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ost Views: 45,476 伊斯兰教经典记载,先知穆罕默德在传教前,每逢莱麦丹月都去麦加(Mecca)近邻的希拉山涧沉思默祷。公元610年莱麦丹月,先知在沉思默祷时突然接到安拉的启示,命他以“使者”的身份传递真主的教诲。后来,先知穆罕默德将这个月定为斋戒月,以示纪念。与此同时,教法学家解释,“斋戒是为了让有钱人品尝饥渴滋味,以使他们不要穷奢极欲、挥霍无度;要节衣缩食,省出钱来救济穷人”。现在就随《大橙报》一起来认识一下穆斯林的开斋和斋戒月所涵的真正意义。 根据伊斯兰教历史记载,公元622年伊斯兰教创始人穆罕默德由麦加迁移到麦地那(Medina)的时间称为伊历元年,第二年8月,开始实行斋月。斋月期间穆斯林白天不吃不喝,饮食全部在晚上。 规定斋月主要是要求穆斯林对真主有敬畏之心。作为伊斯兰的斋月,在公历中无法固定,因伊斯兰历每年约355天左右,与中国的普通农历年相同。所以,斋月有时在春天,有时在夏日,有时遇秋季,有时则为冬天。一位穆斯林可在36年生涯中,分别体验到一年四季任何一个季节过斋戒的感受。 对于穆斯林,欢度开斋节时,不可忘记世上贫穷的人,对他们要尽自己可能慷慨解囊,给他们慈善帮困,也向社会捐赠,支持社会公益事业。因此,在斋戒月提倡的精神意义包括敬畏真主,提高道德修养;培养恻隐心,扶困济贫;清心寡欲,增强自律力,磨练意志等。 开斋节到来 马来西亚(Malaysia)穆斯林 门户开放款待八方来客 历经1400余年演变,开斋节已成为信仰伊斯兰教各民族的传统文化节日。这一天,穆斯林除沐浴净身,到清真寺参加节日宗教聚礼活动外,还要穿上节日盛装,走亲访友,互道“塞俩目”(祝你平安之意),祈求来年幸福。 文献记载,尔德(Eid)这个阿拉伯与此由“阿达”(Aada)这个词演变而来,原意是“返回”,演变为“聚会”,所以,穆斯林将开斋节的礼拜称为“会礼”。 “会礼”是先知穆罕默德生前确定的宗教节日礼仪。根据《圣训》阿纳萨的传述,先知穆罕默德迁徙到麦地那后,发现那里的人继承蒙昧时代习惯,有两个崇拜偶像的民间节会,其场面十分壮观。穆罕默德说:“我来这里时,真主启示我,要我告诉你们,这两个庆祝节会将用新的更好的日子代替:一个是奉献牺牲的日子(宰牲节),一个是结束斋戒的日子(开斋节)。” 马来西亚(Malaysia)的穆斯林(以马来族群占大多数)与全球的穆斯林一样,开斋节对他们来说也意义非常深重。由于马来西亚富有多元宗族文化,因此当地的马来人也受马来西亚华族文化影响。例如他们派发“青包”给后辈和放鞭炮。 开斋节到来的时候,他们也会以门户开放的方式款待八方来客。“门户开放”这个词倒是非常贴切,因为在这个时候,每家每户的马来人都会在家里准备许多自己手工制作的糕点,来招待各方的朋友,“打开门户欢迎各方宾客”,这正是马来人天生热情好客的表现。 海合会2020进口达531亿美元 清真市场(Halal Market)庞大 清真食品(Halal Market)是指按照全球穆斯林或中国回族“四专”等少数民族的饮食习惯,屠宰、加工、制作的符合清真要求的饮食、副食品、食品,叫做清真食品。清真食品、清真副食品、清真食品,简称“清真三食”。此外,生产、销售清真食品的专用运输车辆、专用计量器具、储存容器和加工(储存、销售)的专用场地应当保证专用,不得运送、称量、存放清真禁忌食品或者物品。严格来说,不符合以上标准的都不属于清真食品。 中国产业研究报告网曾发布《2011-2015年中国清真食品市场深度调查与发展前景预测报告》共七章。介绍了世界清真食品加工行业发展概况、中国清真食品加工行业市场运行环境等,还有分析了中国清真食品加工行业发展的现况,以及介绍了中国清真食品加工行业竞争格局。 另外,全球最大的食品盛会——“海湾食品展”也于今年2月23日在阿拉伯联合酋长国迪拜(Dubai)开幕,为凸显清真食品工业在中东地区的发展潜力,展会首次为清真食品行业设立专属展区。 来自超过50个国家的约450个清真食品生产、加工和销售企业将借助这一平台,为中东地区食品供应、零售、酒店等相关产业提供发掘清真食品市场前景和增加经济效益的投资机会。 经济学人智库预测,海湾合作委员会(简称海合会,Gulf Cooperation Council)进口清真食品及相关产品总额将从2010年的258亿美元增加到2020年的531亿美元,年增长率约7%。其中,阿联酋所占比重最大,至2020年,该国清真食品进口额将达84亿美元。 由于海湾地区农业资源匮乏,长期依赖食品进口,加之人口增长及2020年世博会效应下旅游产业加快发展,该地区未来十年的食品需求量可能翻番。 展会同期还举行了“世界食品安全峰会”,超过300名部长级官员、食品行业权威人士、政府代表等将就食品安全可持续供应的政策制定、价格趋势、行业投资等问题展开论坛。
文化 Culture
五月初五端午节 爱国诗人屈原之传
Post Views: 49,252 屈原,生活在两千三百多年前的战国时代,年轻时就胸怀远大抱负,表现出惊人的才能,得到了楚怀王信任,官至“左徒”,据司马迁《史记》记载,他内“与王图议国事”,外“接遇宾客,应付诸侯”,是掌管内政、外交的大臣。战国本是齐、楚、燕、韩、赵、魏、秦七雄争霸的混乱时期,秦国任用商鞅变法后日益强大,常对六国发动进攻。当时只有楚国和齐国能与之抗衡。鉴于当时形势,屈原主张改良内政,对外主张联齐抗秦,因而侵害了上层统治阶级的利益,遭到了那些受秦国贿赂的楚怀王的宠姬郑袖、上官大夫、令尹子椒的排挤和陷害。糊涂的怀王听信谗言,疏远屈原,把他放逐到汉北,结果楚怀王被秦国骗去当了三年阶下囚,死在异国。屈原看到这一切,极端气愤。他坚决反对向秦国屈辱投降,这遭到政敌们更严重的迫害。新即位的楚襄王比他父亲更昏庸,把屈原放逐到比汉北更偏僻的地方。在长期的流放生活中,屈原没有屈服。他坚持自己的政治主张,决不随波逐流。拿起笔抒写自己对祖国的热爱,指斥“群小”误国,为后人留下了千古不朽的诗篇。屈原是中国文学史上第一个最伟大、最杰出的浪漫主义诗人,后人称他的作品为“楚辞”。代表作是《离骚》,这是屈原作品中最长的一首抒情诗,共三百七十三句,两千七百七十七个字,诗中叙述了诗人为实行自己的政治主张所遭受的打击和迫害,深刻表达自己内心的痛苦、对人民和对祖国忠贞不渝的感情。屈原在长期的流放跋涉中,精神和生活上所受的摧残和痛苦是可想而知的。一天他正在江畔行吟,遇到一个打渔的隐者,隐者见他面色憔悴形容枯槁,就劝他“不要拘泥”、“随和一些”,和权贵们同流合污。屈原道:“宁赴湘流葬于江鱼之腹中;安能以皓皓之白,而蒙世俗之尘埃乎?”(意思是:我宁肯跳进江水中去,葬身在鱼肚里,哪能使自己洁白的品质蒙受世俗的灰尘?)公元二七八年,楚国的都城被秦兵攻破,诗人精神上受到了极大的打击,眼看国破之难,却又无法施展自己的力量,他忧心如焚,在极端失望和痛苦中,诗人来到了长江东边的汨罗江,抱石自沉。他死时大约六十二岁,正是农历五月初五。传说屈原死后,楚国百姓哀痛异常,纷纷涌到汨罗江边去凭吊屈原。渔夫们划起船只,在江上来回打捞他的真身。有位渔夫拿出为屈原准备的饭团、鸡蛋等食物,“扑通、扑通”地丢进江里,说是让鱼龙虾蟹吃饱了,就不会去咬屈大夫的身体了。人们见后纷纷仿效。一位老医师则拿来一坛雄黄酒倒进江里,说是要药晕蛟龙水兽,以免伤害屈大夫。后来为怕饭团为蛟龙所食,人们想出用楝树叶包饭,外缠彩丝,发展成棕子。以后,在每年的五月初五,就有了龙舟竞渡、吃粽子、喝雄黄酒的风俗;以此来纪念爱国诗人屈原。两千多年的岁月,这在历史的长河中不能算短短的一瞬了,可是尽管大江东去,暮往朝来,诗人屈原的形象却依然留在人们心间。如今,每到端午节那天,人们仍要在江河里划龙舟,把粽子系上五彩丝线来纪念伟大的诗人屈原,可见诗人的作品和精神是永存的了! 欲了解更多,请参阅《大橙报》(BIG ORANGE)电子报www.bigorangemedia.com
史上最伟大的母亲
Post Views: 49,252 欲了解更多,请参阅《大橙报》(BIG-ORANGE)电子报 www.bigorangemedia.com
农历年初九 天公诞 初九天公大过年 感恩赐福求平安
Post Views: 56,900 福建人拜天公,比大年除夕迎新春、接财神更热闹、隆重。天公诞的祭拜仪式是从大年初八深夜开始,一直持续到初九凌晨。烧猪、鸡、鸭,是祭拜天公的主要祭品,祈求天公带来好运。祭拜仪式过后,大家吃一顿丰富的年餐,以示团圆、吉祥。有关天公诞的由来,最熟悉的莫过于古代黄巢军南侵福建的传说。据闻,当时的福建人因服饰和语言不通引起误会,军人以为福建人是“狼”(“人”在福建话的发音为“狼”)而大开杀戒。直到大年初九,事情终于被搞清楚,生还的福建人纷纷从甘蔗园走回家。有者认为是天公显灵,所以离开甘蔗园时,取走一对甘蔗回家拜天公,以表达对天公的谢意。在福建话中,甘蔗与“感谢”发音相似,以甘蔗拜天公最为合适。另一传说是,明朝有一年农历新年,倭寇在福建沿海一带杀人放火、抢夺财物,乡民扶老携幼逃命。在黑夜中逃到一处偏僻郊野,眼见倭寇就要追上,大家感到万分惊恐,突然前面出现一大片蔗林,乡民纷纷逃入蔗林躲避,避过倭寇,逃过鬼门关。 那一天正是大年初九,逃出生天的乡民都认为这是天公救命,于是每年的大年初九凌晨就会祭拜天公,而拜甘蔗也具有不忘蔗林藏身救命之恩。还有一传说是,古时有名孟将军,他每到一个地方,只要喝了当地的水,就会讲当地的话,以这门本事来辨别汉人。可是他到了福建,手下竟然拿了外省的水给他喝,结果他一直不会讲福建话,误以为福建人不是汉人,下令大开杀戒,福建人枉死无数。到了大年初九那天,从外省运来的水喝光了,孟将军才喝到福建的水,讲起福建话,方知杀错人,马上下令封刀。福建人认为这是天公所赐,让他们逃过大劫,在初九凌晨拜天公谢恩。 正月十五元宵节元宵赏灯抛柑觅良缘 元宵节,素有“中国情人节”之称,是农历新年的第一个月圆之夜,亦被视为农历新年的最后高潮。因为过完这一天,就要进入新一年的生活,所以大家都会齐聚一堂,欢庆元宵夜。 关于元宵节的由来,说法众说纷纭,最早的传说可追溯至秦汉时代。秦末就有“正月十五燃灯祭祀道教太乙神”之说。本称“上元”,是农民祈求丰收的日子,也是道教的天官诞。人们在田野持火把驱赶虫兽,希望减轻虫害,祈祷获得好收成。而中国某省民间则相传:2000年前,佛教传入中国。第一次月圆,人们隐约看到月光下有17位天神在翩翩飞舞。有一年浮云遮敝天空,突然不见天神踪迹,大家恐慌之际,纷纷点火把照亮天空,寻找天神。自此以后,即使看不见天神,依然年年点燃火把找寻天神,相延成袭,就变成一种风俗。后来点火把在一些地区演变为点灯笼或生篝火。另据史籍记载,元宵节开始于2000多年前的中国西汉时期。相传汉惠帝刘盈驾崩后,吕后一族控制了政权。吕后卒后,周勃、陈平等元老奋起剿平“诸吕之乱”,拥戴刘恒登基,是为汉文帝。文帝博采众臣建议,精心治国,使汉帝国再次强盛起来。扫除诸吕恰值正月十五,所以在每年的这一晚,文帝微服出宫游玩,与民同乐,以示纪念。汉文帝因此将正月十五定为元宵节。另一说法,汉武帝听从谬忌之说,对于太一神十分虔诚,在甘泉宫修建太一祠坛,无论是伐南越、得天马,甚至冬至也要祭祀太一神。尤其在正月十五日祭太一神最隆重,从黄昏开始,通宵达旦用盛大的灯火祭祀,加上夜晚常有流星划过祠坛,形成正月十五张灯结彩的习俗。来到唐朝,元宵赏灯十分兴盛,无论是京城或乡镇,处处张挂彩灯,人们还制作巨大的灯轮、灯树、灯柱,满城火树银花,繁华热闹。宋朝灯节演变得更丰富多彩,持续五天赏灯,而且灯的样式繁复多样,逛灯市可真赏心悦目呢!诗人辛弃疾写道:“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说的就是宋朝灯节花灯无数,烟花如星雨。那时还兴起猜灯谜,将各种灯谜写在纸条上,贴在花灯,猜中的人能得到小奖励。这个娱乐益智活动深受人们喜爱,广泛流传至今。明朝的灯节持续的时间更长,自初八开始点灯,谓之“上节日”,初八夜谓之“上节暝”,宣告灯节的开始,直到正月十七的夜里才落灯,整整10天,以显示歌舞升平,是中国历史上最长的灯节。清朝庆祝元宵只有3天,不过,灯的制作精致奇幻,灯火璀璨,十分吸引。 欲了解更多,请参阅《大橙报》(BIG ORANGE)电子报www.bigorangemedia.com
汤圆 团圆 冬至圆
Post Views: 56,484 冬至的来临也意味着那一年已经进入了倒数的阶段,引来的是另一个全新的美好的一年。冬至,也称冬节,是中华民族一个非常重要的传统节日。顾名思义的,冬至即宣布着严冬季节开始到来。虽然处在赤道线的马来西亚没有春夏秋冬四季的天气,但它还是被我们华人视为一种习俗,世代流传至今。冬至通常是会落在阳历的12月21日到23日之间。这一天,太阳直射南回归线(又称为冬至线),阳光对北半球最倾斜,因此造成在这一天白天短,夜晚长的自然现象。 在古时候,冬至是一个非常隆重的日子,在周朝,就有利用冬至日郊祀祭天的记载,又因为周历的正月是夏历的十一月,因此,周代拜岁和贺冬并没有分别,一直到汉武帝采用夏历后,才把元旦和冬至分开。因此,也可以说冬至是自汉代才有的。所以,也有了“冬至大过年”的这个说法。汉代甚至在冬至前后,从皇帝到百官都停止办公,全部休假来庆贺这个日子。民间也以当天天气的好坏,推测往后的天气。俗语说:”冬至黑,过年疏;冬至疏,过年黑”。意思是说:冬至这天如果没有太阳,那么大年初一一定是晴天,反之,如果冬至放晴,大年初一就会下雨。直到现在还是有非常多人根据这一推测来预测大年初一是否会下雨。 冬至吃汤圆象征团圆冬至吃汤圆是中国传统习俗。一粒粒圆滚滚的汤圆也代表着一家团圆、圆满过冬之意,更有流传下来吃了汤圆就才是真正增添一岁的说法。许多在外工作的游子通常都会这一天回家“过冬”,与一家人庆祝这一个特别象征团圆的日子。不同的籍贯也有不同做法的汤圆,就比如客家汤圆是咸汤圆,汤头会添加一些佐料如猪肉、香菇丝、虾米、韭菜等等的馅料;而福建人的芋头番薯汤圆会沾着花生碎一起入口;潮州人的汤圆是四方形的。这些传统式的汤圆在市场上是极少看到的,只有在一些特定的传统糖水店铺和传统家庭才能找得到。现在一般上在市场上看到的都是以糯米单一搓成配糖水的红、白、绿汤圆。小时候的冬至全家人一起搓汤圆、吃汤圆的日子是多么的快乐。只是长大工作过后又有多少人还记得当时的感觉?尽管冬至代表着寒冬的来袭,但是一家人团圆和气的温暖却往往能把这一寒冷的天气给暖化。趁着这个象征团圆的日子,不妨回家去品尝一下那一锅热呼呼的汤圆,为久违的天伦来个圆满的相聚。 欲了解更多,请参阅《大橙报》(BIG ORANGE)电子报www.bigorangemedia.com
农历九月初九 九皇大帝诞
Post Views: 60,844 每年的农历九月初九,是九皇大帝的诞辰。九皇大帝在民间大多称作九皇爷,是源自福建话的称呼。在马来西亚及东南亚的许多地区都会大事的庆祝这个九皇爷诞。信徒们会在九月初一至初九的这些期间持斋茹素,清心洁身。满街的黄布条、旗子、斋食档口到处可见,尤其是在北马一代更是显得热闹。每当接近九皇爷诞时,天空总是会断断续续的在下雨,传说是因为要清洗街道来迎接九皇爷。在庆典期里,遍布在各个地区侍奉九皇爷的庙宇都会进行一连串的风俗活动。神明下乩、乩童穿针游行、过火路、花车游行等等的节目都是重头戏。关于九皇爷的信仰,流传着很多的版本。根据道教的说法,九皇爷的信仰实为北斗信仰,源自于中国人古老的星宿崇拜习俗。九皇爷意指的就是先天大神勾陈天皇大帝、北极紫微大帝和北斗七星的贪狼、巨门、禄存、文曲、廉贞、武曲以及破军,也就是传说中斗母之子。传说贵为王妃的斗母-紫光夫人于莲池沐浴时,忽然受到感应,诞下莲花九苞,化生九子,也就是九皇了。因此,侍奉九皇爷的庙宇也均称为“斗母宫”。根据道教的北斗经典,每年九月初一到初九是北斗九皇诞,连续9日,不断的礼拜北斗诸星,可以令人间消灾延寿、福禄兼至。在东南亚的民间,九皇爷传说也流传了许多的版本,当中几个版本是比较广为人知的。 传说一:九皇爷为上古九大皇帝九大皇帝也就是指中国传说中九位上古帝王,分别是伏羲、神农、黄帝、少昊、颛顼、帝诰、尧、舜、禹。 传说二:九皇爷实为秦代的革命烈士九名结义英雄策划起义反秦,由于事迹败露遭秦兵杀害。秦兵取其首级,弃其尸身于一旁。百姓于心不忍,偷偷找了九个陶瓮,把烈士们的遗体装在其中然后投入河里。没想到几年之后,当汉朝兴起,九瓮的残骸竟然漂回原地。由于烈士们无名无姓,当地人民收拾残骸后将他们埋葬妥善,并为他们建立庙宇祭祀。后来九人显灵护持当地人民,地方官顺从民意,册封「王爷」冥衔,尔后渐渐演变成「九皇爷」。 传说三:九皇爷为反清复明义士传说于明末清初时,清朝歼灭了明朝。明朝儿女不甘心因而大举反清复明之义而遭清军追杀。反清复明的义士首领以及明朝皇室后裔也深受其害,首级被置入瓮中密封,投入海中任意漂流。后来九瓮漂流至福建,被出海捕鱼的渔民发现,惊觉瓮内全是反清复明义士及明朝皇室的首级。后来乡民百姓为了纪念他们,定下农历九月初一至初九为九位烈士的丧集会。为了要隐藏烈士之名,便以「九皇大帝」代之。 传说四:洪门天地会领袖人物万云龙关于九皇爷诞其实是洪门天地会首领万云龙的祭典,像这样的一个传说,在吉隆坡安邦流传甚广。据传在1734年,万云龙与清兵交战,死在湖南长沙。他的部属则败兵逃到海南岛,后被追杀而由水路逃往暹罗,最终迫使定居槟城。其中一部分洪门天地会的残兵后来定居在安邦,表面上虽然以种植为业,在南洋展开了新的生活,暗地里实为密谋结社,网罗爱国志士,再起反清复明之义。有一次开香会时(新人入会的仪式),警方突袭并严加盘问。虽然首领向警方解释说这只是一次的拜神祭祀,可是由于警方见祭坛上无神像心生怀疑而加以追问。其中一名首领急中生智指向香炉说那就是他们所拜的神。警方怀疑地问香炉到底是何方神祇时,有人随意回答说香炉其实代表的就是九皇大帝。由于当时无人知晓九皇大帝的典故,警方信以为真,就对盘问之事作罢。自此,吉隆坡的华人便以香炉作为神位供奉九皇爷。 传说五:王爷郑成功当年江湖烈士皆高举反清复明旗帜,郑成功秘密召集各路英雄于福建省沿海的斗母宫内商议大计。他们借斗母宫内千秋宝诞作为掩饰,一连九日都在宫内招兵买马。九皇大帝旗帜实际上象征「救明朝江山大地」之意。斗母娘娘圣像中的左右两手更是写有日月二字,即「明」。农历八月三十当晚,众烈士出海迎接王爷郑成功主持大局。由于朝廷正在追辑郑成功,因此从下船到进入斗母宫内,都以凉伞遮蔽,以免其身分曝光。九月初九午夜,再奉送郑成功出海到别处号召起义,并且准备了王船及所需粮食和物品。最终起义失败,伤亡更是惨重。福建省的乡民为了纪念皇爷郑成功和众烈士,于每年农历八月的最后一天至九月初九都会祭祀这些民族英雄。对于九皇爷诞的传说,在泰国一代也有另外的说法,说九皇爷其是为官府所杀的正义海盗。因此东南亚各地的九皇神庙,迎神仪式是在海边迎海水回祭坛,在斋戒期间身穿白衣白裤义寓着戴孝。各种仪式与传说的相辅相成,让九皇爷诞庆典更增添一些色彩,也让这个文化的传承更广续延展! 欲了解更多,请参阅《大橙报》(BIG-ORANGE)电子报www.bigorangemedi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