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Related Articles
画风采用激进的自然主义 卡拉瓦乔(Michelangelo Merisi da Caravaggio) 成为巴洛克画派代表人物
Post Views: 49,449 卡拉瓦乔(Michelangelo Merisi da Caravaggio),意大利画家,1593年到1610年间活跃于罗马、那不勒斯、马耳他和西西里。他通常被认为属于巴洛克画派,对巴洛克画派的形成有重要影响。 卡拉瓦乔的一生醉人、危险而又充满了谜。在16世纪末到17世纪初的几十年间,罗马一直在建造巨大的教堂和宏伟的宫殿,需要大量画作。当时反宗教改革派教堂在搜寻正统的宗教艺术以还击新教的威胁,因为此前统治艺术界近一个世纪之久的风格主义不足以担此重任。 卡拉瓦乔带来的是一种激进的自然主义,兼具近乎物理上精确的观察和生动甚至充满戏剧性的明暗对照画法。在卡拉瓦乔手中,这种新风格是达到真实性和灵性的工具。 Previous Post Next Post
阿姆斯特丹(Amsterdam) 重现Van Gogh梵高“本色”
Post Views: 53,114 梵高博物馆(Van Gogh Museum)从去年9月到今年4月进行修缮工作,主要是为了符合2010年收紧了的消防条例,改善空调系统,并重新粉刷墙壁和铺设新地板,然而,在外貌上,梵高博物馆的改变则不大。 梵高博物馆重开后的首个展览“Van Gogh at Work”,将是令人非常期待的,因为这次展览展出200幅梵高以及与他同期的艺术家作品。除了有梵高博物馆自己的馆藏,还外借了多幅珍贵作品一同展览,参观者可以同时看到博物馆藏有的《向日葵》,与从伦敦National Gallery借来另一版本的《向日葵》;9月起将展出两个版本的《睡房》,分别为自家馆藏,以及由The Art Institute of Chicago借出版本。 “Van Gogh at Work”展览是由今年5月1日开始展出直到明年1月12日,这次展览不仅仅是梵高名画的“大曝光”,共计145幅画作与速写即将亮相展览,与此同时,也是这博物馆经过8年研究的成果,展示梵高成为世上最为人崇敬画家的历程。 位于荷兰阿姆斯特丹市内的梵高博物馆是建于1973年,它的原设计是由已故建筑师里尔维德所规划,主要收藏荷兰画家凡高及其同时代者的作品。 该馆藏有的梵高作品是世界上最多的,收藏有梵高黄金时期最珍贵的200幅画作,约为全部作品的4分之1,素描几百件(也有说上千件),还有梵高的几乎全部书信而备受瞩目,其中最知名的应属“群鸽”与“向日葵”。 值得一提的是,在“Van Gogh at Work”展览不仅展出梵高的画作,还将展出其生前所使用的笔刷和其他作画工具。在梵高生前的最后几个月,内科医生Paul-Ferdinand Gachet一直为他治疗,直到1890年梵高自杀身亡。之后,他便将梵高生前的画具保存至今。 大家都以为梵高是个无师自通的天才画家,但是研究显示他在37岁逝世前的10年开始,便极之努力钻研画艺。展览便展出他彷照一幅日本板画的临摹作品,虽非常似原着,却是以梵高标志的粗犷笔触完成。 最重要的发现是,研究人员比以前更了解梵高使用的颜料和色彩,原来梵高在绘画他于Arles的睡房墙壁时,用的是紫色,但颜料里的红色色素不稳定,可能早在梵高有生之年便已褪色,梵高的睡房便变成大家一直所认知的浅蓝色;博物馆还将“还原”成紫色的《睡房》,跟两幅真迹一起展出。以用色鲜明见称的梵高,原来比人们想像的更大胆。 总的来说,“Van Gogh at Work”展览目前在正在梵高博物馆上演,因此,有意更了解梵高这位天才画家的人士,不妨到阿姆斯特丹走一走,或许会有意想不到的大收获! 欲了解更多,请参阅《大橙报》(BIG ORANGE)电子报www.bigorangemedia.com Previous Post Next Post
朝圣者来访The Adoration of the Magi
Post Views: 49,291 在这幅画中,披着绿色披肩的金发男子,画的就是杜勒本人,杜勒经常在画作中把自己也画上去。而擅长以细腻写实手法来作画的杜勒,也将这些技巧展现在画中, 仔细看画里的牛、甲虫、蝴蝶、不论是皮毛或是肢解都相当明晰,甚至曾有人说杜勒对于动物绘画的精细程度,足以跟达文西比凝。 杜勒对于画的整体结构 向来追求至真至善,在这幅画中以侧面或是平面的石砌拱门,使空间产生节奏感,牛棚倾斜的屋顶和支撑的大柱子,则烘托出圣母和圣婴,人物採用透视法的原理来 分布,并且加上精心设计的道具,这样一来,人和物就会处在空间和光线谐调一致的状态下,所以即使远处的山峦,也能一一掩映在耀眼的光线中。 收场地点:佛罗伦斯,乌菲兹美术馆(Florence,Uffizi Gallery) 杜勒(Albrecht Durer) 对后世的艺术教育贡献卓越 杜勒(Albrecht Durer)是德国文艺复兴最伟大的画家、版画家。从他的木板画集《启示录》,可知其年轻时即已享有极高的声明。曾受到萨克森侯爵、神圣罗马皇帝马克西米里安一世等人的荣宠与赞助。晚年著述了《人体均衡论》等作品,对后世的艺术教育贡献卓越。铜版画的代表作有《骑士,死亡与恶魔》、油彩画有《四使徒》。 亚当 Adam 杜勒曾经走访意大利研究视法以及人体比例学,学成之后创作了《亚当》与《夏娃》这两幅画作,这也是德国绘画史上,第一次用和自然人体大小相同比例所绘制的裸体画。 在创作这幅画时,杜勒对美的看法和以往有些不同,所以画中亚当的身体是纤细、苗条的,轮廓线条相当的柔和,画面上没有太过著墨于勾勒那些人体的生理细节,这跟以往他重视写实的画风明显有著差别。 画中的亚当是以一种稍微倾斜的方式来构图,他的身体重心落在左腿上,右脚轻轻地抬起,右手微微向后摆,以平衡身体的中心。波浪式的捲发、恬静的神情、看似要说话的半开半闭的嘴等,一切一切让亚当如一位优雅的舞者。 收场地点:马德里,普拉多美术馆(Madrid,Prado Museum) 这幅画是受富商委托,为照顾贫苦老人的机构――12兄弟会所画,书景铺陈在天与地之间,地上的人物和天上的使者,都身处云彩之间,而画的中心是被钉在十字架的耶稣,被圣父拖著,而画的最上方则是一只沐浴在金色光辉中,象徵希望与和平的鸽子,画中所有的人物表情都不同,不过相同的都是带著无比虔诚与崇敬的眼神,注视著耶稣。 画的结构分为四部分,三部分是在天上,第四部分是一条狭长的地面,圣父与把圣父披风展开,手持著与受难相关乐器的天使属于第一部分,中间地带是一大群信徒围绕在三圣一体的周围;而在圣父的左侧,圣母领著一群殉道者,右侧则是随著圣胡安之后跪著的一群男女先知。 在下面的部分教士列队向右行进,非教会人事包括名流与战士则尾随在威严皇帝之后,最下面,杜勒用令人难以置信的透明色调,画出大湖和两座小山,表现出远景,而在右下角杜勒再度把自己融入画中,自己手扶著一大块牌子,牌子上写著此画的创作日期以及他自己的简介,十分有趣! 收场地点:维也纳,艺术史博物馆(Vienna,KunsthistorischesMuseum) Previous Post Next Pos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