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Related Articles
以“增长黑客”模式刺激业务增长
Post Views: 10,533 虽然商业的风口都在变,增长的需求却永不改变,因此,各个企业纷纷开始寻求更科学丶更高效的方法,来刺激新一轮的业务增长。 因此,当中国作者范冰所著作的《增长黑客》(Growth Hacker)上架之后,便成为了一个热门的话题,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增长黑客理论,并尝试落地到商业的环境中。 《增长黑客》(Growth Hacker)是市场营销丶产品研发丶数据分析三个角色的聚合。这是一本适合创业者参考与实践的著作。创业公司的增长,主要指有限预算下的快速增长,靠快速的产品迭代+持续优化的精细化运营。 所谓“增长黑客”就是一群体将增长作为唯一的目标,他们以最快的方法丶最低的成本丶最高效的手段获取大量的增长。 “增长黑客”这说法源于硅谷,最早在2010年由Qualaroo的创始人兼CEO肖恩·埃利斯(Sean Ellis)提出,真正引起广泛关注是因为安德鲁·陈(Anrew Chen)在2014年发表的《Growth Hacker is the new VP Marketing》。 这是一群以数据驱动营销丶以市场指导产品,通过技术化手段贯彻增长目标的人。他们通常既了解技术,又深谙用户心理,擅长发挥创意丶绕过限制,通过低成本的手段解决初创公司产品早期的增长问题。 在外行人眼里,他们就像是极客丶发明家和广告狂人的混合体。再通俗一点形容,他们的职责接近于专门为初创公司设立的市场推广部门,因为很少有用于营销的大笔经费, 所以更多的是将注意力聚焦在产品策略本身带来的自发增长上。 《增长黑客》(Growth Hacker)对许多部份有良好的诠译,例如“增长黑客”可以帮您做什么? 用户爆发式增长 “增长黑客”以低成本甚至免费的方式获取大量用户。Dropbox 通过 “推荐好友可以获取额外 500M 存储空间” 的病毒营销方式,实现了新用户每年 500% 增长的奇迹。 提升用户活跃度 “增长黑客”可以大幅度提升用户活跃度。LinkedIn 通过搜索引擎优化丶邮件邀请搭建完善的运营机制,激活全球 4 亿活跃的职场人士。2016 年 6 月微软溢价 50% ,以 262 亿美元价格收购 LinkedIn […]
企业的人性面更会让管理从中受益
Post Views: 36,104 最有效地管理人员的方式是什么?有史以来最具影响力的管理学思想家之一道格拉斯•麦格雷戈(Douglas McGregor)在《企业的人性面》著作中的解答是“企业的人性面更会让管理从中受益”。 道格拉斯•麦格雷戈在1960年出版的管理学著作中开门见山地提出了这个问题。这个问题看似简单,却足以在管理界掀起一场根本性的变革。今天,随着全球经济的发展、知识型工作的增长,这一简单而深刻的问题更是引发了比以往还要强烈的反响。 道格拉斯•麦格雷戈(1906—1964)是美国社会心理学家、行为科学家。获得美国韦恩大学学士学位;哈佛大学博士学位。他是麻省理工学院斯隆管理学院创始人之一,安提亚克学院院长。 在他的《企业的人性面》著作中,他表示,所谓专业人士,是指那些应用知识来实现目标的人。比如,工程师设计机器设备、医生为病人诊断开药、律师和建筑师服务客户,等等。 专业人士可以应用的知识包括:科学知识、同事的知识以及通过个人经验获取的知识。专业人士与外行相比,对前两种知识依赖较深,对后一种则相对较浅。 以适当社会科学知识 达到实现管理的目标 这样看来,企业管理者成为专业人士也并非没有可能。他可以利用适当的社会科学知识来实现管理目标,同时摆脱对个人经验与观察的绝对依赖。 任何一个行业的进步,都离不开专业人士的预测能力和控制能力,这对企业管理者来说也同样适用。管理的主要任务之一,便是组织人力,以实现企业的经济目标。因此,任何管理决策都将引起行为上的结果。成功管理的因素固然繁多,但最重要的莫过于拥有预测及控制人性行为的能力。 然而今天,我们在这些方面的能力却良莠不齐。比如,处理日常事务的表现通常都十分出色,在处理安排约会、签订采购合同、拨打长途电话、要求员工准备报告、邮寄信件等事务时,我们大多可以准确地预测别人将怎样做,并依据自己期望的结果来控制他人的行为。 对于预测能力与控制能力 许多管理者并不感到满意 在其他方面,我们的预测能力和控制能力则相当匮乏,具体可以表现为诸多严重的社会问题:不良少年、犯罪、居高不下的交通事故率、劳资冲突、冷战问题等。 然而,人们在处理企业管理的事务时,却表现出较高水平的预测能力和控制能力。今天,如果说某一家公司已经取得了经济上的成功,也将同时意味着,该公司的管理层有能力吸引其他人加入公司,有能力组织并指挥员工努力工作,进行产品及服务的生产与销售。然而,更多的管理者却对自己的预测能力与控制能力并不满意。 如今,我们对新出现的管理问题如此感兴趣,正说明他们已经认识到企业管理方面存在着不少亟待改进的问题。与此同时,众多兜售“管理秘方”的游街郎中屡屡行骗成功,也从另一个角度说明了人们对于改变自身知识匮乏的渴求。 若能发掘企业人力资源潜力 组织效能将取得翻番的成果 相信大部分管理者都会同意这样一种说法:如果能够了解如何发掘企业人力资源的潜力,至少可以取得组织效能翻番的成果。 作者与许多同僚都深信,尽管社会科学的发展已经大大推动了管理的进步,但企业的人性面更会让管理从中受益。然而,很多因素导致了这一进展的延迟,其中包括社会科学自身的原因: ·与自然科学相比,社会科学仍处于发展的初级阶段; ·许多科学成就都是支离破碎、散漫无序的; ·社会科学缺乏准确性;以及 ·不少重要课题至今仍处于争论之中。 当然,这些问题只是相对而言的。若是将今天的状况与30年前相比,就不难发现我们已经取得了重大进步。今天的社会科学尽管尚未完全成熟,但对管理学来说,不可不谓是一个丰富的资源宝藏。
兴衰成败皆系于领导力
Post Views: 10,876 企业兴衰成败皆系于领导力(Leadership),而领导力可以被形容为一系列行为的组合,而这些行为将会激励人们跟随领导去要去的地方,不是简单的服从。 在《领导力21法则》(The 21 Irrefutable Laws of Leadership)一书中,作者约翰·麦克斯韦尔(John C. Maxwell)描述了影响力法则丶过程法则丶哈顿法则丶根基法则在内的21项领导力法则,想拥有非凡的洞察力,想要修炼所向披靡的实战能力,马上开始21法则训练。 1)盖子法则 —— 领导力决定一个人的办事效力 锅里的水总是满不过盖子,领导力就像一个盖子,它决定了一个人和一个组织的办事效力。 2)影响力法则 —— 衡量领导力的真正尺度是影响力 成功的领导者都是关于学习的人。自我发展和不断提升自身的技能水平,这正是领导者与基本追随者最本质的区别。这种学习过程是持续不断的,是自我约束和坚持不懈的结果。 3)过程法则 —— 领导力的提升是日积月累的结果,而非一日之功 领导力究竟是不是一个人天生就具备和掌握的一种能力?某些人的确在某些方面比别人更有天赋。但领导能力是多种技能的集合体,其中的每一项技能几乎都是可以学会、可以提高的。 4)导航法则 —— 谁都可以掌舵,唯有领导者才能设定航线 领导者就是看得比别人多、看得比别人远、在别人看到之前看到的人。组织越大,领导者就越需要把前路看清楚。这是因为规模越大,在中途改变就会更困难,况且,如果在导航中出现问题,会使更多的人受到影响。 5)增值法则 —— 领导者为他们提升价值 光想给自己邀功是不行的,因为一个组织的成功来自众人的共同努力。如果想独领风骚,那你就得不到员工的忠心。如果不能把功劳让给别人,把失败的责任留给自己,那你就无法激励别人,最终只能自毁前程。 6)根基法则 —— 信任是领导力的根基所在 信任是领导力的根基,是凝聚整个组织的黏合剂。先有信任,再有支持。领导者不可能一次又一次失信于人却还保持对他人的影响力。 7)尊重法则 —— 人们通常愿意追随比自己强的领导者 人们通常愿意追随比自己强的领导者。领导力水平达到8级的人不会去追随6级水平的人 —— 他们通常会追随9级或者10级水平的人。 8)直觉法则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