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Related Articles
世界顶级奢侈品牌 爱马仕(Hermes) 让所有产品至精至美赢天下
引言 法国(France)乃至世界顶级品牌–爱马仕(Hermes)早年以制造高级马具而闻名于法国巴黎,及后推出的箱包、服装、丝巾、香水、珐琅饰品以及家居用品,令品牌更全面多样化。让所有的产品至精至美、无可挑剔,是爱马仕的一贯宗旨。现在就随《大橙报》近距离了解这个顶级品牌。 世界顶级奢侈品牌 爱马仕(Hermes) 让所有产品至精至美赢天下 法国(France)奢侈品牌爱马仕(Hermes)于2018年3月21日发布财报称,2017年净利增长11%,所有地区市场的营收均有所增长。 该公司2017年净利润从2016年的11亿欧元增至12亿欧元,达到市场预期。经常性运营利润增长13%,至19亿欧元。 爱马仕2月已发布了2017年销售数据,全年销售额增长6.7%,至55亿欧元,落后于竞争对手古驰(Gucci)的62亿欧元。 爱马仕早年以制造高级马具闻名于法国巴黎,及后推出的箱包、服装、丝巾、香水、珐琅饰品及家居用品,令品牌更全面多样化。让所有的产品至精至美、无可挑剔,是爱马仕的一贯宗旨。 该品牌拥有的14个系列产品,包括皮具、箱包、丝巾、男女服装系列、香水、手表等,大多数都是手工精心制作的,难怪有人称爱马仕的产品为思想深邃、品位高尚、内涵丰富、工艺精湛的艺术品。爱马仕精品让世人重返传统优雅的怀抱。 以高档、高质为原则 爱马仕品牌建立形象 爱马仕品牌形象建立于其一贯的高档、高质原则和独特的法国轻松风格,在此基础上融入流行因素,这正是产品永具魅力的原因。保持经典和高质,将一流工艺的制作、耐久实用的性能与简洁大方和优雅精美相结合,爱马仕不但是身份、地位的象征,且也被誉为能够让人一生永不落伍的时尚之物。 爱马仕如今是由其创始人的第六代传人–52岁的创意总监皮埃尔-亚历克西·杜马斯(Pierre-Alexis Dumas)所领导。他曾说:“我的工作是使爱马仕强大的创造力延续下去,培养一丝不苟的精神和想象力……让这些价值观发挥影响。” “这就是爱马仕的精神,”他如是说道。 对一丝不苟的精神想象力和创造力的专注,这一些价值观正是使得爱马仕与竞争对手相比显得与众不同的特质,也就是企业高管在讨论“爱马仕文化”时所指的东西。在一个充斥着流水线生产中国(China)制造的手袋的世界里面,爱马仕坚持在法国雇佣手工艺匠逐一手工缝制每一个凯莉包(Kelly)和柏金包(Birkin)。 虽然,其大多数竞争对手从中国购买一卷卷预先织好的丝绸,爱马仕却依然采用着其巴西(Brazil)山区养蚕场出产的蚕丝,然后自己在里昂(Lyon)把它们编织成丝绸;虽然其大多数竞争对手将香水调配分包给同时还研制食品香味和洗涤剂香气的大型实验室,爱马仕却拥有一名全职香水师,他在自己位于法国南部的世界香水之都–格拉斯(Grasse)附近家中的实验室调配每一款新型香水。 对细节的关注和对完整性的专注使爱马仕持续获得成功,即使在金融危机最为严重的时期,大多数主要奢侈品品牌因奢侈品行业销售额下降而遭受重创还有几家知名企业破产之时,爱马仕的销售额却逆市上升,而且升幅不小。其在2008年和2009年的销售额分别上升8.6%和8.5%;2009年的营业收入也增长了3.1%。 全球奢侈品行业 产值超过2000亿美元 如今,奢侈品行业已是一个年产值超过2000亿美元的产业,主要的市场参与者为上市公司。其中的领头羊是酩悦轩尼诗-路易威登集团(LVMH-Moet Hennessey Louis Vuitton),该集团旗下囊括60多个大品牌,包括纪梵希(Givenchy)、芬迪(Fendi),娇兰(Guerlain)和酩悦香槟(Moet & Chandon)等。 爱马仕前任首席执行员(CEO)帕特里克·托马斯(Patrick Thomas)曾说:“爱马仕和路易威登属于文化和奢侈品行业的两个极端。我们是手工制作和注重创意的,努力生产这个行业最精美的产品。手工艺匠们在他们制作的手袋中倾注了满腔感情,顾客购买这样一个手袋时,他们同时买到的还有爱马仕的一些价值观。” 他进一步表示:“爱马仕六代人以来都由同一个家族管理,这给这家公司赋予其他企业所不具备的一些东西。我们与路易威登的斗争与经济无关,它是一场文化之战。我们试图去做美妙的东西,而且我们也获得了非常不错的经济收益,我们必须保护这一点。” 托马斯是爱马仕逾180年历史上第一位家族成员之外的首席执行员。主要得益于市场对其被时尚行家视为一等一的皮具的需求源源不断,爱马仕得到蓬勃发展。 爱马仕最受追捧的产品即为起价8450美元的凯莉包和起价8850美元的柏金包。尽管爱马仕手袋价格不菲,但它们不仅是众人梦寐以求的东西,也是收藏的对象。据传,英国(United Kingdom)前球星大卫·贝克汉姆(David Beckham)之妻–维多利亚·贝克汉姆(Victoria Beckham)拥有100多个柏金包,总价值超过200万美元。 打造一个爱马仕手袋的首道工序从皮匠开始,他会检查和手工切割每张皮革。爱马仕现任首席执行员阿克塞尔·杜马斯(Axel […]
中国(China)首位靠互联网致富者 丁磊(William Ding) 创业者须怀抱理想决不放弃努力
网易(NetEase,www.163.com)创始人丁磊(William Ding)是中国(China)成为首个靠做互联网做成富豪的中国创业者,第一次让中国富豪的财富数字可以被清晰而准确地度量。 根据《福布斯》(Forbes)最新的数据显示,他在截至2016年12月20日为止的财富净值达126亿美元,在2016年亿万富豪榜上排名第141位,而在2016年中国富人榜上则是排名第5位。 他曾经说过,人生是个积累的过程,你总会有摔倒,即使跌倒了,你也要懂得抓一把沙子在手里。 他表示:“人的一生总会面临很多机遇,但机遇是有代价的。有没有勇气迈出第一步,往往是人生的分水岭。” 一个人想要实现自己的目标,除了勤奋外,就是要积极进取和创新。从创业到如今,丁磊每天都在关心新的技术,密切跟踪互联网的新发展。 他每天工作16个小时以上,其中有10个小时是在网上,他的邮箱有数十个,每天都要收到上百封电子邮件。 他表示,虽然每个人的天赋有差别,但作为一个年轻人首先要有理想和目标。尤其是年轻人,无论工作单位怎么变动,重要的是要怀抱理想,而且决不放弃努力。 丁磊实现“网聚人的力量” 加强人与人之间信息交流和共享 丁磊创办的网易是中国领先的互联网技术公司,在开发互联网应用、服务及其它技术方面,网易始终保持中国国内业界的领先地位。网易对于中国互联网的发展具有强烈的使命感,利用最先进的互联网技术,以便加强人与人之间信息的交流和共享,实现“网聚人的力量”。 自1997年6月创立以来,丁磊便凭借先进的技术和优质的服务,网易深受广大网民欢迎,曾两次被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评选为中国十佳网站之首。 在开发互联网应用、服务及其它技术方面,网易始终保持业界的领先地位,并在中国互联网行业内率先推出了包括中文全文检索、全中文大容量免费邮件系统、无限容量免费网络相册、免费电子贺卡站、网上虚拟社区、网上拍卖平台、24小时的客户服务中心在内的产品或服务,还通过自主研发,推出了一款率先取得白金地位的国产网络游戏。 2000年6月,丁磊创办的网易公司于美国(United Sates)的纳斯达克(NASDAQ)挂牌,不过,这时候科技股已经开始崩盘,所以网易的股价从第一天开始就节节下滑。2001年,网易将被收购的传言层出不穷,最有可能的一个买家–香港有线宽频终因网易财务问题放弃收购。 网易没卖成,反倒让丁磊决定静下心来本分地经营网易。2001年9月,丁磊对外界说,他希望靠在线游戏《梦幻西游》和短信服务、股票点播、以及一个类似MSN Explorer的新产品来获利。 这正是网易因财务问题被纳斯达克摘牌,股价定在64美分,最狼狈不堪的时候。不过,后来网易在短信和网络游戏上的成功,似乎不完全是一种运气。 2002年第二季度,网易首次实现净盈利,网易股票开始领涨纳斯达克。2002年,网易成为纳斯达克表现最优异的股票。2003年,网易股票继续在中国概念股之中保持领跑地位。2003年10月10日,网易股价升至70.27美元的时年历史高点,比年初股价攀升了617%,比2001年9月1日的历史低点攀升了108倍。 出生于高级知识分子家庭 丁磊从小喜欢无线电玩意 这也使得丁磊成为中国首个靠互联网致富的创业家。丁磊(William Ding)是1971年10月1日,出生于中国浙江宁波(Ningbo,Zhejiang)的一个高级知识分子家庭,从小喜欢无线电。 1986年,他给自己组装了第一台六管收音机。1989年,他于浙江省奉化中学高中毕业。同年,考入电子科技大学,在大学里,经常到图书馆翻阅外文科技尤其是电脑书籍。 丁磊在电子科技大学读书时,成绩一直是班上的前5名。这么好的成绩却没考研究生,原因是1993年召开的“十四大”让丁磊觉得没有必要再在学校里上课耽误时间了。 大学最后一学期,丁磊开始在电脑公司兼职任工程师,虽然是兼职,他却是那家公司最主要的工程师。在那里丁磊这个学通信的学生第一次接触了Modem、WindowsNT等新设备。 毕业后,丁磊回了老家宁波,从1993年到1995年在宁波电信局做工程师。两年中丁磊最大的收获是学会了Unix和电信业务。“我几乎天天晚上12点才离开单位,因为单位有Unix电脑。网易后来的成功和我很早就掌握了Unix精华分不开。” 1993年,丁磊无意间在一本杂志上得知北京(Beijing)开了一个名叫“火腿”的BBS站。”当时站上的内容很少,不过丁磊立刻意识到,BBS是以后发展的方向。首次登陆BBS的他当晚就在中国惠多网创始人之一孟超的帮助下在宁波搭建成了自己的BBS站。 1994年,丁磊第一次登录互联网(Internet),那是从中科院高能所的同学那里要的一个账号。兴奋不已的丁磊浏览的第一个站点是雅虎(Yahoo!),雅虎让丁磊“感觉很不错”。接着丁磊去创新公司下载了不少多媒体驱动程序。1995年6月,丁磊成为了北京电信前100个用户之一。 在互联网上“见了世面”的丁磊向自己的总工建议在本局内开展信息服务业务,等了一段时间,发现没有什么进展,便决定离开。 1995年5月份,丁磊来到广州(Guangzhou),加盟刚刚成立的广州Sybase。在Sybase一年,丁磊感觉自己除了整天安装调试数据库外,几乎没有什么进步,于是又选择了离开。 一年后,丁磊当上了广州一家互联网服务供应商(ISP)的总经理技术助理。在这一家公司,他架设了Chinanet上第一个“火鸟”BBS,结识了很多网友。 好景难长,丁磊所在的公司由于面临激烈竞争和昂贵的电信收费几乎无法生存下去。于1997年5月,他只得再一次选择了离开。 筹集50万人民币 丁磊创立网易公司 已经三次跳槽的丁磊在1997年的那个5月对自己的前途整整思考了5天,最后的决定是自立门户,干一番事业。“我根本不知道自己的公司未来该靠什么赚钱,只天真以为只要写一些软件,做一些系统集成就可以了。这种想法后来几乎使公司无法生存。” 网易创业的50万元人民币资金一部分是丁磊几年来一行一行写程序积攒下来的,另一部分是向朋友借的。 网易想做中国的电邮服务商是有心栽花,最后做成中国第一门户却是无心插柳。 1998年6月之前,丁磊根本没重视过“网络门户”这个概念。一天,一个国外的大网络门户站点老板告诉丁磊,他们一个月的广告收入高达25万美元。这句话让丁磊猛醒,他意识到网上广告将可成为网站最有前途的收入,回来后,网易就将首页向“门户” 变了个脸,心想事成,网易改版后不到一个月,访问量激增。 1998年7月,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CNNIC)投票评选十佳中文网站,网易喜获第一。听到这个消息,丁磊简直不敢信这是真的。“因为我们一直把自己看成是搞技术的,是靠开发软件维持公司运行的公司,不是做内容的站点。”1999年1月,网易再获CNNIC十佳中文网站第一。 网易成为当时第一门户,很重要的原因是它往昔免费的回报。网易2万多个个人主页的用户首先都是网易最铁杆的支持者。当网上的新兵向这一些网上老手询问“哪个站点最好”时,这些人会毫不犹豫地对他们讲:“上网易看一看吧。我在那里还做了一个个人主页呢!” 网易的免费不仅对个人,它还免费为加入网易排行榜的站点做流量统计和技术分析。一个站点若能给其他众多站点提供统计分析服务,那么,这个站点的地位可想而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