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Related Articles
崭新经商之道:助他人成功,必将成就自己。
Post Views: 44,532 有一个古老智慧被称为业力定律,那就是:“你想从人生得到什么,首先就得为别人那么做。”所谓业力,便是指我们做的任何事情:“我们所做、所说、甚至所想的任何事情。” 而进一步的诠译是:“任何我们‘为其他人’所做的事情”,因为我们只能透过从别人身上弹回来的业力,来把业力种入自己的心识田里,少有例外。 这就是为什么古老西藏典籍常把业力比做回音:“你可以站在海洋边缘,把嗓子喊破,还是没有回音;最好找个洞穴,里头有很多石墙,这样才能够让声音回弹。也可以说,其他人就像古时候用来种植农作物的棍棒,我们用它来把业力种子推入我们的心识田中。” 由麦克·罗奇(Michael Roach)、克丽丝蒂·麦克奈丽(Christie McNally)以及麦克·戈登(Michael Gordon)联合著作的《业力管理:善用业力法则、创造富足人生》(Karmic Management: What Goes Around Comes Around in Your Business and Your Life)一书便是深入探讨业力的管理书籍。 此书是全球商业畅销书《当和尚遇到钻石》的续集。这本书将古老的与当代的西藏佛教传统智慧、把获得事业成功、人生圆满的业力管理学的八大法则呈现在读者面前。每项法则开始,都会引用古老智慧典籍的一句话,教导的是一个历经千年考验而依然存在的崭新经商之道:助他人成功,必将成就自己。 书中提议先认出你的业力事业伙伴,而这样的伙伴一共有四组,你需要让他们全部人都成功。 1、同事 你的同事或职员是第一组业力事业伙伴。请记得,老板派了十二个人到你的专案小组,以便销售十万份产品。也许你过去几乎把这些人视为工具:雇员,是你“雇用”或使用以便完成工作的人。 不过来到业力管理学,事情就得有所转变,你和周围同事必须进入一种新的关系,你“必须”从你这边送出业力,“送给”他们。你“必须”留意,好让这件专案帮助“他们”成功。为了卖掉十万份产品,就需要这样的业力,而助人成功是种下这种种子的唯一方式,因为我们在寻找回音。 2、顾客 一份工作或专案的目的,显然是提供某人某样物品或服务:这个某人可能是顾客,但在这里也可以指上司或股东。你可能会认为替顾客服务并不是什么了不起的概念:你早就知道了,要不然那十万份披萨你以为是给谁吃的? 但我们说的不是这点。 如果你要业管原则在你身上发挥效用,就得百分之百迷恋以下这个想法:真正让你的顾客“成功”。你销售完十万份产品时,你的主管在“她”上司的眼中将成为天才;投资的股东将因为这次的专案而获得额外的利润;同时你得想办法让顾客以更便宜的价钱买到每一份披萨,而且还要降低每一片披萨的胆固醇量。 3、供应商 假设你认为你之前对“员工”的看法是不好的,请看看你如何对待供应商——肯定是单向关系:他们要给我最低价的高品质面粉和蕃茄酱,随叫随到,一次送齐。他们如何办到的,以及为了这么办到而采取什么行动,是他们的问题,那是供应商分内的事。 在业管法则里,这样的想法也要彻底转变。任何一项专案(几乎是所有的成功或失败),有很大一部分的业力来自我们待人的方式,尤其是让专案成为可能的人——也许是为冰箱制造马达的公司,或是帮我们家油漆厨房的承包商,或是熬夜替软体写最后程式码的电脑怪胎。 你必须利益他们,你要关心他们,你得为他们留意,务必让这项专案也为他们带来成功。你帮我制造冰箱马达,利润够多吗?(啥?从来没有人问我这种问题!)我帮你找到另一个案子:我邻居的厨房也要油漆。你写电脑程式一定要每九十分钟休息一次、做些瑜珈伸展运动,如果没办法证明你有做到,我就扣你下星期的工资。 4、世界 你的最后一种事业伙伴相当庞大,也就是外头的整个世界。前三种伙伴都是离家近的,虽然他们通常是与你共事的人,但依然都是跟你很像的个体。也就是说,不管你做了什么帮助他们,就已经算是在帮助自己了,因此回音不会那么响亮,就像是往家里的一个空橱柜吶喊一样。 我们必须走到外头,到更大的地方,远离自己的地方,以得到响亮的业力回音。要在这个世界成功,就要采取让世界成功的行动。我们的专案必须为世界做点事情。(发心无量、对境无量、果也无量。但我们在现实生活中往往会厚此薄彼,因为我们在人际关系中更多的是考虑利害关系)。 Previous Post Next Post
捉紧脚步,向华学习。
Post Views: 39,466 马来西亚(Malaysia)经济放缓,生意难做,很多人开始抱怨这,抱怨那的,然而纵然我们不停的抱怨,整个大环境也不会为我们而改变,因此与其不停地抱怨,不如换个角度和心态来应对当前的困局。 其实,企业老板们应该将企业的格局放大,如果企业老板们能够立足马来西亚,放眼全球的话,那么,企业老板们就会发现他们的企业王国版图,并不只是局限在马来西亚而已,整个东盟(ASEAN)与世界人口最多国家—中国(China)其实都是他们可以进军及开拓的市场。 东盟10个成员国目前正在积极打造东盟经济共同体(AEC),一旦东盟经济共同体正式成立,意味着东盟10国之间的货物、服务与劳工将更加自由地流动,而这也将同时牵动东盟区域内6亿人口及2兆美元贸易额之未来发展。 东盟10个国家包括印尼(Indonesia)、马来西亚、菲律宾(Philippines)、新加坡(Singapore)、泰国(Thailand)、文莱(Brunei)、越南(Vietnam)、寮国(Laos)、缅甸(Myanmar)和柬埔寨(Cambodia),它们都各自蕴藏着无数的商机,等待企业老板们去发掘以及开拓。 中国商业环境近年来 出现翻天覆地大变化 北上中国更是一个大宝藏,这里是一个拥有逾13亿人口的大市场,经济正在高速起飞,商机无处不在,所以马来西亚商人更应该前往中国学习泱泱大国的文化、知识、科技、教育以充实自己的实力。 当马来西亚经济一片大好的时候,企业老板们为了生意可能都忙得喘不过气来,根本就无暇去留意周围环境的变化,现在马来西亚经济放缓,生意难做的时候,企业老板们不妨停下平时繁忙的脚步,往北看看因为那里的商业环境已经出现了翻天覆地的大变化。 中国出了一个马云(Jack Ma)改变了整个电商世界,现在中国是全世界电子商务最为蓬勃发展的国家,也有世界最强大电商企业,例如阿里巴巴、卓越、当当以及麦考林等,这些企业都已经成功在外国上市。中国这里每天都有新的商业模式被提出以及运作,只要稍一不留神你的商业模式可能就过时了,可见中国人对新商业模式的创新与速度。 大橙国际集团搭建卓越会员卡平台 让东盟及中国老板快速与精准对接 现在中国正夯的是移动互联网业务,中国著名网络新经济研究者邱道勇形容移动互联网是世界继蒸汽机的发明、电气化的发明、信息化和电脑的普及之后的第四次工业革命。他也是中国跨境众筹概念的先驱,他认为通过跨境众筹概念势必让世界的人、财、物产生优化、升级以及裂变的效果,并引爆出惊人的威力。 为了让企业老板们可以快速以及精准地与东盟和中国商家对接,大橙传媒有限公司与红蕃茄传媒有限公司近期已经成功搭建了一个卓越的企业家会员卡平台,让东盟以及中国总裁们互相交流与沟通创造无限商机,以及让马来西亚企业老板们深耕于东盟与中国市场。 我也已经在中国香港注册一家公司名为大橙国际集团,并在中国北京开设总部,并定期在这总部接待来自东盟与中国企业老板们,以及介绍和说明各项投资商机。 所以不同的年代就干不同的事,身为大橙国际集团总裁,我展开双臂欢迎东盟与中国企业老板们加入我们的平台,一起共创更美好的将来。 Previous Post Next Post
成为优秀领袖三个支撑点
Post Views: 35,595 美国(United States)哈佛大学(Harvard University)首位女校长德鲁·福斯特(Drew Faust)在美国西点军校(The United States Military Academy at West Point)发表最新演讲,畅谈成为领袖需要三个重要条件,洞察、随机应变的能力及领袖如何运用语言变得更有说服力。 西点军校的魅力不仅仅在军事人才的培养,通用领导力培养方面并不亚于哈佛这样的常青藤,他们的名言是“任何一个人交给西点,只要不是精神分裂症,都可以将他培养成领导者”。 德鲁·福斯特表示,人文科学对于领导力的影响,主要有以下三方面,即: 成为一个领袖需要洞见 成为一个领袖需要洞见。小说家扎迪·斯密斯(Zadie Smith)说,作为一个领导人,有洞见很重要,洞见是一种“天赋”,是能够聆听多种声音,能够对不同情况充满敏感度。西点军校对于领导力发展的诠释是“一个人认知自己的能力,已经多视角看待世界的能力”。这种能力就像“护照”,能让我们穿越时空,多元思考。 通过研究过去,历史给了她多种认识自我、认识他人的视角。数据单独存在并没有价值;历史也不能告诉我们一切。正如巴顿将军给1944年在西点上学的儿子信中所写,“要成为一个杰出的军人,你一定要懂历史。日期还有详细的战术策略没有什么样,你需要知道,人的行为。打仗并不是要打败一个人的手上的兵器,而是打败他的灵魂。” 她的偶像,历史学家J.H.·富兰克林(Franklin J.H.))这样说道,“以知识武装自己,”以史为鉴,抗击种族歧视。“直面历史,正视过去,”他这么说过。一些历史遗留的传统,仍在控制着我们的思想与行为。 富兰克林通过矫正这些传统中的错误改变传统,他对于事实与真相有着清晰的认知,尽管这些真相当时并不为人所知,亦或不为人所承认。他花了一生的时间做这件事。写作需要耐心与毅力。但是回报也是巨大的。用历史破除愚昧,当我们有勇气挑战所谓的“真相”,为我们的过去提供了一种不同的诠释。正如富兰克林2003年所说,“正确的历史,是美好的现在与明天的基础。” 领袖要有随机应变的能力 除了洞见,领袖要有随机应变的能力。她常常说,教育和上岗培训不同。工作中,实际情况千变万化。战士知道,在战争中,我们一定要灵活,瞬间了然复杂局势。如果说洞见让我们看清情况的话,多视角就是给了我们创造性应对挑战的能力,而随机应变则能助我们应对意外之事。 在西点,她知道训练学生的方法是将其置于他无法控制的情况下,这叫做“Friction”。这样他的思考能力会超出他本身原有的能力。文学、艺术、音乐、历史–这些都是“Friction”,因为他们或令人费解或引人深思或激动人心,都会让人们质疑,前进,以全新的方式,重塑自我与世界。 领袖如何运用语言变得更有说服力 她想说的第三点是,领袖如何运用语言变得更有说服力。丘吉尔从很年轻的时候就深知语言的力量。在桑赫斯特军事学院上学的最后一个学期,他做了人生中第一个公共演讲。他站在伦敦街头,集合众人,反对禁酒运动。数十年以后,在二战中,丘吉尔向英国人民发表演说,坚持抵抗德国侵略。所以,他最后拿到诺贝尔文学奖而不是和平奖,再合适不过了。 语言的力量是无法抗拒、无可争辩的。很多时候,给我们生活带来翻天覆地变化的,往往是那些将语言视为行动的领袖们。正是这些领袖,激励人们,战胜内在惰性,敢于冒险。这些领袖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他们都有语言天赋,都可以通过语言来鼓励他人。 所以,只有通过学习人文学科,才能够理解往昔决策者的智慧、灵活多变且能够作出正确决策,才能培养激人奋进的语言能力。 Previous Post Next Post