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ghline 封面人物

台湾(Taiwan)商业模式教练 Aidy Lin林殷仪 良好商业模式让企业家永续经营

Post Views: 41,562 引言 随着时代的不断进步,做生意的手法不能再一层不变,不然生意就会很难继续壮大,有者甚至会被市场给淘汰,所以,台湾(Taiwan)商业模式教练林殷仪(Aidy Lin)老师认为,想要在商场上永续经营,就要有良好的商业模式支撑。现在就随《大橙报》一起来向Aidy Lin学习及看清商业模式的重要性。 台湾(Taiwan)商业模式教练Aidy Lin表示,商业模式对一家企业而言是非常重要的,提早拟定对的商业模式,将让公司可以往正确以及光明的方向发展。 他在接受《大橙报》专访时表示:“除了在台湾之外,我也有前来马来西亚讲课,在这期间我发现马来西亚企业家,特别是华人企业家,他较不注重商业模式。” “当然,这样的做法是无可厚非的,而且这里的大部份企业,或是可以说是全世界的企业,在初创阶段都是这样,靠的是创始人的经验与魄力,让企业发展起来。” 他继续说,每位成功的企业家都有自己的一套赚钱方法,或许这些是不经意发生的,或者是长久营业中的经验累积。在以往这类的经验常需要长辈的经验传承,并没有一个可以依循的“必定成功方程式“,每个人除了偷偷学师,或者是保佑你是不是受到贵人爱戴提携了。 Aidy Lin表示,企业在草创期核心成员的向心力以及凝聚力最强,所以企业业绩得以不断地攀升。之后,企业会进入营业突飞猛进的时期,也是企业最赚钱的时期。 他表示,这个时候如果企业业主满足于现状,不趁着这股优势进行重大改革的话,那么企业便会陷入业绩平稳,不再有新刺激的时期,不久后业主会发现营收开始走下坡。 Aidy Lin说,这是大部份企业的发展曲线,尤其是传统企业更加的明显,这也就是一般人所说的温水煮青蛙。所以,做企业千万不要过于乐观,而没有进行深化的决策,此外,如果只是进行小幅的改革,也无法扭转企业衰败的命运。 所以,他表示,随着时代的改变之后,企业家应该摒弃“埋头苦干”的观念,其实企业家除了打理企业的日常业务之外,也应该多多上课以及了解外面世界的变化。 他也指出,企业家单打独斗的时代也过去了,他们要让企业永续经营,以及不断壮大地发展,就必须通过良好的商业模式培养出一支强大的团队。 他也说,如果他们觉得没有时间上课或是放下生意到外面去学习新事物的话,他们也应该聘请外来的顾问,以为企业的运作和模式提供宝贵的意见。 无论如何,Aidy Lin发现很多企业都不愿意在顾问费方面花费,或许企业家认为这是奢侈的开销,而不愿意在这方面拨出款项,这就是当前企业家的思维问题。 其实,他认为,在当今这个的时代,聘请专业和有经验的顾问是非常重要的,也是非常值得的,因为他们会协助企业家看清未来方向,协助良好的商业模式让企业顺势而为,使企业得以避过发展到某个阶段后,陷入呆滞不前或是衰退的危机当中。 Aidy Lin表示,唯有能洞悉危机的企业,才能够永续经营。对于一家企业而言,你拥有的或许就是让你致命的原因。 举个例子,Kodak曾是世界最大的相机软片公司,但是数码时代的来临,它却放不下第一的尊严,结果导致它白白失去了内部转型的良机,最终面对了倒闭的厄运。 所以,Aidy Lin认为商业模式是非常重要的,这也就是为何一些国际公司可以一直长青的原因之一。所以他希望,创业者一开始创业就应该向巨擘学习,将自己订位为下一个巨擘。 他指出,尽管商业模式的概念是来自西方国家,但是这样的概念也绝对适用于东方的企业,这有助于东方企业稳健发展。 Aidy Lin指出,好的商业模式必须拥有的要点,包括满足客户和本地市场需求、充分利用数码科技、高速运营、适应不确定和具体情况、打造人才引擎以及建立卓越的职能。 一个良好的商业模式 让每个想法都变成印钞机 这些年来商业模式已经成为挂在创业者和风险投资者嘴边的一个名词。几乎每一个人都确信,有了一个好的商业模式,成功就有了一半的保证。那么,到底什么是商业模式?它包含什么要素,又有哪些常见类型呢? 其实,用最直白的话告诉大家:“商业模式就是公司通过什么途径或方式来赚钱。”然而,Aidy Lin指出,很多企业家却面对了“空有想法,却没有做法;想找作法,却没有办法”的窘境。 所以,他指出,如果企业家找到对的顾问,他们就会让企业找出生路,让每个想法都变成印钞机,全世界最赚钱的行业都有自己的一套商业模式,商业模式是被专业和有经验的企业顾问或是教练创造出来的。 他表示,一个好的商业模式可以克服多个问题,那就是将想法变成生意、将营业额扩张数倍、数十倍或是百倍、将一批共同奋斗的事业伙伴紧密结合在一起,以及让有钱人愿意投资你的想法等等。 Aidy Lin也指出,成功的生意模式,是可以被有系统的整理出来的,因此,他非常鼓励企业家拨出时间到外面去上课和学习。 其实,Aidy Lin本身是一个与众不同的营运模式教练,他的讲座没有空泛的激励言词,也没有让人听了老半天抓不到重点的疲劳轰炸,只有事实以及实务经验的传承分析。 他于2015年4月25日也到来马来西亚担任“大橙大商堂”(Big Orange B.I.G Conference 2015)的主讲嘉宾。在场的马来西亚资本家和企业家都被他精辟的演说所吸引。这活动是由马来西亚(Malaysia)《大橙报》和台湾(Taiwan)Biz Model公司所联合主办。 Aidy Lin能够做到这点,主要是因为他不仅仅是透过讲座分享,每年都会受邀参与数个新商业模式的开发,还会选择一家企业担任执行长亲自操刀执行,所以是最贴近市场的商业模式老师。 电脑工程背景的Aidy Lin,更具备本世纪的网络营销专业,让每次的分享更贴近实际市场现况。Aidy Lin的讲座是扎扎实实的成功经营分享,让对海外市场充满企图心、希望进行资源整合的企业家受惠不少。 中国(China)的商业模式 经常让外国人搞不清楚 […]

Highline 封面人物

接掌阿里巴巴集团(Alibaba)CEO 张勇(Daniel Zhang) 凭出色公众演讲能力和个人魅力建立威望

Post Views: 44,724 引言 阿里巴巴集团(Alibaba)最近宣布现年43岁的张勇(Daniel Zhang)接任该集团首席执行员(CEO)一职,而原任首席执行员陆兆禧(Jonathan Lu)则将出任该集团董事局副主席。内部人士表示,张勇虽然做财务出身,但是从他接手全盘业务的运营来看,已经体现出他在电商业务方面的能力,同时他对于商业场景模式也很有研究。现在就随《大橙报》来了解这位被人称为“逍遥子”的阿里新掌舵人的成长故事。 阿里巴巴集团(Alibaba,下称阿里)于2015年5月7日宣布,基于该集团累积了16年的人才培养和传承机制,一批更年轻的领导者将带领该集团进入下一个阶段。张勇(Daniel Zhang)将接任该集团首席执行员(CEO)一职,与此同时一线业务总裁将均由70后担纲。原任首席执行员陆兆禧(Jonathan Lu)将出任该集团董事局副主席。 张勇表示,“我非常高兴接受这一新的挑战。这是一个巨大的责任。我感谢阿里巴巴每一位同事的辛勤付出和打下的坚实基础,他们将一直是我们坚强的后盾和支撑。我有信心,与团队会努力推进集团的整体战略,并坚持、传承阿里的梦想和理念。” 此次调整之后,张勇及阿里一线的业务总裁,将全都由70后担任。这些具体业务决策者,几乎都是阿里年轻人培养传承体系里成长起来的。 张勇凭借出色的公众演讲能力和个人魅力,在阿里员工之中有很高的威望。早前,他主持了阿里的投资电话会议,精湛的英语能力突显了本身与创办人马云(Jack Ma)的区别。后者虽然曾是一名英语老师,但英语却不太纯正,带有自学的风格。在阿里的内部,不少人十分欣赏他那国际化的管理风格。 与阿里创始之初的“十八罗汉”不同,张勇可算是阿里高管团队中最早的职业经理人之一:进入互联网行业前,他有整整10年的时间是在两间著名的会计师事务所度过。他曾表示,这样的经历让他“培养了一种迅速去了解客户所在行业的能力”。 张勇出生于1972年。他毕业于上海财经大学(Shanghai University of Finance and Economics)。1995年至2005年,他先后在安达信会计师事务所(Arthur Andersen)和普华永道(Pricewaterhouse Coopers)工作。 1995年至2002年期间,他曾就职于安达信会计师事务所,并担任上海办事处经理。在2002年至2005年期间,他则曾担任普华永道会计师事务所上海办事处高级经理。 2005年,他加盟网游公司–盛大(Shanda),历任该公司财务总监、副总裁等职务。 张勇于2007年8月份加入阿里 很快成为淘宝商城(Taobao)负责人 在2007年8月份,张勇辞去盛大财务总监一职并加入阿里。进入该集团后,他很快成为了淘宝商城(Taobao)(也就是之后的天猫(Tmall))的负责人。这是继商对商(B2B)和淘宝的客对客(C2C)业务后,阿里所挖掘出的另一个稳定且有望快速增长的领域。 随后,他升任为集团营运总监(COO),分管包括了淘宝、天猫、阿里、菜鸟、无线等核心业务,在阿里内部有“逍遥子”之称。 而随着“双十一”这一中国购物节的概念被提出并逐渐吸引各领域优质品牌加入后,天猫的影响力也变得越来越大。从2009年试水时的5000万人民币,到2014年的汽车、海外商品等门类加入后的571亿1200万人民币,张勇被看做是这一发展过程中最重要的“操盘手”。这也是近几年他在阿里做的最为出色的业务。 当谈及阿里发展时,该公司的一位前员工就曾说:“张勇其实有颗文艺的心,特别喜欢国际范儿的东西,所以他要做天猫国际、天猫时尚,在天猫的发展策略上就比较激进,但他的判断力确实很强。” 在天猫之前,张勇曾短暂任职于淘宝,担任副总裁兼财务总监。当时的淘宝已经发展成了一个品类齐全的电商平台,年交易额已经达到433亿人民币。 但在2008年,阿里“十八罗汉”之一的淘宝网总裁孙彤宇(Sun Tongyu)宣布离职后,淘宝的整体发展也开始放缓,并逐渐被张勇主导的天猫赶上。近年,淘宝也已经不再强调销售额和来自广告的营收数字,“万能的淘宝”成为了新的品牌思路。 目前,由淘宝、天猫,以及聚划算(ju.taobao.com)所组成的“中国(China)零售平台”依然是阿里最重要的营收来源。 在阿里宣布要全力进入移动互联网时代后,张勇又被委任为无线业务的负责人,这一业务之前正是由陆兆禧主导。借助于先前积累的庞大用户群已经养成的消费习惯,及在无线领域的重金投入,阿里还算顺利地完成从个人电脑(PC)端向移动端的转移。在新一季的财报中,移动端的成交占比已经突破了50%。 2011年6月,张勇任淘宝商城首席执行员。2013年9月,他转任阿里集团首席运营员,开始全面负责国内和国际业务的运营。2014年3月,他挂帅阿里无线业务。 阿里内部人士表示,张勇虽然做财务出身,但从他接手全盘业务的运营来看,已体现出他在电商业务方面的能力,同时他对于商业场景模式也很有研究。 “七大事业群”总裁之一 张勇直接向马云汇报 2012年7月23日,阿里宣布,推出一项新的公司管理体系,将旗下主要公司归类为7个事业群,马云将之称为“七剑”。新的七大事业群为:淘宝、一淘(Etao)、天猫、聚划算、阿里云(Aliyun)、阿里国际业务以及阿里小企业业务。 阿里集团称,“七大事业群”在集团协调下统一管理。调整后的七大事业群总裁分别为姜鹏(三丰)、吴泳铭(东邪)、张勇(逍遥子)、张宇(语嫣)、吴敏芝、叶朋和王坚,这七位总裁均向马云直接汇报。 下属们在谈到张勇时,有时会称他为“老逍”。张勇的花名“逍遥子”以及他的为人有关据传,媒体采访中涉及自己的问题时,张勇往往摆一摆手笑而不答。“逍遥子”张勇出现时都是作为阿里的高管,而不是作为张勇出现的。 阿里的高管包括马云、蔡崇信(Joseph Tsai)、陆兆禧、彭蕾(Peng Lei)都有各种好玩不好玩的故事流传而张勇没有。这和金庸的武侠中小说的“逍遥子”十分相似,他从未出场但三位弟子都是绝世高手,深不可测。 对于张勇来说,每年的一件大事就是双十一,从2009年第一个双十一到如今,身为“操盘手”的他经历了六个双十一。他自己更坦言,这六年,压力不亚于春晚导演。 对于“双十一”这个词,张勇这样说:“2009年,我还不知道光棍节是什么,但是我对4个1很感兴趣,因为我的生日是1月11日。光棍节没事大家上网买东西,就成了营销的噱头。前几年我们都叫“光棍节大促销”,只是最近大家叫熟了“双十一”。2009年第一个‘双十一’,只有淘宝商城中李宁(Lining)、联想(Lenovo)、飞利浦(Philips)等27个商户参加,但超乎所有人预想,整个平台交易额是5200万人民币,是当时日常交易的10倍左右。” 关于“双十一”,有这么几个数字:2009年,天猫商城双十一销售额为5000万人民币;2010年,提高到9亿3600万人民币。 2011年,天猫双十一的销售额已跃升到33亿6000万人民币;2012年,“双十一”当日支付宝(Alipay)交易额达到191亿人民币,其中包括天猫商城132亿人民币,淘宝59亿人民币;订单数达到1亿零580万笔。 2013年,根据最新数据显示,淘宝“双十一”交易额突破1亿人民币只用了55秒;当日总交易额350亿1900万人民币。这个数字,大概是2012年美国(United States)网络星期一交易额的两倍。 2014年,11月11日凌晨,活动开场第3分钟,阿里的平台成交额突破10亿人民币;13时31分,天猫“双十一”成交额突破了362亿人民币,打破了2013年11月11日全天的成交纪录;最终以571亿收关。 提到“双十一”,张勇有这些感触:“双十一期间我们也受过很多痛苦,技术累计是一个过程。2012年“双十一”因为一些技术问题,有局部商家出现了超卖现象。这是大型活动中应该极力避免的。尽管今天的模式决定我们不拥有库存,但是作为平台仍需要为商家库存的准确性做好支持。2010年交易额达到9.36亿,这个数字就不小了,物流开始有疼痛感。2010年“双十一”的物流是最痛苦的。后来我们总结经验,没有及时跟物流合作伙伴协调好,让他们有充分的准备去接单,包括了商家自己的仓储也出现了问题。” 张勇:“电商行业未来要做是服务消费者。” 关于阿里和电商的未来,张勇认为阿里以及整个电商行业未来要做的不是去卖东西,而是服务消费者。 阿里未来的愿景是让天下没有难做的生意。对于正处在风口上的跨境电商,张勇表示阿里将从两个方面去做,一个是中国到世界,目前正努力使支付宝走出去,从而方便消费者用支付宝解决支付问题进行购物;另一个是世界到中国,阿里很早就通过AliExpress在覆盖海外市场。

Highline 封面人物

世界级企业战略、商业模式与资本战略专家 汪俊宏教授(ProfessorAaron Wang) 运用“动静结合、虚实合一”商业模式 结合实体与网路世界发挥无挥营销潜能

Post Views: 41,061 引言 每个人都会面对机会,但往往成功的是最快把机会转变为商业模式的企业家,而世界级企业战略、商业模式与资本战略专家汪俊宏教授(Professor Aaron Wang)认为在当前这个互联网发展迅速的时代,最佳的商业模式便是“动静结合、虚实合一”,即是将实体世界的资讯内容与网路世界的工具全面结合,以便发挥出无限的潜能。现在就随《大橙报》一起来了解目前居住于中国北京(Beijing,China)的汪教授所提出的创新商业模式概念。 世界级企业战略、商业模式与资本战略专家汪俊宏教授(Professor Aaron Wang)接受《大橙报》专访时表示,中国(China)是一个互联网发展迅速的国度,所以在互联网营销方面,中国方面做得非常出色,很多懂得把握这股趋势的公司,都在营销方面做出非常的出色。 例如由中国企业家雷军领导的公司小米(Xiaomi)通过互联网营销制造引爆点,使它得以在短短的时间内创造的营销的奇迹。小米所实践的互联网模式的核心是“互联网七字诀”:“专注、极致、口碑、快。” 汪俊宏教授表示,由于网络营销发展的非常迅速,这使得中国的实体店相对的就变得逊色,因为大家都在网上购物,而減少到实体店买东西。 “所以,目前这个时候,中国的实体店纷纷转型成为体验店,也是除了善用虚拟的网络营销之外,商家也应该设立体验店,以让消费人通过实体的体验店,来加强他们购买的欲望以及信心。” 他透露,如果有到中国大陆的话,不难发现当前的体验店大行其道,而这就是商家们所运用的“动静结合、虚实合一”创新商业模式。 对道家颇有研究心得的汪教授表示,动静结合道家境界之一,商业也与道家在练功方式上强调静功与动功的密切结合一样,虚拟世界是静的部份,而实体店则是动的部份,在商业营销方面,这两个缺一不可。 所以,他强调,在当前这个世界当中,经商者必须“虚实合一”,也是将实体世界的资讯内容与网路世界的工具全面结合,以便发挥出无限的潜能。 他表示:“当我们设计好客户的体验之后,就开始要思维,我们怎么赚钱,我提供给客户这样一个好的东西,怎么赚钱?这叫商业模式创新,所有的商家都必须重新设计一个商业模式,以迎合互联网时代的需求。” 他也举例,传统的电信公司价值主张是基础通信,以提供语音、数据、视频、短信为核心,而盈利是计算流量与通讯费用,过去的电信公司都是这样赚钱。然而,现在情况变了,互联网时代来临之后,已经使计算流量与通讯费用的商业模式变得无利可图。这意味着时代变化,品牌的内涵变化了,所以必须重新设计商业盈利模式。 汪教授是于2015年4月25日出席由马来西亚(Malaysia)《大橙报》和台湾(Taiwan)Biz Model公司联合主办的“大橙大商堂”(Big Orange B.I.G Conference 2015)活动期间,接受《大橙报》访问时这样表示。 汪教授也强调,任何一次时代变革的本质都是经济发展模式改良的必然过程,企业增长停滞就预示着商业模式需要改良。 他指出,现在竞争已经不是产品、技术、人才、营销的单项竞争了,而是系统模式的竞争,模式优则竞争力强,模式弱则陷入“被动、无序和恶性竞争”。 他促进企业业者主动改良或创新商业模式者将获得最好的利润并成为行业新领军人,局部小范围的经营改善就是头痛医头、脚痛医脚,进入被动跟随盲目竞争的状态,成为别人模式里的一个补充,要你的时候给你微利,不要你的时候就淘汰你。 汪俊宏以“跳高比赛”来阐释商业模式创新对行业发展的影响。他说,1908年,世界跳高纪录只有1.905米,那时的跳高方式是剪式跳高;到1932 年,有人创新了滚式跳高,才把世界纪录上升到1.97米。后来有人发明了俯卧式跳高,又刷新了世界纪录;直到1968年,人们发现原来所有的跳高方法都是错的,跳高应该是背跃式,才将纪录刷新到2.43米。 他表示,商业也一样,当一个行业发展到瓶颈期时,只有新的商业模式、新的技术革命,才能带来新的飞跃。不同时代有不同的机遇,不同的机遇有不同的模式,企业应根据市场的变化和客户的需求创新不同的商业模式。” 那么,要怎样把机遇和模式结合起来?汪教授认为,最关键的是应该找到自己的核心,也就是企业定位。他补充说,企业要做好3个层次的定位,即定位客户、定位业务、定位产品/服务/流程。那就是:“定位客户,要选对客户,深耕目标客户,树立客户的价值。” 大马商家经营实体店出色 可抢占中国体验店的商机 谈到马来西亚的情况时,汪教授表示,以当前的情况看来,马来西亚消费人对网购的接受度仍然不高,所以马来西亚在网络营销这一块表现较逊色,反之马来西亚的实体店则经营得不错,因为这里消费人都喜欢到店里购物。 他表示,这样的情况恰好与中国的情况相反,而这样的差异恰好可以带来商机。怎么说呢?其实很简单,中国在网络营销方面表现出色,这些人才可以到来马来西亚协助提升这里的网购水平,反之,在马来西亚经营实体店出色的商店,则可以到中国抢占体验店的先机,因为体验店目前在中国是正夯的行业。 汪教授表示,在全球化的时代,各地的商家应该资源互补,将生意的蛋糕做大,以分享更大的盈利。他补充说,其实,不只马来西亚而已,这方面的合作也可扩大至其他东盟(Asean)国家,互相壮大经济势力,以便放眼全球的市场。 汪俊宏教授简介: 世界级企业战略、商业模式与资本战略专家,是中国唯一同时具备战略咨询经验和资本金融操盘经验的华人专家。在美国工作20多年,操盘数百亿企业,现任悦胜投资集团主席(Happywin Investment Group)、富弼世界战略商业模式(香港)研究院专家委员会主席。 担任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客座教授,长期研究政府与企业经营战略、资本战略与商业模式;曾任职世界前三大投行亚太区投资负责人、美国HPO管理咨询集团亚太区执行长、原美国硅谷风险投资团亚太地区首席执行官,北京华嘉机构文化·设计·创意委员会主席等。他目前居住于中国北京(Beijing,China)。 汪俊宏教授经历: 20多年投资银行、演讲、授课及咨询经验,全球访问上千家以上的企业,对中国企业有深入的了解和研究。曾于中国大陆及台湾地区、澳洲、纽西兰、美加等地投资、演讲、授课及顾问等丰富经验,客户及学员给予高度评价。 为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复旦大学、浙江大学、厦门大学、西南财大、中山大学、四川大学、南京大学等国内著名高校总裁班、辽宁省创投协会、宁波科技园区、重庆高新区、昆明高新区、常州高新区、郑州惠济区政府、济南市党校、组织部等进行授课与辅导,为国内数百家著名企业进行专业辅导与咨询式内训,更为多家国际、国内著名企业集团的首席顾问。

Highline 封面人物

星巴克(Starbucks)掌舵人 霍华德·舒尔茨(Howard Schultz) 怀揣梦想白手起家打造咖啡传奇

Post Views: 44,378 引言 从贫民到亿万富豪的身份,从怀揣梦想白手起家到风靡全球,他用了20年的时间缔造出世界上最庞大的咖啡帝国。他就是美国(United States)公司–星巴克(Starbucks)主席、总裁兼首席执行员–霍华德·舒尔茨(Howard Schultz),用“梦想”撑起了一个奇迹的“咖啡帝国掌门人”。现在就随《大橙报》来了解他的传奇故事。 世界最知名咖啡品牌之一–星巴克(Starbucks)于2015年4月23日公布了第二季度的财报。报告显示,该公司第二季度净利为4亿9500万美元,比2014年同期的4亿2700万美元增长16%。 在截至3月份的季度中,星巴克的营业额为45亿6000万美元,比2014年同期增长18%,超出分析员预期。汤森路透(Thomson Reuters)调查显示,分析员平均预期的星巴克第二季度营业额为45亿3000万美元。 星巴克第二季度美国(United States)同店销售增长7%,客流量增长2%;而全球同店销售也增长7%,客流量增长3%。 星巴克的业绩能够取得逐年增长的成绩,主席、总裁兼首席执行员霍华德·舒尔茨(Howard Schultz)可谓居功不少。在2008年,即当该公司陷入困境时,时任星巴克董事长的他解雇了当时的首席执行员,重新担任这一职务。此前,他曾经担任该公司掌舵人直至2000年。 在他重掌星巴克后,该公司的市值从2008年间的53亿美元剧升至目前的近743亿美元,平均一年增值近100亿美元! 财富净值达26亿美元 舒尔茨 全美富豪榜名列第259位 根据《福布斯》(Forbes)的最新资料显示,舒尔茨在截至2015年5月12日为止的财富净值达26亿美元,在2015年度全球亿万富豪排行榜中排名第737位,而在全美富豪排行榜中则排名第259位。 星巴克是于1992年6月份上市纳斯达克(NASDAQ)交易所。该股曾在2015年4月24日,涨至52.09美元的历史新高,在截至2015年5月12日为止的股价则为49.71美元,市值达742.7亿美元。 据最新的数据资料显示,舒尔茨持有星巴克的19075900股,或相等于1.27%股权。若以目前的股价计算,这批股权的价值达近9亿5000万美元。 1953年7月19日,舒尔茨出生于纽约市布鲁克林区(Brooklyn,New York)的一个平民窟。一家5口人蜗居在一所面积狭小的两居室公寓里,靠做卡车司机的父亲的微薄收入度日。 在舒尔茨7岁时,父亲不幸在工作中跌断了脚踝。他回忆时说:“父亲没有医疗保险,没有工伤赔偿,什么都没有…”因为失去经济来源,全家开始靠借债度日。 贫困的生活,让舒尔茨很小就开始挣钱,他骑车送过报,也在餐馆打过工。16岁时,他在曼哈顿区(Manhattan)的成衣区里找到了一份为皮货商做工的工作。这份辛苦的工作使他的拇指上至今仍留下厚厚的老茧。他曾在一家运动鞋商店里度过一个炎热的夏天,还在编织工厂里用蒸汽处理过纱线。 在年幼的舒尔茨看来,父亲是个不幸的人:“他干过的全是蓝领差事,一年从没赚到过2万美元,也没有能力拥有自己的房子。”父亲的悲剧激励年轻的舒尔茨去追寻梦想:建立一家为员工创造幸福感的公司。 因为出色的橄榄球技,1971年,舒尔茨被北密歇根大学(Northern Michigan University)录取,依靠学校提供的奖学金,圆了大学梦。也是在这一年,星巴克在西雅图(Seattle)诞生。 在一次出差,舒尔茨在西雅图的星巴克咖啡馆被手磨、现调的咖啡所吸引着。他永远记得,在狭窄的店前推门而入的瞬间,一股咖啡香味向外飘溢而出,将他带入了一个奇妙的殿堂。 1982年,舒尔茨成为星巴克市场与零售部经理。 不过,他在星巴克的经历并不顺利。因为与创始人经营理念不合,在1985年,舒尔茨离开星巴克,创办了天天咖啡。 1987年以380万美元 收购星巴克并成为掌舵人 1986年8月,为天天咖啡筹得75万美元的舒尔茨获悉一个消息:星巴克因经营困难将被出售。为了得到梦想的咖啡店,他再次说服投资者们为他凑足收购所需的380万美金。在1987年一个阳光灿烂的下午,他将星巴克收入囊中,成为实际掌舵人。 后来,舒尔茨评价当初选择离开时说:“若那时我不这么做,我只是一个销售经理,星巴克就不会是今天的样子。” 收购星巴克后,舒尔茨带领星巴克开始向全美各地扩张,他首先将目光投向了芝加哥(Chicago)。但因为手头的资金缺乏,加上对市场判断过于乐观,星巴克深陷芝加哥泥沼,1987年至1989年,星巴克分别亏损33万美元、76万美元、1200万美元。 进入芝加哥市场的3年后,当地人开始喜欢上星巴克的重烘焙咖啡。舒尔茨通过雇用有经验的经理,并提高售价以应对上涨的房租和人力成本,扭转局面。1992年,星巴克的店面已有近120家,并成功在纳斯达克上市。 星巴克增长势头迅猛,2000年,星巴克在全球13个国家开设了2600家门店。 这一年,舒尔茨辞去了首席执行员职务,担任董事会主席兼全球战略总监。担任财务总监的奥林·史密斯(Orin Smith)出任星巴克首席执行员一职,星巴克进一步加快在全球扩张的步伐。 因为“膨胀”速度过快,加上大环境不景气,2007年,星巴克遇上了创立以来的最大危机:全球1万3000多家店内的消费额不同程度减少,季度净亏高达670万美元,股价创下历史新低。 他说:“星巴克对连锁店的基础建设扩张投入,已经超过了企业成长的曲线。因扩张过于迅速甚至无序,星巴克在店面设计上也相对粗糙而缺乏细节,它们开始失去曾经美好的体验和浪漫。”当时,他表示无法再沉默,因而决定再次披挂上阵。 为了缩减开支,2008年至2009年,星巴克关闭了近千家门店,并将全球新店开张速度下调了30%,还进行了适度裁员,舒尔茨本人也向董事会申请降薪。 随着经济大环境复苏,星巴克也顺利走出衰退的泥沼,实现扭亏为盈。舒尔茨将目光继续投向中国(China)市场,并于2010年高调宣布,希望中国可以成为除北美(North America)之外的第二大市场。 如今,星巴克已经在全球开设了2万多家门店。其中中国大陆地区已开出1200多家。 舒尔茨12条成功经验 舒尔茨的成功,给出了最重要的12条经验: 1.要有公司使命   星巴克有一个简单的使命:激发和孕育人文精神–每人,每杯,每个社区,每次。 2.向你的客户问问题 若你曾经去过一家你不是经常去的星巴克,你可能就会注意到,员工有时会问你想要什么。当谈到客户服务时,这是一种简单而有效的技巧,并且也是营销者们应该利用的技巧。 3.要了解你的客户和员工 说到了解你的客户,若你经常去星巴克,那么你就一定知道,你最喜欢的咖啡师知道你的名字以及你想点什么饮料。这一点小小的人情味会令你印象深刻,因为,为顾客提供这种令人难忘的个人体验是可以让顾客高兴的一个最重要的因素。 […]

Highline 封面人物

马来西亚生物质工业联合会(Malaysia Biomass Industries Confederation)总会长 拿督梁健文(Dato’ Leong Kin Mun) 大力推动马来西亚(Malaysia)商机庞大的生物质领域

Post Views: 43,426 人类即将面临的温室效应、环境恶化、石油能源与化学原料匮乏的问题,促使生物质(Biomass)之应用成为重要的研究课题。对全球生物质发展趋势非常了解的拿督梁健文(Dato’ Leong Kin Mun),希望通过马来西亚生物质工业联合会(Malaysia Biomass Industries Confederation)让更多马来西亚人可以了解以及参与生物质领域的发展。现在就随《大橙报》来了解拿督梁健文对马来西亚生物质领域的期待。 生物质(Biomass)顾名思义是指各种有机体的整体质量,亦即太阳能经由光合作用以化学能的形式贮存于生物体中的一种能量形式,其中包含了相当广泛的物质,诸如农作物、草本或木本植物、农林畜牧业废弃物等资源。 由于马来西亚(Malaysia)是棕油生产大国,所以马来西亚生物质工业联合会(Malaysia Biomass Industries Confederation)总会长拿督梁健文表示,我国每年都有大量的油棕植物废料,如果加以善用开发成为生物质的话,是非常可惜的,而且也不环保,因为胡乱焚烧或是丢弃,对环境都会产生不良的影响。 他表示,根据联合会收集到的资料显示,海外企业对马来西亚生物质的需求大幅增长,所以作为拥有许多天然再生资源的国家,马来西亚企业家应该把握这个难得的机会,进军生物质领域。 无论如何,他表示,目前马来西亚却面对着生物质供应量缺乏的情况。这主要在于,政府与国内大型企业缺乏对这些再生能源的关注,从而限制了生物质领域的发展。 所以,拿督梁健文表示:“在马来西亚生物质工业联合会成立之后,我与其他理事们便马不停蹄地在全国各地举办讲座或汇报会,以让马来西亚企业家更了解生物质行业有前景,甚至鼓励他们积极投入这一行业。” 他认为,最适合进军这一行业的人士,便是拥有油棕园丘以及棕油榨油厂的人士,因为他们已经拥有现成的生物质废料,所以,这样的人士进军生物质领域,成功的几率会很高,因为就算他们没有从事生物质行业,他们必须面对处理生物质废料的烦恼。 其实,生物质是一种重要的再生资源,与风能、太阳能、地热等一样具有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特性。而且,所使用材料多为废弃物,作物的生长还可以吸收二氧化碳,减少温室气体的累积。油棕也一样,它每年都会产生生物质废料,所以,马来西亚应该善用这样的资源。 马来西亚种植业务广泛 生物质产量相当的理想 曾经是欧盟-亚洲生物量最佳实践和商业合作伙伴会议主席的拿督梁健文表示,马来西亚使用生物质的现况在区域排名第二,仅次于印尼。然而,马来西亚企业使用生物质的普遍性却仍相对偏低。 他指出,生物质除了用于燃料,其实也可制成各种不同的工业用品,当中包括生物质肥料丶生物质炭丶生物质复合材料和其他建筑及工业材料等。 他认为,尽管马来西亚的种植业务非常广泛,生物质的产量实际上也相当理想;但基于价值不高丶缺乏融资方式丶运输系统不理想和人力资源不足,造成生物质工业的发展长期受到阻碍。 无论如何,他也透露,国外一些机构对马来西亚的生物质需求也增加。但由于我国的生物质供应都是来自一些中小型工业,造成供应相对匮乏。同时,若生物质用在国内的工业用途,其价值可能会更高。 他表示,一些大型的种植公司的生物质多数都是用于内部的肥料,除了无法出售换取盈利外,更间接限制了生物质的发展。 他也表示,国内银行业者普遍对生物质用途的了解不深,所以生物质业者在融资方面遇到很大的阻碍。加上生物质涉及的运输费或比赚幅更高,导致业者不注重生物质工业的发展。 在与政府谈商方面,拥有丰富经验的拿督梁健文表示:“我们唯有不断地于政府进行商谈,共同解决供应不足的问题。” 基于各种原因,他表示,马来西亚生物质工业联合会希望通过汇报会、讲座以及大会等,云集各方的力量,共同发展生物质工业。 他也希望政府可以看到生物质工业的前景。无论如何,他也呼吁大家不可一直认为能源是取之不尽的,而真正的再生能源是需要创造的。他希望联合会通过各项活动,可以唤醒人们对持续性管理的重要性。 拿督梁健文: 生物质制成品价值非常高 拿督梁健文表示,生物质工业在外国已非常普遍,但在马来西亚的发展仍然处于婴儿阶段。他希望通过组织联合会,汇集更多国内中小型企业,以推广更多有关生物质工业的发展方案。 梁健文曾经担任欧盟马来西亚生物质工业持续生产项目(Biomass-SP)技术顾问。他说,许多种植业的废料,如棕油废料,包括棕油渣、油棕树的树干、树枝等,还有谷壳及固体废料,全部都可作为再生能源。 他说,生物质除了用在燃料,也可制成各种不同的工业用品,当中包括生物质肥料、生物质炭、生物质复合材料和其他建筑及工业材料等,而且已有国家使用垃圾或废料发电。 根据数据显示,马来西亚每年生产1亿吨的生物质,虽然这些生物质都有拿来循环再用,大多都是用来制成肥料,但这并不是最好的价值,它可用在更高价值的用途。 他指出,生物质制成品价值非常高,如生物质复合材料,一公吨可卖1000至2000令吉。 他说,生物质领域有四大方向,第一:生产能源,包括发电、燃料、炭等;第二:生产环保产品,如生物塑胶、包装产品及纤维等;第三:农业产品,即动物饲料及有机肥料;第四:生物质化学品,这是从棕油提炼出来的化学物质,可用来製成醋、工业糖等。 生物质供应和融资 是发展路上的挑战 不论是从事那一个领域,都会遇到困难与挑战,那么,生物质领域的困难与挑战,又是什么呢?拿督梁健文表示,马来西亚在利用生物质能发电上面对生物质供应和融资两大挑战,发展道路崎岖。 他说,虽然我国在积极推动绿色科技,但是如果有公司要发展生物质发电厂,首要解决的是生物质供应问题。 他透露,我国虽然有很多油棕种植者,但若要使用油棕果的残渣进行发电,就必须拥有大量且长远的充足供应。生产一兆瓦的电量需要10万吨生物质。 拿督梁健文说,除此之外,大部分的中小型油棕种植者都不愿与企业签署长达20年至30年的合约。他补充说,大型的油棕业者也不愿意将油棕果残渣卖给企业用在发电用途,因此若要发展生物质发电,供应是问题之一。 另一方面,他说,虽然政府提供绿色科技融资贷款计划,但最高的贷款额只有5000万令吉,因为设立10兆瓦的发电厂就需1亿令吉。此外,如果没有长期稳定的生物质供应合约证明,也难以取得银行的融资贷款。 马来西亚生物质工业联合会 Malaysia Biomass Industries Confederation 于2012年5月26日正式成立 马来西亚生物质工业联合会是2012年5月26日正式成立,首届理事是在森美兰(Negeri Sembilan)最高统治者端姑慕力兹见证下宣誓就职,由拿督梁健文担任总会长。 出席宣誓晚宴者包括森美兰最高统治者后端姑艾沙罗哈妮、欧盟驻马大使文森彼克、日本驻马大使中村滋、丹斯里宋兆雄、丹斯里阿末扎哈鲁丁、丹斯里美嘉纳兹慕丁和多国外交官。 […]

Highline 封面人物

新加坡(Singapore)荣集团(Sakae Holdings Ltd.)创办人 符标雄(Douglas Foo) 立志让荣寿司(Sakae Sushi)像麦当劳(McDonald’s)一样遍布全球

Post Views: 44,099 引言 新加坡(Singapore)企业家符标雄(Douglas Foo)是一位拥有国际品牌观的企业家,他立志要把他一手打造的“荣寿司”(Sakae Sushi)这个品牌,打进国际市场。他的宏愿是要把“荣寿司”变成另一个麦当劳(McDonald’s),在世界各地的每个角落,都能找到“荣寿司”,就像吃汉堡包一样,他要让大家随时随地,都能享用到价钱大众化的高品质日本料理。现在就随《大橙报》来了解这位充满雄心壮志的企业家。 新加坡(Singapore)上市公司–荣集团(Sakae Holdings Ltd.)创办人兼首席执行员符标雄(Douglas Foo)拥有胸怀大理想,自从在新加坡开设第一家荣寿司(Sakae Sushi)店面以来,他一直希望这家寿司连锁店有朝一日能像麦当劳(McDonald’s)一样遍布全球。 符标雄在接受《大橙报》专访时表示,尽管他拥有建立国际品牌的理想,但是,他不给自己设下时限,来达到这个梦想。要是他达不到,就由第二代、第三代,甚至是第四代的接班人,来帮他完成这个长远的梦想。 由此可见,他是一位务实的企业家,不想一步登天,而是要求整个团队,按部就班、脚踏实地、同心协力,一起追梦。这就是符标雄,一个喜欢把复杂的事情,看成简单化的企业家。 符标雄是于2015年4月17日出席第八届环球企业家圆桌会议时,接受《大橙报》的专访时这样表示。他是于1997年创办荣寿司,目前这品牌的寿司店已经分布马来西亚(Malaysia)、印尼(Indonesia)、泰国(Thailand)、菲律宾(Philippines)、中国(China),以及美国(United States),他和他的团队正一步一脚印地朝向成为拥有万家店面的国际品牌方向迈进。 他坦言,要在全球开设万家荣寿司店面,并非一件容易的事情,这涉及很多的资金、人才以及技术等等,不过为了追求这个目标,他现在所做的一切都是往这个远大的目标迈进。 其实,符标雄是在“无心插柳柳成荫”的情况下进入饮食行业的。根据他回忆1995年毕业自澳洲墨尔本的RMIT大学后,原本只想“简简单单”找份工作,安安份份做个上班族,根本没有想过要创业。 经常脸带笑容的符标雄表示:“我是个很简单的人,有工作就做,要求不高。” 毕业回国后,他在一间日本公司做市场促销,接触到很多日本商家,并在机缘下,决定拿出所有的积蓄,成立一间服装进出口生意。 后来,他发现这个行业竞争激烈,决定转业,朝饮食业发展。在1997年金融危机期间,他大胆地在新加坡的华联大厦,开设第一间“荣寿司”。 他说:“新加坡人注重健康饮食,日本餐讲究健康。我看准寿司业务的潜能,决定把价格大众化的高品质寿司,推介给国人。” 过后,证明他的眼光是正确的,荣寿司的分店越开越多,并且遍布全球多个国家,而且员工人数也由原本十多人,增加至现在的数百人。 尽管在餐饮界已经闯出一个名堂,但是符标雄并没有因此而忘记创业的初衷,那就是提供安全及高品质的食品给顾客。 据了解,符标雄当初会考虑进军日本料理行业,主要是因为他的妻子十分喜欢吃日本菜,可是由于日本料理的价格不斐,她每次上日本餐厅点菜都考虑再三,而无法尽情享受用餐乐趣。体贴的符标雄为让爱妻放心任吃,因而涉足饮食业。 于是符标雄成立了荣集团,为爱好寿司者开创以廉价预算概念就能享用相等品质的另类饮食文化;只是让符标雄出乎预料之外的是,他的吉祥物是一只绿色的青蛙,一只活蹦乱跳,一跳就跳上新加坡股市的青蛙。 符标雄表示,外行人看 Sakae Sushi,会误以为那是由日本人所创办的一家寿司店,这也难怪,因为Sakae本是一种日本清酒,亦是持续成长的意思,译作中文就是繁荣,青蛙是以跳跃式前进,Sakae加上青蛙标记意即“榮集团”欲以跳跃式火速壯大的雄心壯志。 有到过荣寿司的顾客都会发现到,成人至小孩,各个年龄层的客户都应被注意到,从互动点菜系统至东南亚首创的双层寿司传送带,可见符标雄对企业的用心! 尽管在餐饮业领域当中,符标雄已经奠定了一定的地位,但是,他却谦虚地说:“我还不算成功,还有很多东西要学习。”他说:“当我达到梦想,才算成功。”这个梦想,就是把“荣寿司”,变成另一个麦当劳。 符标雄透露,他的座右铭是,“精益求精”(Above the Best)。要达到这个目标,首先是要求自己争取最佳,接着时时督促自己,不断进步,争取比今天更好的成绩。 谈及是否担心外面有人模仿他的商业模式时,符标难说:“我欢迎竞争,不单单外在的竞争,也要跟自己竞争。我相信,有竞争才有进步。我把竞争者当成是朋友,我们进行的,是君子之间的竞争。” 这其实就是国际企业家的胸襟,因为想在国际市场中与其他企业家一较高低,就不应该害怕竞争,反而应该将竞争视为是一个鼓励自己前进的动力。 高档日本料理平民化 荣寿司迅速打响名堂 符标雄坦言,在1997年创办荣寿司时,他对餐饮业其实并不在行,但他大胆创新和高效率的经营模式,让他成功把高档的日本料理平民化,也迅速在本地市场打响名堂。 如今在管理餐饮业方面,符标雄有了自己一套的管理模式。他说,在食品行业,你更换了厨师,那么口味不同了,业务也发生了变化,生意和厨师间的重要联系成为了一种威胁。 “因此,我们用科技来帮助我们。我们刚刚起步时就在想如何做到始终如一。在寿司市场,最主要的原料是米。而对洗米、加水这些工作,每个人的标准都不同,而我们不允许出现这种情况。因此我们投资购买了机器,比如洗米机,这样每次都会加入等量的水了。” 此外,他表示:“我们希望我们的员工在加入公司后获得的第一样东西就是事业。餐饮行业流动性很大,交易性强。我付你一定的工资,你在某个时间段来工作,就这么回事,不是正经的事业。” 他进一步解释:“人们到这里工作只是因为他们没有更好的选择。但荣集团非常重视发展。如果你是一名服务人员,但是你说你想在两年内升为经理,可以,为什么不呢?但我们不会直接把他放到管理层去培训。我们要了解他的事业目标,他的优势、以及我们之间的差距,我们会让他加入我们的内部课程。” 他说:“如果在某些方面我们不具备足够的培训能力,我们还会求助于某些外部培训机构。我们的目标就是让员工与我们共同成长,共同实现我们的梦想,将荣寿司品牌带到世界各地。” 此外,符标雄也了解一家企业要走向国际,条件之一便是必须要有雄厚的资金做为后盾,所以自从公司业务上了轨道之后,他开始往资金运作这一方面发展,以便通过内生资金获得集团拓展业务所须的庞大资金。 在符标雄的带领下,荣寿司继开拓团企业咨询业务之后,2015年将进一步往金融服务业务发展,计划成立一个2亿5000万新元的投资基金,在本地和亚太市场进行投资活动。 符标雄表示,集团将成立一家资产管理公司负责投资,相关基金正在筹备当中,预计在2015年上半年就会开始投资。这是继成立Sakae企业咨询公司(Sakae Corporate Advisory)之后,该公司往金融领域发展的更进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