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lated Articles
博卡拉(Pokhara) 自然与人为矛盾相映成趣
Post Views: 49,183 大自然一手制造出的矛盾,与尼泊尔博卡拉(Pokhara,Nepal )人为的矛盾相映成趣。如果住的是面山的房间,甚至不用起床,只要抬一抬眼皮,就能看到洁白的雪山;而就在院子里,却盛开着鲜艳的紫红色花朵。这一期就随《大橙报》一起浏览博卡拉的美景。博卡拉是个彩色的城市,大巴货车的车头都是五彩缤纷的,郊外的房子也刷得五颜六色,有的还刷上了各式广告,再加上田间路边人们的鲜艳服饰,堪称一道景观。在稻田的包围下,背倚橘红色外墙的小茅屋,太阳暖暖地照在身上,天空中不时有鸟群和彩色的滑翔伞掠过。夕阳的余晖中,鱼尾峰金色的光芒就在眼前,仿佛伸手可及;费瓦湖在山下静静地躺着,偶尔一只大鸟掠过水面,无声无息。循着水鸟消失的方向,在费瓦湖(Phewa Lake)里的小岛上,有皇室的行宫。云依旧变幻,月有些朦胧,带着苍白的红,旁边屋顶的轻幡漂浮着,如云和月的影子。每篇轻幡都是一个幻影,只是影子还在飘摇。这里的夜晚不同于拉萨河(Kyi River)加德满都 (Kathmandu),少了冷峻和喧嚣,有的是热带的湿润和轻盈。当安纳普尔纳雪山(Annapurna)渐渐睡去的时候,博卡拉的凉夜才开始讲述它的另一段故事。 欲了解更多,请参阅《大橙报》(BIG ORANGE)电子报www.bigorangemedia.com Previous Post Next Post
倒映火烈鸟美丽的身影 肯尼亚纳库鲁湖(Lake Nakuru, Kenya) 蓝色湖水平如镜面让人悠然神往
Post Views: 45,797 明净的蓝天,澄澈的湖水,是肯尼亚纳库鲁湖(Lake Nakuru, Kenya)的真实写照,但却非这个美丽湖泊的全部。真正使之闻名于世的,还是湖面上如跳动火焰般的火烈鸟群。纳库鲁湖是一个火烈鸟聚居的地方,也是地球上最繁华的火烈鸟天堂。现在就随《大橙报》来一睹这个湖泊的美丽风光。 纳库鲁湖坐落在非洲肯尼亚裂谷省纳库鲁县(Nakulu District, Rift Valley Province, Kenya, Africa),面积188平方千米,现在已建成国家公园。这里是世界上最大的鸟类栖息地,园中约有450种禽鸟,最著名的是火烈鸟。在这一带生活的火烈鸟最多时约有200多万只,占世界火烈鸟总数的1/3。 平如镜面的蓝色湖水,倒映火烈鸟美丽的身影,如梦如幻。纳库鲁湖国家公园是动物的天堂,在湖边的草丛里,斑马悠闲地吃草,狒狒大模大样地散步,羚羊行色匆匆,与人们保持着一定的距离,野牛对人们的的到来表现出好奇,小鸟调皮地落在牛背上唱歌,犀牛对人们视而不见,长颈鹿优雅地向人们行注目礼,野猪闷头赶路,大象则不慌不忙地从车前走过… 纳库鲁湖最亮丽的风景线当然还是火烈鸟群栖的湖景,火烈鸟成群成群地毫无缝隙地压在湖面的浅水区,人们根本无法数清到底有多少只。如此浩大壮观的场面,在世界其他任何地方都不可能看到。 远远眺望纳库鲁湖,一只只火烈鸟或在空中自由飞翔,或徜徉湖畔引吭高歌,构成了一幅闪动着的粉红色美丽图画。但愿让人终生难忘的美丽景色,在100年甚至1000年后,人类还能目睹,还能为之激动。 01 柏哥利亚湖(Lake Bogoria) 柏哥利亚湖位于巴林哥湖(Lake Baringo)的北方,大裂谷区的边缘,是碳酸钙湖而不是淡水湖,面积约有30平方公里,柏哥利亚湖就像它周边的湖一样,也是许多非洲(Africa)火烈鸟的家(在每年的一到四月份,数万的火烈鸟会成群在此聚集)。 使此湖知名的是在湖岸有相当多温泉,大多数都达沸点而且蒸气相当多,可以轻易的将蛋在短时间内煮熟。此外柏哥利亚湖中有相当多的蓝绿藻和硅藻,使得阳光在不同时间照射时,湖面会有不同的颜色,如黄色、粉红色和紫红色等。肯尼亚目前已设有柏哥利亚湖国家保护区(Lake Bogoria National Reserve)。 02 地狱之门国家公园(Hell’s Gate National Park) “地狱之门”国家公园位于肯尼亚裂谷省,靠近奈瓦沙湖,占地面积68.25平方公里,海拔1500多米。地狱之门峡谷是肯尼亚最主要的景点,因怪石嶙峋、沟壑纵横而闻名于世。公园内没有猛兽,看以看到斑马、长颈鹿、角马这类的动物,是游客唯一可以步行或者骑行的野生保护区。 03 安博塞利国家公园(Amboseli National Park) 安波塞利国家公园位于肯尼亚边境,公园面积392平方公里,由于临近云雾缭绕的非洲之巅–乞力马扎罗山(Mount Kilimanjaro),吸引一批批前来观光的游客。尽管这里的动物没有同属肯尼亚境内的马赛马拉国家公园(Maasai Mara National Reserve)丰富,但因没有高大的植被遮挡,反而更容易跟踪猛兽,也更容易看到它们的捕食。 04 奈瓦沙湖(Lake Naivasha) 奈瓦沙湖是东非大裂谷里的一颗明珠,是肯尼亚最美丽的淡水湖之一。湖边有大片的纸莎草沼泽,湖畔的酒店“奈瓦沙湖乡村俱乐部(Lake Naivasha Country Club)”是中国(China)国家领导人最常去的地方。 奈瓦沙湖有众多河马和各种飞禽,在湖上划船时,河马就有可能在船只沿边冒出两只小耳朵,给你一个惊喜。这里还是飞鸟的天堂,如鱼鹰,斑鱼狗,鹈鹕,几百种鸟类在此汇集。 同时,奈瓦沙湖还是肯尼亚著名的盛产咖啡、红茶和鲜花的地方。在这里可尽情享受湖边清幽景色。小岛上能看到长颈鹿、水羚羊、角马等各种动物。 Previous Post Next Post
位于柬埔寨暹粒(Siem Reap,Cambodia) 吴哥窟遗址(Angkor Wat) 让日出变得深刻而有意义
Post Views: 37,024 全球领先的旅游规划和预订平台–猫途鹰(TripAdvisor)于2017年3月21日公布2017年“旅行者之选”-全球最佳目的地榜单。这一年全球共418个旅游目的地入选,其中,世界最大宗教建筑群之一所在地–柬埔寨暹粒(Siem Reap,Cambodia)在榜单中排名第二。 2017年“旅行者之选”全球最佳目的地榜单是基于过去12个月内,猫途鹰对全球上亿旅行者以旅游目的地的酒店、餐厅、景点的评分和点评数量和质量,和预订数据综合计算得出,客观地反映了全球各大旅游目的地的受欢迎程度。 当清晨的阳光荡涤在杂草丛生的寺庙和吴哥窟遗址(Angkor Wat),看似平常的暹粒日出就变得深刻而有意义。这些古建筑是世界最大的宗教建筑群之一。这一建筑群和12世纪的吴哥城皇城是人们游览暹粒的主要动因。游客可以前往柬埔寨民俗文化村 (Cambodian Cultural Village)了解民族历史,去吴哥夜市(Angkor Night Market)增加砍价经验,从高棉风格的购物摊点、食品摊贩和酒吧带走好运。 1.吴哥窟 Angkor Wat 广义上的吴哥窟是对吴哥古迹群的统称,位于暹粒市区北部6公里处,被誉为古代东方四大奇迹之一,其中吴哥寺的造型还成为了柬埔寨的标志被印在国旗上。 这里曾是古高棉王国的首都,吴哥王朝时兴建了大量的宫殿与庙宇,后因暹罗王朝(即如今的泰国(Thailand))入侵,高棉人被迫遗弃吴哥迁都金边(Phnom Penh),吴哥渐渐被丛林掩盖。19世纪60年代,充满神秘色彩的吴哥窟被法国(France)人再次发现,此后清理和修复工作一直在进行。 吴哥古迹建筑的布局讲究对称,结合高棉寺庙建筑学的两个基本元素–祭坛和回廊;巨石雕刻无处不在,尤其是浮雕更是精华之所在,还有神秘而祥和地微笑着的佛像,极具观赏性。在现存的600多处古迹中,除吴哥寺及通王城内的诸多建筑外,巴肯山、塔普伦寺、女王宫等处也很著名。 2.女王宫 Banteay Srei 女王宫位于通王城东北约21公里处荔枝山附近,是吴哥古迹中风格最独特、最精致的建筑之一,以艳丽的色彩和精美的浮雕著称于世,并被誉为“吴哥艺术宝石”,意为“女人的城堡”,据猜测是由女性修建和雕刻的。 其墙壁、立柱、门楣等建筑表面几乎完全被浮雕覆盖,没有一点空隙。这些浮雕造型繁复圆润,线条纤巧柔美,令人赞叹不已,其中仙女阿卜娑罗(Apsara)优雅的姿态尤为吸引人,与吴哥寺的阿卜娑罗浮雕齐名。 3.崩密列 Beng Mealea 崩密列位于吴哥寺以东约40公里处,离女王宫东北约10公里,是吴哥古迹建筑群中最神秘、也是最难前往的寺庙之一。它完全陷落于荒野之中,在这里游客可看到吴哥窟未被发现前在丛林中沉睡的模样。虽然如今的崩密列已几乎是废墟状,并被丛林严密包裹着,无法一览全貌,但它的与众不同依然值得人们花时间特意游览一番。 从暹粒市区包车前往崩密列,沿途的风光十分优美,一路上基本没有其他车辆,道路很通畅,不过有几段路灰尘较大。在崩密列的入口处立有“地雷已清除干净”的告示牌,这里曾被红色高棉占领,为防止敌人进攻而埋设了大量的地雷。 4.塔普伦寺 Ta Prohm 塔普伦寺也称“塔布茏寺”,位于吴哥窟东面,是高棉国王阇耶跋摩七世于1186年为纪念母亲而建造的,因此也叫“母庙”。它由大型的石头堆砌而成,曾经是一所拥有高僧、祭司和舞女的神殿,具有庙宇和修院的双重功用,但随时间流逝被肆意生长的热带树木侵入,如蟒蛇般的树根爬满了寺庙并深入到建筑中,使其内部的石塔、围墙倒塌,原本规整的建筑因碎石与植物交错而变成了一座“迷宫”。 除了与树融为一体的奇景外,塔普伦寺建筑本身也十分精美,尤其是各种雕塑很值得观赏。它有4座门廊,主殿面向东方。东门外墙上,刻画着手持狼牙棒、头顶舍利塔的守护神,从这里进去,会经过“舞者长廊”,长廊顶端是飘逸浪漫的仙女浮雕。神殿被大树所盘踞而未做整修,里面所供奉的是“智慧女神”(据传是以国王母亲的形象塑造),穹顶是精致的莲花图案。 现在,这一座寺庙仍在被自然吞噬,侵入石块里生长的树木,在将建筑撕裂的同时也支撑着它,使其不完全坍塌。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寺庙和树根紧密相融,给了文物保护工作设下难题,这种令人惊叹的纠缠奇观未来是否会消失,还无从得知。 Previous Post Next Pos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