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Related Articles
南非(South Africa)股王Naspers领导人 科斯·贝克(Koos Bekker) 靠运气、眼光以及胆识押注腾讯(Tencent)赚翻
Post Views: 43,909 南非(South Africa)富豪之一–Naspers创办人科斯·贝克(Koos Bekker)可谓独具慧眼,在互联网泡沫爆破时期,投资者对于任何科网相关资产大都避之则吉的时刻,他却毅然购入腾讯(Tencent)近半股权。如今,这批股权为Naspers带来了庞大的收入,进而使他的财富暴升。现在就随《大橙报》来了解这位南非传媒巨擘的成长故事。 南非(South Africa)传媒巨擘–Naspers不用通过挖掘黄金钻石,反而靠做传媒起家,就能坐稳南非最大上市公司之位,而其中的最大功臣就是幕后的操盘手–南非“股王”,科斯·贝克(Koos Bekker)。 Naspers在2014年11月25日发布最新财报时表示,受中国(China)互联网业务和其他电子商务业务强劲收入的激励,该公司最新盈利增长22%。 位于南非开普敦(Cape Town)的Naspers的大部分收入来自中国互联网巨头腾讯(Tencent)。 该公司持有腾讯超过三分之一的股票,而这使本身的收入增长了46%至224亿兰特(rand)。随着Naspers对新兴市场的互联网公司展开收购,该公司的电子商务业务也强劲增长,达到120亿兰特,与2013年相比增长了43%。 于在2000年时,科斯贝克通过Naspers以3200万美元入股腾讯(其中一部分股权是从亚洲首富李嘉诚(Li Kashing)的儿子李泽楷(Richard Li)手中买下),换来46%左右的股份。后来历经了后者上市,股权增发,使前者的股份降到34%左右。当中,Naspers在股权价值即达5170亿港元,15年来,一股未卖,投资翻了逾2000倍。 据福布斯(Forbes)的最新资料显示,科斯贝克在截至2015年4月13日为止的财富净值达27亿美元,在全球亿 万富豪排行榜中排名第810位,而在非洲(Africa)和南非富豪排行榜中则分别排名第17位和第4位。 科斯贝克领导的Naspers则是一家跨国媒体公司,主营业务为出版运营,即电子媒体和印刷媒体。前者包括付费电视、互联网和远程通讯订阅平台和相关技术供应商,后者包括出版、发行和杂志、报纸、图书的印刷。 在1994年,Naspers即上市南非约翰尼斯堡证券交易所(Johannesburg Stock Exchange),随后又上市伦敦证券交易所(London Stock Exchange)。 以该公司的股本4亿1920万股计算,该公司截至2015年4月10日为止的市值为80兆4684亿兰特,而在伦敦证券交易所的场外交易市场(OTC)进行交易的美国存托凭证(ADR)价格则达到163.70美元,以凭证总额4亿股计算,这批凭证的市值达约655亿美元。 科斯贝克自求学时代开始 便钻研收费电视商业模式 科斯贝克是在1952年12月14日出生于南非德兰士瓦省的波切夫斯特鲁姆(Potchefstroom,Transvaal)。在海登堡学校(Hoër Volkskool Heidelberg)求学并在斯坦陵布什大学(Stellenbosch University)和金山大学(Wits University)完成法律与文学课程后,他转修商业管理系,并在1984年考获哥伦比亚大学商学院(Columbia Business School)的商业管理硕士学位。 求学时期已醉心于钻研收费电视商业模式的科斯贝克回到南非后,即创办了该国首个付费电视公司–M-Net,这家公司随后将本身的业务拓展至48个国家。他随后于1990年,与其他伙伴创办了流动通讯公司–MTN,并将这家公司上市约翰尼斯堡证券交易所。 MTN随着科斯贝克于1997年成为Naspers的首席执行员后进行除牌下市并与后者完成了整合。 在科斯贝克的领导下,Naspers的市值从原本的6亿美元剧增至250亿美元。值得一提的是,在本身的任期下,他并未收取任何薪金、花红和好处。该公司仅通过当时的股权期权的选择权支付他的酬劳。他在这段时间内执行了这些期权,但仅售出少许股票。 科斯贝克领导后 Naspers表现脱胎换骨 科斯贝克与Naspers之间的渊源,得从后者的背景说起。 Naspers由Nasionale(National)和Pers(Press)两个字合组而成,该公司于1915年创立。其时,南非实现政治统一仅5年,史上着名的“英布战争”,亦不过结束了13年。 Naspers旗下宣扬南非人(主要为荷兰(Holland)、法国(France)等欧洲(Europe)移民的后裔)政见,同时推广南非语的日报《公民报》(The Citizen)于1915年7月创刊,首位总编马兰(D.F.Malan)在1948年南非国民党大选中意外获胜下,成为南非统一后的第4位总理。 此后40年,种族隔离政策登堂入室。作为南非人和南非语的舆论代表,《公民报》在这段不光彩的历史中,一直扮演着国民党和种族隔离政策喉舌的角色。 1990年,为结束种族隔离奋斗一生的尼尔森·曼德拉(Nelson Mandela)重获自由;自那时起,《公民报》即跟国民党一刀两断分道扬镳。7年后,该报127名记者与编辑向南非黑人大主教德斯蒙‧杜图(Desmond Mpilo Tutu)领导的“真相与和解委员会”致歉,为《公民报》数十年来替种族隔离政策背书忏悔。至此,《公民报》和Naspers终于断绝与种族隔离的一切联系。 1997年非但标志着Naspers成功“洗底”,从整体发展着眼,科斯贝克同年接掌掌舵人帅印,才是该公司脱胎换骨、登上“南非股王”宝座的关键。 科斯贝克本人跟种族隔离以至《公民报》并无直接瓜葛,与Naspers结缘,只因由本身创办的M-Net获Naspers青睐,于草创阶段便争取到后者入股。 科斯贝克接下重任后,作了两项对Naspers影响深远的决定: 一、发挥本身在收费电视领域的专长,大规模整合集团于南非的收费电视业务并把版图扩张至整个非洲大陆。今时今日,Naspers虽兼营印刷和电子媒体,但收费电视占总营业额高达六成,印刷与电子主次已分。 二、收费电视对Naspers的贡献固非一般,但科斯贝克如假包换的神来之笔,却体现于腾讯创办仅3年(2001年)便入股这件事上,且一买便是半家腾讯(46.5%)。13年前的腾讯非但名不见经传,且只有即时通讯平台QQ这项单一业务。 Naspers首席投资总监 马克·苏罗尔(Mark […]
提供充裕人力资源 东盟(Asean) 可取代中国(China)成为“世界工厂”
Post Views: 39,843 拥有廉价、年轻劳动力和战略位置的缅甸(Myanmar)、柬埔寨(Cambodia)和寮国(Laos)将会把越来越多制造业企业吸引到东南亚(South East Asia)。未来,东南亚地区将取代中国(China),成为“世界工厂”。 根据报道,澳新银行集团经济学家认为,这一转变意味着东盟(Asean)已成为继中国(China)、印度(India)后的第三个地区增长“支柱“。至2030年,东南亚6.5亿人口中的一半以上将是不到30岁的年轻人,其中一部份新兴中产阶级将具有极大的消费能力。 澳新银行表示,在今后10至15年内,随着众多企业迁至湄公河等地区以利用其廉价且充足的劳动力,东南亚将接过中国的世界工厂头衔。 有助于这一转变的或许是以下三者之间的联系:缅甸、柬埔寨和寮国等国家的低成本劳动力,泰国、越南、印尼和菲律宾具有成本效益的制造厂以及新加坡和马来西亚的尖端制造商。东南亚国家已决心在今年底前成立东盟经济共同体,以促进货物、服务、资本和劳动力在10个成员国之间的自由流动。 澳新银行预测,至2025年,东南亚国家内部贸易额有望增至1兆美元。2025年全球主要经济体投入东盟的外国直接投资可能攀升至1060亿美元,超过对中国的外国直接投资。 澳新银行指出,大多数东盟成员国都位于太平洋与印度洋交界处。东盟陆地成员国位于世界上人口最多的两个国家中国和印度之间。以陆上和海上线路等的优势,东盟有机会参与到亚洲不断扩大的生产链。 可对经济发展带来推动力 寮国看好“一带一路”概念 寮国(Laos)驻中国南宁(Nanning,China)总领事馆总领事习彭·班忠帕妮表示,“一带一路”建设将给东盟国家的经济发展带来极大的推动。 2015年4月16日,寮国驻南宁总领事馆举办寮国传统新年庆祝活动,习彭·班忠帕妮在活动中这样表示。每年的4月14日至16日是寮国、泰国(Thailand)等国家的传统新年节日——宋干节,也称“泼水节”。节日期间,人们通过举行各种庆典活动,特别是用泼水嬉戏的形式,庆贺新年的到来。 班忠帕妮表示,中国是寮国最大的贸易合作伙伴,每年都会有很多中国商人到寮国投资。中国与寮国在农业、水利电力业、矿业等各方面的交流合作,将会随着“一带一路”建设的推进得到深化和发展。“途经寮国的中泰高速铁路一旦建成,将给寮国与中国的友好往来及经济合作提供利好。” 另一方面,广西外事办副主任宋海军说:“随着‘一带一路’建设的推进,东盟国家的基础设施将进一步完善,陆路、海路和航空将会更加便利。中国与东盟国家的旅游、文化合作,以及人员的往来将会更加频繁。” Previous Post Next Post
欧盟(EU)系统上千英国(United Kingdom)雇员 “退欧”后将免遭“炒鱿鱼”
Post Views: 35,963 尽管担任欧盟(European Union,EU)公务员的条件是拥有成员国国籍,但欧盟委员会主席尚·克劳德·容克(Jean-Claude Juncker)于2016年8月7日向德国(Germany)媒体表示,欧盟内部的上千名英国(United Kingdom)籍工作人员即使在英国完成退出程序后也不会遭到解雇。 英国于2016年6月底通过公投的形式决定退出欧盟,但其后一直未启动退出程序。新任女首相特雷莎·梅(Theresa May)于2016年7月20日到访德国柏林时表态,退欧谈判不会早于2017年。她指出,英国需要内部讨论明确各项目标后,才会启动欧盟条约第50条规定的退欧程序。容克日前亦表示,一切都必须按照程序来办理,欧盟在英国“脱欧”上未设定最后期限。 不过,由于前述规定的存在,令一大批在布鲁塞尔欧盟系统内工作的英国籍人士对于前途感到担忧。 对此,容克于2016年8月7日在接受德国电视一台《欧洲杂志》栏目专访时明确表示,“我们将不会解雇这些英国人。” 容克解释称,欧盟关于雇员的上述规定可以允许例外。他举例指出,挪威(Norway)作为非欧盟成员国,便有其公民在欧盟系统内工作。 “在欧盟委员会内也有挪威籍。”容克指出,挪威最初曾希望加入欧盟,尽管在举行了一场公投后被否决,“但此时已经有一些挪威人被欧盟委员会雇用了,他们就留了下来,一直至今。” 仅欧盟委员会目前便有约3万名公务员,其中约1200人为英国籍。在英国退出后,谁来负担这部分公务员的薪酬和养老将成为问题。欧盟公务员工会组织U4Unity曾向德国《商报》表示,欧盟有可能通过提前退休、强制撤销工作岗位等手段变相解雇这部分英国员工。 德媒分析,即便如容克所言,这部分的公务员暂无失业之虞,但其待遇问题势必成为接下来的英国与欧盟围绕退出问题的谈判的难点之一。 虽然保住了欧盟内英国员工的工作,但话语权的丧失是显而易见的。在英国退出欧盟后,英国的公民将再也无法出任欧盟委员会委员(相当于经济、外交等单一领域的总负责人),而欧洲议会分配给英国的73个代表名额亦将收回。此前任欧盟金融稳定、金融服务和资本市场联盟委员乔纳森·希尔在公投结果揭晓后已辞职。 2016年6月23日,英国脱欧公投,脱欧派以51.9%比48.1%的微弱选票优势胜出。这一次公投所启动的英国脱欧进程,势必对整个欧洲乃至整个世界局势产生深远影响。 Previous Post Next Pos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