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Related Articles
掌控马六甲海峡Straits of Malacca主要港口 西港控股Westports Holdings冀每年获8%成长
Post Views: 44,802 西港控股(Westports Holdings Berhad)不担心全球经济放缓影响,并且放眼2015年货柜吞吐量增长10%,同时投资18亿令吉以将产能提高至1650万20尺标准货柜(twenty-foot equivalent unit,TEU)。 西港控股首席执行员鲁本·古纳纳林甘(Ruben Gnanalingam)表示,他看好该公司2015年的发展前景,并预料目前的全球经济氛围不会造成太大影响,有信心能持续取得增长。 他接着指出,即使发生金融危机,市场需求也会保持稳定,倘若欧洲(Europe)经济放缓,该公司可以在活跃的亚太(Asia Pacific)以及中东(Middle East)市场寻得支撑。 他说:“唯有2009年的金融危机打击公司的货柜吞吐量,除此之外,货柜吞吐量每年都有增长。” 另一方面,西港控股投资18亿令吉来建设CT8和CT9货柜,以将产能从1100万20尺标准货柜提高至1650万20尺标准货柜。 目前CT8货柜正进行建设工程,预料在未来的2年内完成;而CT9货柜的工程即将展开,预计最早在2017年或最迟2019年开始运作,该公司将会根据货柜吞吐量的增长速度来决定。 鲁本很满意西港控股的业务表现,期望凭着本身优势,该公司可持续捎来增长动力。 鲁本是西港控股创办人兼公司主席丹斯里G古纳纳林甘(Tan Sri G. Gnanalingam)的儿子。 根据马来西亚证券交易所的最新交易资料显示,西港控股在截至2015年2月12日的报价为3.50令吉。倘若以该公司的证券总发行量34亿1000万股计算,市值为120亿令吉。 盈利表现高出市场预期 据兴业研究行(RHB Research Institute)私人有限公司于2015年2月12日发表的最新报告显示,西港控股截至2014年12月31日止财政年的全年核心盈利符合预期,甚至较大市预测高出5%。 该公司的盈利成长,主要是受到本身所处理的20尺标准货柜吞吐量上升(按年增12%)和获得改善的收益情况(按年升1.1%),以及较佳的营运效率(息税前盈利(EBITDA)赚幅增加0.7个百分点至53.4%)所推动。此外,较低的赋税(按年减18.3%)也对该公司的盈利表现作出了不少的贡献。 值得注意的特殊项目为2项未经(获得安全标准)保证的起重机所作出的减值拨备1180万令吉。 西港控股向交易所报备的文告中显示,该公司在截至2014年12月31日止的第四季中取得1亿3980万1000令吉的净利,较2013年同期的1亿3117万5000令吉上升6.58%。 尽管如此,西港控股的营业额却出现下滑的情况。该公司在截至2014年12月31日止的第四季中则获得了3亿8448万7000令吉的营业额,较2013年同期的5亿零263万2000令吉减少23.51%。 西港控股在截至2014年12月31日止的一整年内,取得了5亿1220万5000令吉的净利,较2013年同期所录得的4亿3530万5000令吉增长17.67%;该公司的同期营业额则达15亿6207万9000令吉,较17亿1261万8000令吉下跌8.79%。 另一方面,该公司也宣布派发每股6.15仙的第二次中期单层股息,派息日为2015年3月11日。 西港控股的管理层维持对该公司在2015财政年内的按年20尺标准货柜成长目标5至10%,而对非货柜船的货运方面则保持平淡观点。 截至2015年1月份,该公司的吞吐量取得了16%的按年成长率(货柜关卡:按年增17%,转运:按年升15.5%)。值得鼓舞的是,吞吐量方面呈现颓势的邻近同业–北港(Northport)也在同一个月份之中录得成长(按年增13%)。 另一方面,财政部也拒绝对该公司已届满的投资赋税减免(investment tax allowances,ITA)进行延长,而这并不会让人感到惊讶,因现有的油价下挫趋势影响政府的财政状况。该公司透露有意在经济状况显现更为有利的情况下提出诉求。 申请上调12至50%收费 西港控股也正在等待交通部批准该公司上调收费的申请。上调幅度介于12至50%,而批准时间最早为2015年中期。 至于船运联盟方面,一旦这个联盟在2015年下半年内全面实施,该公司预料在落实初期的每一年可净录得额外的50万集装箱。 2014年9月8日,全球3大海运业者–法国达飞海运集团(CMA CGM)、中海集装箱运输(China Shipping Container Lines Co. Ltd,CSCL)以及阿拉伯联合航运(United Arab Shipping Co, UASC)成立了Ocean Three(O3)联盟,共享覆盖亚洲(Asia)、欧洲(Europe)和北美洲(North America)的航线。 联昌研究(CIMB Research)则提到,西港控股的全年核心净利增加,除了归功于货柜吞吐量之外,货柜收费平均上升1.1%和有效税率减少4.3%至11.5%也是其中原因。 […]
最先参与马来西亚(Malaysia)的外资政策 马哈迪肯定美国(United States)企业的经济贡献
Post Views: 9,328 最先参与马来西亚(Malaysia)的外资政策 马哈迪肯定美国(United States)企业的经济贡献 马来西亚(Malaysia)首相敦马哈迪医生肯定美国(United States)企业对促进我国经济发展作出的贡献。 他指出,美国企业最先响应我国号召的外国直接投资。“我们万分感谢。他们在马来西亚设厂生产许多精密产品,包括晶片等。” 马哈迪在配合亚太经济合作组织(APEC)经济领袖会议举行的美国-亚太经合组织商业联盟会议上发表谈话。 他说,这些美国企业的投资协助促进马来西亚出口领域。他指出,马来西亚生产橡胶、棕油、可可和胡椒等产品,但这些产品无法让国家致富。 他表示:“能让国家致富的是制造业,但我们没有制造业和市场的专长,这限制了我们改善出口的能力。” UPS、穆迪、Shire、联邦快递( FedEx)、强生公司(Johnson & Johnson)、UL、嘉吉公司、自由港迈克墨伦公司(Freeport-McMoRan)、通用电气(GE)和谷歌等公司高层皆有出席。 根据马来西亚投资发展局的资料,从1980年截至2017年6月,我国一共批准美国公司参与的1161项投资项目,涉及总额达956亿4000万令吉。 马哈迪与加拿大(Canada)总理 以及香港(Hong Kong)特首举行双边会谈 另外,马哈迪与加拿大(Canada)总理特鲁多和香港(Hong Kong)特首林郑月娥举行双边会谈。 他先是会晤特鲁多,加拿大表明有意角逐联合国安理会非常任理事国,并商谈罗兴亚族课题。 马哈迪会晤林郑月娥时,建议促进吉隆坡与香港的航空连接,从而提高双边旅客人数,林郑月娥则表明,香港将继续为马来西亚优秀生提供奖学金。 马哈迪稍后与其他领袖集体合照,接着出席APEC工商咨询理事会全体会议和APEC与太平洋岛国领导人对话会,并出席晚宴。 Previous Post Next Post
2018年全球芯片买家排名 三星名列榜首苹果第二华为第三
Post Views: 9,098 2018年全球芯片买家排名 三星名列榜首苹果第二华为第三 市场研究公司Gartner的最新数据显示,三星和苹果仍是2018年全球排名前两位的芯片买家,合并市场份额为17.9%。这两家智能手机巨头自2012年以来一直占据全球半导体买家排行榜的前两位,他们2017年的总份额达到19.5%。 另一方面,华为2018年半导体采购支出增加45%,成为全球第三大芯片买家。 根据Gartner的测算,华为2018年半导体采购支出超过210亿美元,全球排名超过戴尔。但戴尔本身的芯片采购额也增长27%。 虽然华为在西方国家面临一些阻力,但该公司却逐渐成为芯片企业的重要客户。 其他中国企业 芯片采购亦增加 除了华为之外,其他中国企业的芯片采购金额也在增加,共有4家中国公司跻身全球十大芯片采购商之列,分别是华为丶联想丶小米和步步高(旗下拥有Vivo和OPPO)。 整体而言,得益于PC和智能手机市场的持续整合,排名前10的芯片买家2018的全球市场份额为40.2%,高于2017年的39.4%。Gartner预计,这一趋势还将持续下去。 “排名前10的半导体芯片买家合并市场份额越来越高,芯片厂商的科技产品营销人员必须将他们的多数资源都分配给排名前10 的潜在客户。”Gartner高级分析师山路正恒(Masatsune Yamaji)说。 三星苹果 保持冠亚军位置 三星和苹果这些年来都是世界最大的芯片买家,2017年时,它们占全球市场19.5%,两家合计共消费价值818亿美元的半导体,较2016年增加超过200亿美元。 当时Gartner首席研究分析师山路正恒在一份新闻稿中表示:“三星电子与苹果不仅持续占据冠亚军宝座,在2017年半导体整体支出的占比方面也大幅增加。两间公司自2011年以来便一直稳居前两名的位置,持续对整个半导体产业的技术及价格趋势发挥极大影响力。” 2016年排名前十大的企业当中,有八家仍名列2017年前十大半导体买家之列;其中,前五大买家三星、苹果、戴尔(Dell)、联想(Lenovo)与华为排名都维持不变。 LG电子重返前十大榜单,位居第九名;西部数据(Western Digital)则是首度进榜,2017年半导体支出增加17亿美元。vivo手机的母公司步步高电子(BBK Electronics)上升一位至第六名,半导体支出增加57亿美元。 Previous Post Next Pos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