士气,或自扫门前雪,更别谈协助同事及共同合作解决问题,严重影响组织的运作。因此,明智的领导人需即时採取行动,对于少数违反组织规范的行为,应立即发声制止,就可以打断不良行为的骨牌效应。若领导者持着乡愿之心、妇人之仁,或拖延处理,结果将让企业及全体员工一起陪葬,实在不值得。

维繫追求卓越的文化,确保基业长青

创造与复制卓越典范,并没有快速、简单或保证成功的方法。即使是成就非凡的企业,在企业成长的路上,仍会经历各种挑战。追求卓越有如马拉松竞赛,是全面而持久的竞赛,起步快不一定就会赢。透过终身学习、分享交流,从每天的工作中做些小改善、小成功,就能累积出强大的组织动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